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進,“一帶一路”成為海外民眾識讀中國國家形象的重要途徑。為及時、準確把握對“一帶一路”的國際輿論,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自2014年起將“一帶一路”倡議列為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的重要議題,重點調查海外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與態度。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倡議提出七年多來海外民眾對“一帶一路”的認知發生的明顯變化。
“一帶一路”獲得更多海外認知與了解
調查數據表明,海外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度逐年提升。在2014年調查中,僅有6%的海外受眾同時聽說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5年,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受訪者比例為15%;2017年,這一比例增長至18%;2018年,“一帶一路”認知比例已提升至20%;2019年23%的海外受訪者了解該倡議,是海外認知度最高的中國理念和主張,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
2019年,對“一帶一路”認知度排在前六位的國家依次為:印度(51%)、日本(47%)、韓國(41%)、沙特阿拉伯(36%)、俄羅斯(33%)、德國(33%)。對比此前的數據可以發現,近兩年,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一直保持對“一帶一路”較高認知度。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海外發展中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度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達23%,超越發達國家的22%。
發展中國家和海外年輕群體認可度更高
“一帶一路”倡議對個人、國家、地區和全球經濟層面的積極意義得到更多人群認可。其中,“一帶一路”“給地區和全球經濟帶來的積極意義”更獲關注。2018年與2019年,均有過半數了解“一帶一路”的受訪者認可“一帶一路”給地區和全球經濟帶來的積極影響。
相比發達國家,海外發展中國家的受訪者對于“一帶一路”倡議對個人、國家、地區和全球經濟積極意義更認可。2017年以來,發展中困家民眾對“一帶一路”的積極評價明顯提升。2017年至2019年,發展中國家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對國家層面具有積極意義的比例分別為51%、56%和58%;認為“一帶一路”對地區和全球經濟層面具有積極意義的比例分別為62%、66%和6g%。2019年,發展中國家對“一帶一路”在個人層面產生積極意義的評價,同比提升8個百分點,達到61%
海外年輕群體對“一帶一路”評價更為積極。海外受眾群體年齡越小,對“一帶一路”在個人、國家、地區和全球經濟層面的積極意義更認可。例如,2019年,51-65歲、36-50歲、18-35歲的受眾在對“一帶一路”在個人層面的積極意義認可上,選擇比例分別為33%、46%和48%;對“一帶一路”在國家層面的積極意義認可上,選擇比例分別為32%、45%和48%;對地區和全球經濟的積極意義認可上,選擇比例分別為47%、55%和57%。
“一帶一路”是前景廣闊的全球性公共產品
2019年,在對“一帶一路”有所了解的海外受訪者中,四成以上的人認為共建“一帶一路”“有助于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42%)和“有助于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貿易合作”(40%),是“有廣闊前景的全球性公共產品”(36%)。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受訪者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評價更為積極。(見圖1)分年齡來看,18-35歲海外受訪者更認可“一帶一路”“建設進展和成效超出預期”以及“惠及本國人民和我本人的生活”的評價。
期待發揮更大作用
在2019年調查中,半數以上的海外受訪者期待“一帶一路”在貿易暢通和設施聯通方面發揮更大的影響和作用,選擇比例分別為54%和52%。受訪者希望“一帶一路”在貿易暢通方面能夠“帶動中國與自己國家之間的經貿發展”(41%)以及“為本國企業海外發展創造平臺和機會”(30%),在設施聯通方面“推進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36%)和“更多連接國與國的交通運輸網絡”(35%)。發展中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期待遠超發達國家,其中在政策溝通、民心相通、資金融通方面,選擇比例達到發達國家的兩倍左右。(見圖2)
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如何解決推進進程中遇到的困難、讓“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成為重要的課題。根據2019年調查數據,43%的海外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建設面臨困難和挑戰,受訪者認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困難主要來自于地緣政治沖突(19%)、政治制度差異(16%)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15%)。(見圖3)
根據《中國“一帶一路”貿易投資發展報告2020》數據,截至2020年5月,中國政府已先后與138個國家、30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隨著“一帶一路”的研究不斷深入,相關項目不斷實施,“一帶一路”的內涵與實踐日趨豐富。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暴露出各國公共衛生體系的不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以及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短板,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成為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和共同心聲?!耙粠б宦贰弊鳛橹袊蚴澜缣峁┑闹匾伯a品,在提高全球治理成效,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后疫情時代,要充分發揮好“一帶一路”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的作用,助推中國國家形象建設,帶動中國國家形象提升。
第一,借力“一帶一路”倡議提升中國國家形象。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到,“一帶一路”的海外認知度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近兩年更成為海外認知度最高的中國理念和主張,已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與中國互動往來的一個途徑。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一個國際性舞臺,—方面,為中國理念與中國智慧提供了向國際輸出的口徑,另一方面,讓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互動往來得以落地,共同推動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第二,精準制定“一帶一路”傳播策略與方案。調查結果顯示,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和地區、不同年齡的群體對“一帶一路”的認知程度、認可程度、感興趣領域具有較大差異。因此,針對不同對象國、不同群體需要制定不同傳播方案。對于國際社會較為關心的貿易暢通和設施聯通,應深度挖掘和傳播其背后體現的中國理念主張與政策實踐,在設施建設與經貿往來中注重展現和傳播統一的價值觀。
第三,借力民意調查,把握國際民眾認知走向。國際民意調查在反映社情民意、國際輿論引導中具有獨特作用。通過加強對“一帶一路”主題的持續性、深入性調查研究,關注西方民意調查中涉“一帶一路”議題數據,及時、立體地掌握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看法與態度,有利于適時調整“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與發展方向,為共建“一帶一路”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確?!耙粠б宦贰卑l揮其全球意義與價值。
(王丹: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