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琪


摘要:本文以地區間的收入差距、支出差距、儲蓄率差距為研究對象,收集了2017年我國31個省份的截面數據,研究了空間距離對收入差距、支出差距和儲蓄率差距的影響。研究發現:地區收入差距與空間直線距離呈顯著正相關,地區收入差距存在空間集聚效應;地區支出差距和地區儲蓄率差距受空間直線距離的影響比較小,不存在空間集聚現象。
關鍵詞:地區收入差距 空間距離 空間溢出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之間的生產總值差距在不斷變化。我們可以從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兩個方面分析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儲蓄率水平。居民將可支配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儲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居民儲蓄率高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所以,我們應當關注地區間的儲蓄率差距。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地區之間出現收入、支出等差距,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從空間的維度來看,城市的空間分布不同,地區和地區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支出差距以及儲蓄率差距是否與空間距離相關,若相關,存在怎樣的聯系。
二、基于文獻綜述的理論分析
目前,研究我國各省份間收入差距的文獻已經很多。陳安平(2013)[1]研究了我國省份收入差距與空間距離的關系,發現地區間的人均產出差距、勞動產出差距、勞均資本存量差距和全要素生產率差距均與空間距離呈顯著正相關。王建康等(2015)[2]通過空間自相關檢驗發現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具有明顯空間自相關性,不同變量產生的空間溢出效應的程度不同。
也有很多學者集中研究我國其中一個省份的收入差距。鈕亮、代麗娟(2018)[3]收集了浙江省各縣市的面板數據,發現地區收入差距存在空間集聚現象: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吳佳敏等(2018)[4]收集了2001年至2015年湖南省各縣市的面板數據,發現地區收入差距存在空間集聚效應:高高集聚在西部,低低集聚在中部和北部。農業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化、固定資產投資均會對地區收入差距產生影響。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說明
本文收集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各地區居民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消費支出可以直接從中獲得,儲蓄率通過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消費支出計算得到。本文收集的為2017年的年度數據,按照省份對全國數據進行劃分,收集了大陸31個省域數據。每兩個省份之間計算出收入差距、支出差距與儲蓄率差距,因此包含465組數據。
(二) 變量解釋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分別為地區收入差距、地區支出差距與地區儲蓄率差距。為地區i與地區j的可支配收入之差的絕對值,為地區i與地區j的可消費支出之差的絕對值,為地區i與地區j的儲蓄率之差的絕對值。其中儲蓄率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指儲蓄額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本文收集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用兩者之差反映儲蓄額的大小。
本文的解釋變量為空間距離,用直線距離GDIS作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另外,如果兩個配對的觀測值包括同一個地區,便會產生殘差空間自相關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的做法是構造虛擬變量:如果該地區出現在配對中則取1,該地區沒有出現在配對中則取0。由于本文共收集31個地區,所以共需要構造出31個虛擬變量,分別用、...來表示。
(三)模型建立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分別為地區收入差距、支出差距與儲蓄率差距,解釋變量為地區間的直線距離以及31個虛擬變量。分別建立以下三種模型:
四、實證分析
在收入差距模型中,空間直線距離的回歸系數為0.338,并且在顯著性水平為10%下顯著,說明地區收入差距與空間直線距離呈顯著正相關,地區收入差距存在空間集聚效應。在支出差距模型中,擬合優度雖然高達0.748,空間直線距離的回歸系數為0.153,但是回歸系數不顯著。同樣在儲蓄率差距模型中,空間直線距離回歸系數也不顯著,擬合優度值也不理想。所以,地區支出差距和地區儲蓄率差距受空間直線距離的影響比較小,不存在空間集聚現象。
五、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我國地區收入差距與空間直線距離呈顯著正相關,地區收入差距存在空間集聚效應。而地區支出差距和地區儲蓄率差距受空間直線距離的影響比較小,不存在空間集聚現象。我國應該尋找解決方案,努力縮小地區間的收入差距。對于西部地區,應當注重加強與其他地區的聯系,利用其他地區的發展優勢促使自身的發展。加強地區之間的貨物流通,增加交易頻率,使地區間盡可能地實現同步發展。促進生產要素和信息的流動,減少空間的溢出效應,鞏固核心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國外一些市場當收入差距比較大時,政府便立即采取補救措施,迫使收入差距恢復到低水平。而我國發生同樣的情形時,政府實行的控制效果卻不理想。政府應當結合我國經濟市場的特征,制定與我國國情相符的有效政策,使收入差距降低到有利于經濟增長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安平.地區收入差距與空間距離:配對估計結果[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3,32(02):278-283.
[2]王建康,谷國鋒,姚麗.城市化進程、空間溢出效應與城鄉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2年省級面板數據[J].財經研究,2015,41(05):55-66.
[3]鈕亮,代麗娟.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間集聚和影響因素分析——以浙江省市縣為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88-95.
[4]吳佳敏,劉暢,冉釗,陳偉楊,郭夏爽.湖南省城鄉收入差距的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J].科技和產業,2018,18(10):80-85.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