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鵑 葛紅
摘要:大學生人際關系包括宿舍關系、親友關系、師生關系等。其中宿舍關系在大學生人際關系中尤為重要。宿舍不僅是大學生的另一個“家”,也是大學生的第二“圖書館”,更是情感交流的地方。然而,近年來,宿舍矛盾引發的悲劇給家庭、學校甚至社會帶來了難以言喻的痛苦。高校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便是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因此,本研究將分析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并且為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解決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關系;因素;對策
宿舍是大學生走向成熟的標志,進入大學就等于半個腳已經踏入了社會,也是學生在外求學的另一個“家”,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又一“圖書館”。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大部分的大學生在學校宿舍待時間最長。然而,因宿舍矛盾而引發的悲慘事件不勝枚舉。從2004年震驚全社會的馬
加爵殺人案到2017年武漢理工大學用刀捅人等因宿舍矛盾發生慘劇的事件數見不鮮。可見,大學生宿舍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需要反思和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分析,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 不同的生活習慣
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娛樂的主要場所便是宿舍,在宿舍里面,經常會發生各種生活小事。生活中的瑣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人不打掃宿舍衛生;破壞作息時間;不愛個人衛生;休息時間隨便開燈;休息時間大聲接打電話;休息時間外放音樂;整天在寢室打游戲;不經過別人同意,隨意使用舍友物品等。這些瑣碎的事情和細節會影響到宿舍的和諧文明寢室建設,影響到舍友的休息,不利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建立。
2.??? 非正式團體的負面影響
非正式群體是一種普遍現象。雖然宿舍成員很少,但也有非正式的團體。極端或沖動的思想和行為等極端行為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這將給他們的非正式群體帶來更多的消極和破壞性,甚至導致一些破壞校規校紀和違法的行為,破壞社會和諧。如今大學宿舍人員安排基本是四人間,隨著宿舍室友之間的情感交流、性格特征、生活習慣、作息時間、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磨合,一般在大一下學期會形成兩兩結對的小圈子。這樣的非正式團體、小圈子會自然將其他“圈外”人員屏蔽、排斥外來人員,室友之間就會時常處于猜疑、妒忌的狀態。大學生宿舍形成的這種“非正式群體”容易引發舍友之間的矛盾,給大學生個人、學校,甚至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3.??? 不良同學的競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競爭意識也逐步增強,宿舍作為大學生的“第一社會”,存在很多競爭。有一部分大學生比較喜歡“爭強好勝”,把利益、榮譽看的比較重,比如將“申請普通獎學金”、“助學金”、“國家獎學金”“申請入黨”和“學校評優評先”等榮譽看得特別重要,在與同班同學、同專業競爭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的時候,也會在出現在同宿舍之間,當競爭出現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小團體拉票、拉攏現象,同時背后詆毀、排擠、孤立競爭對手的現象,而同宿舍之間的直接競爭比較容易導致宿舍矛盾的爆發。
二、大學生宿舍關系問題的對策研究
1.??? 正確引導“非正式團體”
高校能夠正確引導大學生的“非正式團體”,在大學生宿舍關系處理上較為重要。對于積極向上的“非正式團體”,要鼓勵發揮其正面的作用,促進宿舍人際關系發展,構建和諧文明宿舍;對于起消極作用的“非正式團體”,要善于引導,引導其發揮積極作用,引導不了的,應該取締和解散。要使這種“非正式團體”的目標納入組織目標的軌道,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實現了組織(整個宿舍)的目標,才能滿足其需要,才能保證其小團體目標的實現。“非正式團體”的作用發揮好了,有利于促進宿舍人際關系發展。反之,處理不當,容易引發矛盾,破壞宿舍和諧。
2.??? 學校要和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兩者通力合作
學校輔導員老師應該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多溝通,多交流,兩者通力合作,齊心協力,正確引導大學生,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成才。進入大學后,由于多數學生來自不同城市,再加上多年來的習慣性思維認為大學生是已經成熟的群體,故大學生老師與家長的聯系比小學老師和家長的聯系還少。比如:大學生在學校出現一些狀況,輔導員很少像家長“打小報告”;大學生遇事希望自己解決也很少去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過分溺愛孩子,這些現象表明,輔導員應該多與大學生父母聯系,共同關注大學生的成長。而不良家庭教養方式,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在人際相處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積極的大學生矛盾發生時,有些家長們習慣性護著自己的孩子,而不分青紅皂白地責怪矛盾另一方。當舍友間出現矛盾時,父母要站在成熟的角度勸導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責罵或者一味的庇護。
3.???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造成很多寢室矛盾和問題,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寢室成員之間的矛盾,還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和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要求學生三早、晚上按時熄燈等,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學校應積極引導,多開展以宿舍為單位的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于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活動。如文娛表演、體育競技、心理知識競賽、保健知識講座等等,讓更多的人參加、了解,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和諧的氛圍,增強宿舍凝聚力和和舍友間的情感歸屬,進而幫助改善大學生宿舍關系。
參考文獻:
〔1〕張玉婷.談寢室人際關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2019(05).
〔2〕孫巧峰.當代大學生宿舍關系現狀探析[J].關系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03).
〔3〕張亞平,張麗紅.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5(02).
〔4〕李莉“.90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狀調查與分析——以江西理工大學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4(08).
〔5〕付茂瓊.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探析[J].科教導刊,2011(07).
〔6〕聶媛媛.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學報2018(40).
項目來源: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惡魔”在身邊--社會網絡分析視角下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影響因素分析及解決方案(國家級)》,項目編號20191131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