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家住在山腳下的一個小村子里。
我們家是賣燈籠和蠟燭的。
一天夜里,一個牛倌來我們家買燈籠和蠟燭。
“娃子,對不住了,幫我把蠟燭點上吧?!迸Y膶ξ艺f。
我那時還沒有劃過火柴呢。
我戰戰兢兢地抓著火柴桿的一頭,劃了一下。頓時,火柴頭著起了一團藍色的火苗。
我把火湊到了蠟燭上。
“呀,謝謝了。”
說完,牛倌把點亮的燈籠掛在了牛的側面,走了。
剩下我一個人了,我想:
我點亮的火,會到什么地方去呢?
那個牛倌是山那邊的人,那火也要隨他翻山越嶺吧?
在山里,那個牛倌說不定會遇上去別的村子的過路人呢!
那個過路人也許會說:
“對不起,把你的火借我用用吧。”說著,他就借著牛倌的火,點亮了自己的燈籠。
后來,這個過路人就整整走了一夜的山路吧?
他也許遇見了許多拿著鼓和鑼的人。
那些人說:
“我們村子里的一個孩子被狐貍給騙走了,我們正在找呢。對不起,請幫我們點亮燈籠吧!”
他們會跟過路人借火,把自己的燈籠點亮吧?會點亮長燈籠和圓燈籠吧?
后來,這些人就敲鑼打鼓地,到山谷里去找孩子了吧?
直到今天我還在想:當時我給牛倌燈籠點的那一束火苗,一個傳一個,一直傳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吧?
(選自《拴牛的山茶樹》,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小燈泡亮起來
除了文中講到的,你還能想到那束火苗傳到哪里了嗎?
牽手閱讀
喜歡新美南吉的同學發現了嗎?他的文字就像一條淺淺的山間小溪,是那么的純凈透明。這篇文章也是,沒有復雜的情節,沒有華麗的辭藻。讀此文,就像在聽一個好伙伴在講述一個他童年的小故事。故事是那么簡單:夜里,他為一個來他們家買燈籠和蠟燭的牛倌劃了一根火柴,點著了蠟燭,然后他忍不住猜想:“我點亮的火,會到什么地方去呢?”的確,他的想法有點天真,可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能夠親手為別人點亮一束火苗,而且,這束火苗還可能給更多的人照亮黑夜的山路,想一想,還是有些小激動呢!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能力是大還是小,能夠為黑暗中的人點亮一束火苗,能夠為困境中的人提供一點幫助,不都是很美好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