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玲

摘 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是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本文闡述以學生專業創新能力提升為教學基礎,以紙雕主題任務為載體,運用不同空間造型呈現教學內容,形成“教—學—做—創—展”的五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制作、反思、調整、應用、提升,在聚焦學生專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技工院校工美專業學生的精工、合作、審美、創新的專業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紙雕? ? 空間造型? ? 五環教學模式
當前藝術設計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社會對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本文闡述以學生專業創新能力提升為教學基礎,借助技工院校工美專業“百變紙雕”特色課程的設計開發,以紙雕主題任務為載體,形成“教—學—做—創—展”的五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制作、反思、調整、應用、提升,在聚焦學生專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精工、合作、審美、創新的專業核心素養。
一、“百變紙雕”特色課程研究的必要性
構建技工院校工美專業“百變紙雕”特色課程體系,形成平行于技工院校工美專業教材的課程體系,開展紙雕專項教學的研究,正是解決專業創新精神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瓶頸問題的關鍵突破口,是豐富技工院校工美專業課程體系,提高工美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載體。
二、“百變紙雕”特色課程的研究內容和創新之處
(一)研究內容
開設“百變紙雕”特色課程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課程實施前提是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實施過程中融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該課程從技工院校工美專業就業的職業特點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該課程以紙雕作品制作為載體,從制作細節處對學生進行精工意識的滲透;以紙雕主題作品設計為突破口,通過團體合作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發揚學生團隊精神;運用不同空間造型呈現教學內容,鍛煉提升學生藝術設計創新能力,同時,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二)創新之處
一是補充技工院校工美專業課程內容,確定“百變紙雕”特色課程教學內容,從材料到空間表現形式上豐富教學內容,形成完整課程資源;二是依托微課進行直觀授課,提升學生技能操作能力;三是編寫校本特色的工美專業教材和教輔資料;四是在主題作品的創造設計過程中,模擬現代紙藝師的工作特點、要求,讓學生進入紙藝師的角色,完成職業體驗,形成職業概念;五是建設和豐富紙雕教學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
三、“百變紙雕”特色課程的實踐研究內容
(一)設計層面
編寫一套適用于技工院校工美專業學生的“百變紙雕”特色課程教材。聚焦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撰寫課程大綱,確定章節模塊,以“紙雕技法”為“骨”,以“材料和不同表現形式”為“肉”,形成“百變紙雕”特色課程教材。
(二)實踐層面
總結形成一整套適合技工院校學生特點的以探究、練習操作為主的“教—學—做—創—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辦法。教,開展特色課程紙雕基礎制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并熟練掌握紙雕操作要點;學,開發“百變紙雕”特色課程,開展 “紙雕書”教學案例探究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做,進行多層紙雕教學課程的探究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創,開展主題紙雕設計活動,讓學生對于紙雕設計表達自己的創作觀點,并通過實踐操作將個人創意通過作品呈現,團隊協作,營造“虛擬職場”工作氛圍;展,階段性地在學校美術展廳進行作品展示。
(三)實踐操作具體化,完成“百變紙雕”特色課程教學
紙雕內容按照難度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入繁,主要表現形式為作品空間占用形式從單層到多層,從平面到半立體再到立體。在每一個階段,教師選擇當前教學范疇內具有代表性的紙雕實例進行教學。
(四)通過實踐操作建立學生互評+征集參觀者評價模式
學生從平面紙雕開始學習,應做到刀工精細,并且要貫穿整個課程。評價項目有作品設計內涵、整體效果、色彩運用、層次空間運用、細節表現、刀工等。評價項目使用表格呈現,學生或小組間相互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對完成者或完成小組給出反饋結果,為下一個項目制作積累經驗。學生每完成一個階段內容的學習,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邀請參觀者參觀欣賞,征集觀賞感受和建議,并反饋統計。
四、“百變紙雕”特色課程推進策略
第一,撰寫適用技工院校工美專業學生的“百變紙雕”特色課程綱要、內容模塊和體例。根據技工院校工美專業拓展性選修課教學原則,圍繞課程簡介、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五大方面編寫“百變紙雕”課程綱要。“百變紙雕”特色課程的內容由五個模塊構成,包含有平面紙雕、多層紙雕、紙浮雕、立體紙雕、綜合設計五項。
第二,編寫適合技工院校工美專業學生欣賞特點的校本教材。“百變紙雕”特色課程所用校本教材要選擇符合學生欣賞特點的內容,如各種裝飾形象、故事傳說、卡通造型等。
第三,在“百變紙雕”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幫助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整個特色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針對紙雕制作要強調每一個環節均需細致到位,引導學生善待自己的每一份作品,肯定自己的每一分努力,以愛崗敬業的職業態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自己。指導學生搞好團隊協作,組織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齊心完成目標任務。
第四,建立完成學生互評+征集作品參觀者評價的模式。紙雕作品評價項目包括:作品設計內涵、整體效果、色彩運用、層次空間運用、細節表現、做工、技法應用創新點、材料運用創新點、表現形式創新點等。評價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學生或小組間相互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紙雕專題完成后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邀請全校學生參觀欣賞,發放小卡片征集參觀者感受和建議,并進行反饋統計,增強學生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促進下一階段的學習。
第五,完成信息化教學資源庫構建。教師應對選修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同步的微課制作。
五、小結
通過“百變紙雕”特色課程能鍛煉學生藝術設計與協作能力,提高學生對團隊合作作用的認識;在實踐操作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胡成明 .“三維協同”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7(23).
[2]周圍.新時期社會轉型下的現代工藝美術設計研究 [J].藝術評論,2016(6).
[3]徐靜.此刻花開(一本精美絕倫的手工紙雕書)[M].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海鹽縣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