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觸及各個領域,人類精神領域的文學開始與互聯網“聯姻”。網絡小說與影視劇開始牽手,網絡文學逐漸被搬上銀屏,發展成為熱潮。本文以《何以笙簫默》和《延禧攻略》為例,從大眾接受心理的角度來分析網絡文學“改編熱”現象。
《第一次親密接觸》是中國首部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1999年,這部小說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風靡全國,小說的高點擊率吸引了影視制作單位的注意,這部小說被以電視劇方式呈現給觀眾,但是,和小說不同的是,電視劇的收視率并不高,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之后的幾年相繼出現很多被搬上銀幕的網絡文學作品,如電影《一言為定》、電視劇《會有天使替我愛你》等,但總體上都不溫不火。直到2008年,一系列反映社會現實的電視劇如《蝸居》《雙面膠》《王貴與安娜》等在熒屏上大火,這才開啟了網絡文學的影視劇改編的新起點,之后走向越來越好,相繼出現了高票房、高收視率的作品,如電影《山楂樹之戀》、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延禧攻略》等。
隨著網絡技術和影視的多元化發展,人們逐漸進入音像時代。當前,經濟發展使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沒有大量時間去閱讀,一些閱讀量較大、引起熱議的網絡小說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本文根據藝術生產理論,分析大眾接受網絡文學改編的過程,探究大眾的接受心理。
一、對理想情感歸屬的向往
在影視劇創作中,很多人選擇改編網絡文學,因為網絡文學擁有固定并且龐大的受眾群體。這些受眾大都是80后、90后、00后,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網絡文學改編成影視劇,通過網絡和音像傳播方式向年輕人提供一個宣泄壓力、滿足情感追求的虛擬平臺,讓他們暢游在虛擬世界中。例如,2014年,顧漫小說《何以笙簫默》改編的電視劇火遍一時,小說講述了校園、職場中發生的純美愛情:男主人公優秀、多金并且專一,七年來對女主人公堅貞不渝,女主人公雖經歷了一些生活變故,但也深愛男主人公。當今社會,物欲橫流,看到這樣完美的愛情,年輕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向往心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雙方的擇偶標準更高。對于男性來說,《何以笙簫默》中男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和事業有成正是他們追求的,但又是絕大多數難以達到的。對于女性來說,這更是她們理想的感情歸屬,而現實生活中她們的男友或丈夫無法滿足她們對理想感情和婚姻的向往,更別說單身女性,她們就更需要這份感情的寄托。
二、對審美快感的滿足
文藝理論家童慶炳在《文學理論》中講到:“文學的主要目的是表達感情、以情動人,情感因素在文學中具有主導性質,因此情感性成為文學作為審美藝術的重要特征。文學是個人抒發情感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進行社會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能使窮賤者獲得心靈的撫慰,也能使孤獨者排遣內心的煩躁。”2018年上映的《延禧攻略》可謂紅極一時,一度引起熱門討論,更是有表情包的新鮮出爐,大眾關注度很高。《延禧攻略》中塑造的反派“爾晴”這一人物角色在觀劇時讓人感到惱火,甚至可恨,但她今天欺負了別人,明天就自會有人收拾她。欣賞者會把自我帶入懲罰者這一角色上,好像自己給她施以應有的懲罰,因而滿足了自身情感的抒發,獲得了審美的暢快感,同時排遣煩悶、釋放壓力。
三、對快餐式娛樂的需要
網絡小說的作者群體多元,不同作家擅長不同的題材。同樣,讀者群眾也很多元,讀者的喜好和品味隨著文學影視產品的多樣化而變得更加多元化。題材類型多樣,才能滿足多樣化的審美需求,讓人們在忙碌疲憊的工作中能馬上尋到快樂。例如,《何以笙簫默》是現代校園都市情感劇,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從校園走向社會,而《延禧攻略》是古裝情感劇,展現的是皇帝和妃嬪之間的愛恨情仇。再如,穿越劇中,現代人可以穿越時空,體驗不同時代的生活,甚至對歷史產生影響;盜墓題材影視作品帶領人們進入地下,到墓里一探究竟。這些影視劇以圖像和聲音的傳達快速地進入人們的視野,而讀書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們需要在腦海里想象。影視劇使人們省去讀書時間,運用道具、計算機合成技術,將小說中的世界呈現出來,既生動又快捷。因此,影視劇的音像傳播方式比讀者自己閱讀和想象更快、更直接,這種快餐式娛樂正是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娛樂時間少的現代人所需要的。
四、對新事物的好奇
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會引來大眾的圍觀,好奇心的驅使使得人們會一探究竟。剛出現時,網絡文學是一個新事物,人們會逐漸接觸,繼而被網絡文學的各種題材和寫作手法吸引。網絡文學涉及領域廣泛,不僅有社會現實題材,還有穿越題材、都市情感題材、武俠玄幻題材等,這些題材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使人渴望一探究竟。在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中,人們可以置身在宮廷,置身在墓下,置身在武俠世界。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為觀眾打開了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新世界,滿足了人們對新世界的好奇心,也極大滿足了受眾想要體驗不同生活的心理訴求。
五、結語
當前,網絡文學改編十分火熱。本文結合影視作品《何以笙簫默》和《延禧攻略》,探究了網絡文學改編背后的受眾心理。通常,對理想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對審美快感的渴望、對快餐式娛樂的需要以及對新生事物的好奇等因素會驅使大眾觀看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網絡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最重要的是收視率,要有受眾群體。因此,影視創作者要考慮大眾接受心理,只有抓住大眾接受心理,才能提高收視率和票房收入。受眾對作品的接受程度不僅會影響作品的創作過程,還會影響作品后期帶來的成果和效益。明確目標群體和大眾對網絡文學改編的消費心理,是一部作品被搬上銀屏并受到歡迎的關鍵。
(新疆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樊甜(1995-),女,新疆烏魯木齊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文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