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余? 徐文權



2020年8月16日至17日,作為浙江省職業技能類綜合性大賽最高賽事的首屆浙江技能大賽在寧波開幕。舟山職業技術學校2018級新能源高級工班的何浩林代表舟山市參加了重型車輛維修項目的比賽。該項目長達10小時的賽程是對選手技能水平和身心素質的雙重考驗。最終,何浩林突出重圍,獲得了浙江省第八名,踏上了自己技能成才的第一步臺階。
“老師告訴我,舟山港是世界第一大港,重型車是港口運輸的必備工具,但現在修理重型車的人很少,我希望我和小伙伴的加入,可以慢慢改變這樣的現狀?!闭f起比賽內容,將比賽舞臺視為技能提升平臺的何浩林眼中閃著光。喜歡“動手折騰”的他,中考后選擇就讀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在這里,技能點亮了他的人生,當得知學校準備派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重型車輛維修項比賽目時,他開始著迷,沉浸在給重型車“治病”的快樂中。
2019年,舟山港貨物成為目前全球唯一年貨物吞吐量超11億噸的超級大港,并連續11年蟬聯世界第一。龐大的港口物流業務需要專業的技術技能人才來支撐。為此,舟山職業技術學校以“藍金領”為培育目標,創新辦學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立足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建設,打造港口特種車輛維修專業特色品牌,有效提升了學校專業教學的能力,培養了一批具有海島特色的特種車輛維修人才。
“雙能”目標導向,產教融合強特色
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負責人徐文權認為,“雙能”人才指專業通用技能和行業特殊技能兼具的高技能人才。特種車輛在舟山港港口運輸中具有特殊地位,當港口特種車輛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時,港口特種車輛維修服務人員的專業檢修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出現維修不及時、不合格情況,會造成更多的經濟損失和交通事故。這也意味著港口特種車輛的維修人員不僅要具有一般的汽車修理技術,更要具備針對特種車輛的維修意識與技能。徐文權認為,富有地域特色、符合地方產業需求的“雙能人才”是未來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
2019年10月17日,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研組全體成員(以下簡稱“教研組成員”)來到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碼頭有限公司、舟山恒升汽車修理公司,對2016級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進行實習走訪。在隨后的5個月時間里,教研組成員走遍了舟山,對港口特種車輛本土企業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在走訪企業調研的過程中,徐文權發現,隨著物流業務快速增長,舟山地區商用車維修人才的缺口每年至少有300人,港口特種車輛的維修人員尤其緊缺。
以培育一批企業急需的“雙能”人才為目標,借助“浙江省品牌專業”的立項建設,徐文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專業改革。依托舟山得天獨厚的港口碼頭條件,舟山職業技術學校強化專業特色,積極探索專業建設路徑和方法,在原有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基礎上設立港口特種車輛維修方向,與企業合作,共建港口特種車輛維修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積極促進校企共育平臺建設。
在對舟山本地企業的走訪與調研的基礎上,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以特種車輛維修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突破口,根據企業職業崗位需求,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新機制。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借力中國汽車修理行業協會,與一汽解放浙江商代處、北汽集團戴姆勒公司、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碼頭有限公司、舟山金塘甬舟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等特種車輛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并在此基礎上,與企業共建校級港口特種車輛維修教學指導委員會,邀請企業參與港口特種車輛維修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探討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的改革,實現校企合作向“深層次”發展。同時,舟山職業技術學校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港口特種車輛維修方向作為6年制技師方向進行重點建設,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為舟山港物流行業輸送更對口、更實用、更適用的高技能人才。
“雙室”引領助推,培養體系共建設
“作為一名合格的汽車修理工,必須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2020年5月23日,一場技能大師大講堂在舟山職業技術學校報告廳舉行。舟山市技能大師、舟山申通時代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售后總監王彥華為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500名學生作了題為“傳承工匠精神,提升汽車修理技術價值”的演講。王彥華從自身學習工作經歷出發,結合幾十年從業經驗以及工作成果,講解了汽車修理行業相關理論、實踐知識并進行了遠程診斷實際演示,贏得了在場學生的熱烈掌聲。
為了更好地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對接港口特種車輛維修企業崗位工作實際,2017年,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成立王彥華大師工作室,同時持續推進徐文權名師工作室建設,充分發揮“雙室”在教育教學及生產實踐中的示范、指導、輻射作用,以上述“雙室”為領銜主力,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進而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借助“雙室”建設,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整合了企業與學校優勢資源,實現雙元育人,工學結合。共同制定了6年制技師班招生招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家長、學校、企業簽訂四方協議,建立了完善的雙元育人培養機制,明確了各方在人才培養中的責任,共同建章立制,完成了“雙室”管理、學徒管理、人才培養、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制度制定,構建了企業新型學徒制育人框架模式,提高了學徒的培養質量和就業率。
