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甜 黃永強 鄭志剛 王少鋒
兩年時間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完成126座公廁新建和提升改造,超出計劃71座,超額率257.77%,提前一年超額完成三年行動計劃建設任務。
深化廁所革命,是廣東省清遠市2020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5月15日召開的清遠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由全體人大代表通過票決選出。
2018年4月,清遠市人大常委會開始在部分鄉鎮人大試行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2019年1月18日,清遠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首次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成為廣東省首批實行票決民生實事項目的地市之一。
如今,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在清遠已實現市、縣、鎮三級全覆蓋,實現民生實事項目從“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人大代表從結果監督到全程監控的深刻轉變,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過去,民生實事項目是政府選定,現在由我們代表作主,意義很不一般。”清遠市第七屆人大代表,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鎮永梅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蒙聰恕說,通過人大代表票決篩選,民生實事更能體現民聲。與群眾密切聯系的代表們,將會把選票投給基層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項目。”連續兩年,他投出選票的項目都入選了市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民生實事項目如何才能更符合民需、貼近民心?2018年3月,清遠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曾賢林率隊前往江蘇、浙江考察學習。之后,清遠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制定《“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實施方案》,把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作為7項工作試點之一,在全市部分縣(市、區)人大開展試點。
同年4月,清新區禾云鎮、連州市西江鎮在鎮人代會上試行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邁出全市代表票決民生實事工作第一步。
清新區政府和試點鎮成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意見,明確指導思想和實施步驟,召開民生實事項目征集工作動員會,啟動民生實事項目征集工作。
通過人大代表聯絡站,廣泛征集各界對民生實事項目的意見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對征集到的項目論證后,匯總形成初步候選項目,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初審討論,確定項目提交人代會票決。
“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提升了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有利于把有限的資源用到更需要建設的項目上,把實事辦到人民群眾心坎上,讓民生實事項目真正造福于民。”清新區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人大代表票決選出的民生工程,涉及面廣,社會各界關注度高,組織代表對民生實事項目進行票決,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一次創新實踐。
“工村社區路燈安裝工程覆蓋路段為工村加油站至衛生院路段共1311米,按照單邊距離60米安裝一盞燈,根據實地情況,共調整安裝21盞燈,約投資8萬元。路燈安裝完成后,極大方便了工村、石門臺、新群等村(社區)3000多名群眾出行。”
6月底,英德市橫石塘鎮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上,56名鎮人大代表聽取了鎮政府關于2019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的詳細匯報。
工村社區路燈安裝工程,在去年4月鎮人代會上經由鎮人大代表票決選為2019年度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會后,橫石塘鎮人大主席團將項目列為重點監督項目,交由橫石塘社區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負責跟蹤監督。
聯絡站將工村社區路燈安裝工程項目納入“三問一評一票決”跟蹤監督機制,制定監督計劃表,細化跟蹤監督方案,緊盯項目進度,及時了解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積極為落實民生實事項目出謀劃策。
在代表們持續跟蹤監督下,橫石塘鎮政府統籌項目資金,主動與施工方協調,優化施工方案,想方設法加快項目進度。最終,困擾居民多年的路燈安裝工程在2019年10月底完成。
2018年以來,清遠市人大常委會鼓勵和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在加強人大工作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創新基層人大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人大工作實效和水平。
在探索實踐過程中,英德市人大常委會建立“三問一評一票決”問效工作機制,并運用此機制,在英德市23個鎮全面實施代表票決民生實事工作。
“三問一評一票決”問效工作機制主要按照項目征集和初定、審議和票決、監督和評估3個階段、6個環節的要求推進。在人大代表投票決出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后,通過“年初問計劃、年中問進度、年底問結果”監督推進,最終由人代會對項目落實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并對因主觀原因未完成的項目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強化人大監督職能,為政府部門工作戴上緊箍。
這一工作機制被省人大常委會評為2018年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十大創新案例之一。
“相比過去只是在會上聽取民生實事的完成情況匯報,如今從參與票決產生民生實事項目、全程跟蹤監督項目推進情況,到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讓我切實感受到了身為人大代表的成就感和責任感。”橫石塘鎮人大代表馬惠芳說。
2019年,全市新增學位14755個,其中,中小學13675個,幼兒園1080個。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全市培訓全科醫生332名、產科醫生(含助產士)68名、兒科醫生32名。
2019年,首批由市人大代表票決選出的民生實事項目紛紛落地。
為切實推進民生實事工作,清新區建立了區長全面統籌、分管副區長協調跟進、責任部門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從承辦部門、配合部門、資金來源、項目內容和完成時限等方面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明確分工,落實目標,責任到人。
英德市人大常委會指導各鎮人大在對民生實事項目開展跟蹤監督的過程中,嚴格按照“三張清單”的要求,以“分類管理+分站跟蹤”的模式做好項目建設情況的動態監督工作,確保民生實事項目整體推進情況公開透明,方便接受代表和群眾的監督。
連南瑤族自治縣香坪鎮對民生實事項目進行了任務分解,推行代表結對監督民生實事項目制,通過量化式、全程式的跟蹤、監督、聯系,推動鎮政府兌現民生承諾。
“通過代表票決,能夠實現黨委決策、人大決定、政府執行和群眾意愿的有機結合。”
清遠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票決制讓民生實事項目不再由政府“一人撐船”、唱獨角戲,而是通過更為民主的方式,讓實事項目從確定、推進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更接地氣、更加親民。
8月24日,清遠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清遠市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辦法》,標志著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工作在清遠已由實踐層面上升到制度層面。
該負責人表示,今后,清遠市人大常委會將認真總結既有經驗做法,嚴格落實實施辦法,不斷完善代表票決民生實事的制度機制,努力實現民生實事“群眾提、大會定、政府辦、代表督、人大評”全流程辦理,推動民生實事項目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