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斌
摘?要:自我國進入互聯網時代,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設備,對人們的學習起到強大的助力作用。計算機在多個領域均有應用,為促進信息時代、大數據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提高人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勢在必行。高等專科學校近年來認識到了掌握計算機基礎技能的必要性,針對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革。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課程?高等專科學校?改革
高等專科學校重視學生的實踐技能勝過理論知識,多根據學生的專業以及未來就業方向,進行相應的學科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主,主張在有限教學時間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減輕學習負擔,提高綜合素養。高等專業學校的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目標如下:掌握計算機基礎原理、明確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效結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計算機知識教學效果與實踐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能夠熟悉各行各業的計算機實際應用情況,能夠熟練應用多種計算機常用軟件,順利就業。
一、改革教學方案
從實際教學情況可以看出,現今計算機教學依然以理論知識教育為主,實際操作為輔。但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社會各個領域對于人才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在教材基礎上與社會需求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更有層次的學習,掌握更多計算機技術。教師想要達成這一目的,必然要改革教學方案。教師需全面了解學生對于計算機的興趣,掌握學生現今已經掌握的相應知識與技能,然后結合教學大綱制定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方案的針對性。再者,教師需認識到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單純的理論教學并不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只有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效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講解完計算機理論知識后,通過微課小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上播放計算機技術的操作方法,然后讓學生上機進行相關操作。或者,教師可以提前一晚發放微課視頻,讓學生提前了解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的計算機技術,促使學生主動預習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掌握水平。
二、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參與性及學習熱情。傳統教師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教師需認識到,高等專科學生本身年紀較小,對新鮮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吸引學生,無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計算機知識。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改良現有教學方案,學習其他學校或教師的先進教學方法,充分掌握新型教學方法后,在計算機教學中靈活運用。如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先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通過自己的筆記本或是計算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解決相應的問題。或者,教師還可在課堂上明確告知學生本次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主動參與學習。通過目標導向教學法可促使學生主動將計算機知識轉變為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再者,教師還可應用討論式教學法,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根據學生實際計算機水平,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掌握相關計算機知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先完成的小組成員可指導其他成員完成相應的計算機操作,可保證整體教學效果。
三、積極應用互聯網
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均有一部或多部移動設備,教師可結合這一情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增加與學生的交流頻率,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譬如,通過微信群、QQ群將教師與學生集中在一個群內,教師可提前發布每次教學的內容、涉及的計算機技術、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的重難點,或者教師可將教學大綱發放給學生,鼓勵學生根據教學大綱進行課前預習。再者,教師可將涉及教學內容的相關資料發到群內,如考試訓練題、課下練習題、學習網站以及學習軟件等,方便學生課下登入相應網站進行自主學習。再者,教師還可在群內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析學生是否掌握相應的計算機知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學生還可在群內提出自己的問題,尋求其他同學或是教師的幫助,及時解決問題。教師還可在群內教導學生如何在眾多網絡資源中迅速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間接指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計算機操作,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掌握更多計算機技術。最后,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結束后,自由評價本次教學情況,真實反映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漏洞,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與反饋積極調整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掌握計算機基本應用技術的學科,教師需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韓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3(02):70—72.
[2]陳進軍.基于建構主義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