在“雙室”助推下,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重構了“2+3+2”培養體系。第一個“2”是指學生(學徒)在校企分別由兩個導師帶領,分別學習校內課程和企業課程;“3”是指學生(學徒)要參與三個課堂的學習,即校內課程+企業課程+云課程,特別是云課程,主要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和智慧云服務,將平常校企學習的情況拍成視頻,放到網上,還可利用網絡資源,使理實與網絡互相促進,多元并舉;第二個“2”是指分別在學校和企業建立一個實訓基地,真正做到將學校搬進工廠、將工廠搬進學校,實現了校中廠、廠中校的愿景。
“雙色”螺旋培育,技能素養兩不誤
2020年6月中旬,舟山職業技術學校2016級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學生即將離校參加頂崗實習,一場“孝心獻父母,我家的車我來修”活動拉開帷幕。在活動開展的2天時間里,有10余臺家長車輛來校接受維修、保養和鈑金噴漆。面對家長,每位參與維修的學生都非常用心,維修認真細心,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知識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一位家長代表說:“孩子們通過給自己家汽車進行保養、維修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心和孝心,作為家長,我們非常開心。而且我們也親眼見證了孩子對整個汽車保養的過程,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相信通過接下來1年的實習,孩子們的修車技能會更加熟練。本領學到了,以后工作就有保障了”。
舟山職業技術學校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結構思維、工匠素養、實踐能力、安全意識”為表述的專業四維核心素養與“藍金領”人才培育目標對接,形成了“藍金雙色”核心素養內涵,即“品德優良、人文扎實、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藍領”核心素養和“一專多能、創新創造、國際視野、終身學習”的“金領”核心素養。 針對“藍金雙色”素養的不同培育要求,舟山職業技術學校結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推行 “藍金雙色”核心素養培育模式,制定了以“專業+興趣”“專業+潛能”“專業+公益”為核心的螺旋遞進式育人模式,通過針對性的“藍金雙色培育”,有效提升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的“藍金雙色”核心素養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在新生入學期間先以“專業+興趣”作為切入點,以優秀畢業生和企業技能大師作為引路人,組織體驗周活動,在始業教育中使學生了解各汽修企業文化,建立專業歸屬感。接下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專業,了解專業對應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工作,組織學生下企業、進車間,到企業實地體驗真實職業環境,感悟企業文化,并邀請企業主管、優秀畢業生為學生作職業生涯講座,幫助學生做出合適的職業選擇。
在體驗周結束后,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制定了高二學生學徒月詳細計劃,組織學生下企業拜師學藝。各個班級在體驗周和學徒月之后,根據舟山職業技術學校“選擇性”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港口特種車輛維修方向的合理設置,引導、把控學生專業方向選擇和各個專業方向班級的組班,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師傅和學生的師徒意識。針對學生自信心不足的情況,舟山職業技術學校從各方面開發他們的潛能。利用“面向人人”競賽引領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并通過開展校園技能大賽、“車工坊”創業項目、“我家的車我來修”等活動,搭建平臺,通過“專業+潛能”的育人模式,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喜悅。
根據馬斯洛的成長需求理論,以及學生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舟山職業技術學校落實“專業+公益”的育人模式,利用雷鋒日、教師節、春節等節日或紀念日開展公益志愿活動,使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收獲了自信、受到了賞識,職業自豪感不斷提升。2020年3月,當得知舟山市眾恒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部分員工無法及時到崗,導致人員緊缺,很多訂單無法及時完成的情況后,舟山職業技術學校組織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赴企業頂崗實習,為企業復工復產送上“及時雨”?!皝碜灾凵铰殬I技術學校的學生不僅與我們的崗位需求對口,而且操作技能也很熟練,為我們企業在疫情之后打贏另一場‘生產攻堅戰提供了強大助力?!敝凵绞斜姾闫囦N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章紅雷由衷感嘆道。
通過品牌專業建設,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現了辦學有特色、教學有名師、學生有專長、海島有互動,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近年來,舟山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高薪就業、名企就業”,供不應求,學生在省級及以上技能競賽中頻頻獲獎,舟山職業技術學校2016 級學生周哲華更是獲全國“最美中職生”榮譽稱號,成為舟山市唯一一名獲此殊榮的中職生。未來,舟山職業技術學校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立足港口、服務行業、校企融通,全程合作”的宗旨,服務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和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甬舟一體化”培養更多符合需求的“藍金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