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
什么是單元教學?
王敬東認為“單元教學是按照知識的系統、結構,兼顧學生的實際水平,在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時,把教材內容分成若干單元”。在2004年出臺的《上海市中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堅持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凸顯了“健身育人”的課程價值,關注健身過程中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科核心素養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2010年上海市正式啟動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由“運動認知”“健身實踐"“社會適應”三個方面組成的“自主健身”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不僅提高了學科課程體系的內在結構性,也為體育課程結構化指明了方向,進而對單元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養-課程標準一單元設計一課時計劃是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中環環相扣的鏈環”科學規范的單元教學設計利于促進課堂的轉型,在《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實踐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
單元教學屬于教學的范疇,是以單元為單位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體育單元教學是基于一定主題,將密切聯系的知識、技能進行有效整合,合理選用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單元為單位并按照一定穩定的結構或程序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
什么是本體性知識?
所謂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知識、數學知識等,這是人們所普遍熟知的一種教師知識。
教師的職業素養包括: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心理健康。
知識素養里有包括:政治理論修養;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本體性知識);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條件性知識);豐富的實踐知識。
本體性知識包括:教師應對學科的基礎知識有廣泛而準確的理解,熟練掌握相關的技能、技巧;教師要基本了解與所教學科相關的知識點、相關性質以及邏輯關系;教師需要了解該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趨勢,了解推動其發展的動因,了解該學科對于社會、人類發展的價值以及在人類生活實踐中的多種表現形態;教師需要掌握每一門學科所提供的獨特的認識世界的視角、域界、層次及思維的工具與方法,熟悉學科內科學家的創造發現過程和成功原因,在他們身上展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格力量,這對于增強學生的精神力量和創造意識具有重要的遠遠超出學科知識所能提供的價值。
案例:六年級“健美操”單元教學
一、案例背景
健美操基本步型是初中教材中的一項拓展內容,是健美操動作中比較基礎的動作。能培養學生正確的舞蹈意識,掌握基本的舞蹈動作,有效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敢堅強的優良品質。教師根據學生的活動能力情況設計本單元的學生活動內容,希望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學練的興趣,旨在幫助學生加快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進動作的正確形成,循序漸進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單元教學流程與教學策略和方法
第一課時
流程:1.健美操視頻導入;2.基本步法學習a.踏步b.一字步c.并步d.腳跟點地e.V加A字步f.邁步后屈g.小馬跳。
策略方法:1.熟悉健美操簡單步伐;2.分解示范完整示范相結合練習;3.學生模仿練習;4.老師巡回指導,糾錯。
第二課時
流程:1.基本步復習2.鞏固與提高
策略方法:1.帶領學生復習動作,集體練習;2.選出優秀學生領操;3.輪換站第一排不停歇練習;4.老師語言鼓勵學生反復練習。
第三課時
流程:1.創編;2.小組展示。
策略方法:1.教師啟發學生創編,巡回指導;2.指導學生分組練習;3.學生分組創編展示;4.學生積極創編。
第四課時
流程:1.學習健美操基本步伐(交叉步、吸腿跳、開合跳)2.串聯所學步伐(九個動作)
策略方法:1.熟悉健美操新的簡單步伐;2.分解示范完整示范相結合練習;3.學生模仿練習;4.組合動作串聯;5.老師巡回指導,糾錯。
第五課時
流程:分組創編與考核
策略方法:1.教師啟發學生創編;2.學生分組創編練習;3.教師一組一組進行考核;4.教師對考核情況分析和公布成績。
三、反思
這個案例是我的真是故事,當時剛工作兩年,雖然大學學習的專業是健身體與方向,但是真正的教學生跟大學是上課不一樣,越是自己的專業越是要謹慎要出彩,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我教的動作比較難,發現很多學生跟不上,我單獨輔導,一節課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可是只能學習兩個動作,效率太慢。帶教老師指導我動作不要太復雜,興趣引導建立自主健身意識,可以好好規劃一下單元教學。
我想想挺有道理的,不能鉆在牛角尖里,要有一個大的規劃,有目標有流程有方法。健美操在中國不是一個新鮮的體育運動,但是舞蹈韻律感強,簡單易學深受廣大健身愛好者的喜歡。課程改革要求小學體育“興趣化”初中體育“多樣化”高中體育“專項化”,學校體育不僅讓學生鍛煉身體,還要促進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改變健美操上課方法,把單純的傳授技術動作變成教給他們基本功讓他們小組創編,我還上了一節公開課,主要是第五課時展示環節,學生的展示讓前來觀課的教師們鼓掌,都投來贊美的眼神。
單元教學的設計考驗著一個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夠不夠扎實,教師不應局限在一個點,要關注整個面,學生群體像一片海洋,等待老師去挖掘,前提是你是一個很好的舵手,有一身武藝,一個單元的課好不好就要看學生流汗了嗎?笑了嗎?10年20年后學生還會主動接觸這類運動嗎?如果都有了,那么我認為這個單元的設計就是很好的,老師也是厲害的,我希望我能成為這樣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