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忠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的教育逐漸從重理論轉向重實踐加理論,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方向拓展,滿足了在中國市場上對于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探討
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性與應用型較強,我國社會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也十分的大,所以土木工程專業要改進教學策略以及教學目標,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從而為社會做貢獻。本篇文章就著重來探討在土木工程專業方面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1 課程體系改革
1.1 加強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
(1)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以及應用性方面都非常強的專業,他對于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說在進行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于此專業基礎理論方面的教學,同時教學內容一定要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要具備先進性,以及進步性、綜合性,從而來構建出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創立一個及綜合性實踐性以及先進性為一體的教學平臺,為學生在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習方面提供幫助。
(2)加強實踐教學。土木工程專業對于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要求也非常高,而且隨著我國目前教育大趨勢的發展,更多的高校開始更加重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如果一個學生只學到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但是不能夠靈活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那么這樣子的學習是無效的是沒有用的,所以說學生應該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靈活的運用起來,提高自己的應用與動手能力,在將來畢業以后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說各個高校一定要加強在學生學習期間的實踐教學課程,培養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可以建立一些實踐教學方面的質量要求考核標準,將實踐課程也作為期末考試的一項內容,從而來提高學生對于實踐課程的重視度。
1.2 加強教學軟硬件建設以及工程技術訓練體系
(1)加強教學軟硬件建設。同時也必須要加大對于教學建設方面的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建設。要加大擴建實踐教學的基地規模,有秩序有章節的進行基地建設,還要按照工程技術能力以及模塊來創建更多的開放式的、仿真式的以及模擬式的實踐教學基地。在擴建工程技術方面,工程技術教育方面的實踐環境很重要,只有每個學校擁有良好的硬件設備,有良好的實踐環境,從而讓學生在進行實踐學習時有一個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在實踐方面的學習熱情以及積極性。學校的硬件設施很重要,同時軟件設施也很重要,各高校一定要加強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要培養出及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為一體的教師團隊,從而來提高學校在土木工程專業內師資隊伍中關于工程技術的研究,對于學校的每個實訓項目都要具備較強的技術性,實訓項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對于知識的上手操作能力,所以說實訓項目含金量一定要充足,最好是要及創新性、綜合性和公益性為一體的實訓項目,從而逐漸地讓學生在進行實訓項目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實踐操作體系以及對于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
(2)建立與社會、企業溝通的工程技術教育訓練體系。高校內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都要進入社會以及企業,應用型人才也是如此,土木工程專業方面的人才在畢業之后大多會進入到企業內部,所以說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加強在與社會和企業之間的聯系,還可以經常的組織相關專業的教師深入到社會中,以及可以去到企業內部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學習了解到現在市場對于此專業的需求度,而且還可以了解到在企業的相關部門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方面的要求有哪些以及對于學生的知識以及思想素質,還有專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教師在了解到這些要求以后回到學校可以按照要求來合理的修訂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從而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以及企業需要的人才。
2 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教學改革方面
2.1 對于理論課程來說
(1)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室在對于理論知識進行傳授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實際的工程建設相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現在很多學生學習知識較為死板,一味的記憶理論知識,但并不會靈活的運用,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進入工作以后出現工作能力差、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所以說教師在學校進行授課時一定要重視理論來聯系實際,從而來提高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靈活運用程度。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帶到工程實地來進行講解,不僅使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直在課堂上學習學生難免會喪失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加上土木工程專業的知識較難,學生會覺得課程很枯燥無聊,去到工程實地進行講解課程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來加深學生對專業課本中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理解力,讓學生對于知識有了感性的認知。而且教師還要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來培養學生對于建筑方面的觀察力,從而讓學生將建筑聯系實際,使其讓學生感受到建筑的魅力,使學生對于這門課程保持高度的喜愛和興趣,來提高學生對此課程的學習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處理現實生活中專業問題的能力。
(2)加強學生對于結構計算軟件方面的應用。隨著社會發展的進程越來越快,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利用高科技來進行處理,對于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方面來說也是如此,對于工程的結構設計方面的計算從一開始的人為手工計算逐漸進入到了電子計算的時代,電子計算不僅準確率較高而且效率較快,對于工程的進程有極大的幫助作用,為工程在設計方面節省了時間。所以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將土木工程學習與實際的工程設計相結合在一起,學校應該對于結構計算方面的課程也讓土木工程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結構計算應用以及學會分析一些程序方面的計算公式,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與社會相接軌,不會因為在學校從而導致與社會相脫離,讓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很快的適應工作環境,將學校學習的東西靈活的運用到工作中去,不會感覺工作與學校學習的課程相脫離,而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學生更快地完成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與任務,提高工作效率。
2.2 加強對于規范的掌握以及學生工程意識的培養
(1)加強對規范的掌握和應用。高校的每一門專業課方面的教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主要就是指對于專業規范方面的理解以及應用。在土木工程專業方面也是如此,對于土木工程專業來說,專業課的教材就是對于一個工程設計規范性的學習,同時在進行工程設計方面,規范是工程設計中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對于現在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多學生畢業以后根據此專業來就業,將會是未來社會上的結構工程師,所以他們對于工程設計方面的規范性是很嚴格的。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專業課本的教材是必須要掌握的,規范是將來在工程設計中的一個個非常重要的依據,其學生們必須要學會應用,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來結合規范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規范性以及在日常學習中的規范,從而為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對學生工程意識的培養。在土木工程專業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工程意識也要著重培養,在土木工程專業中學生的工程意識是很重要的,學生只有將自己的工程思想與工程能力相結合,才能夠真正的最好一項工程的策劃分析與研究。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在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布置一些代表性的工程圖紙,貼在班級內部的墻上,從而讓學生沒有事情多看一看,讓整個班級中都充滿著圖紙的氣息,充滿工程的環境,從而讓學生在教室學習時感受到充滿工程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潛移默化的就會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現實生活中,實際工程方面的典型案例以及設計師制作的部分圖紙和施工過程中所用到的技術資料和投標的文件等收集起來,將其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樣本,來為學生展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范例,從而來提高學生對于實際生活中工程的了解程度,來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建設一些工程的模型和節點構造以及可以來模擬施工現場,從而做到將實際工程搬進課堂,讓同學們親眼目睹施工過程,實現教師在工程的環境下講授課程,讓學生在充滿工程的環境中來學習工程,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而且模擬工程看起來趣味性較高,使學生對于其好奇度也較高,所以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學生會提高專注度,從而來提高學習能力。
2.3 對于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課程轉項技能方面的訓練
(1)實踐動手能力訓練。在學習土木工程專業方面,學生在平常的學習和實驗以及實際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標準以及創新意識,培養自己勤動腦、精操作、會實踐的思維及習慣,從而為畢業以后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動手能力方面的訓練中,主要是針對于物理實驗、力學實驗以及工程材料方面的實驗來進行實踐操作的,土木工程專業比較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所以學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在實踐方面的綜合能力,學會融合該學科中的實踐知識以及自己的創新思路,從而來提高學生在實踐動手能力方面的訓練。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減少對學生進行演示性的實驗,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轉換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對于工程設計素材的應用能力。
(2)課程專項技能訓練。課程專項技能主要指的是學生對于已經學過的專業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驗證和鞏固,讓學生學會運用自己所學習的課本知識以及一些專業知識來對于實際工程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來培養學生自己獨立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工程中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于課程專項技能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將其校內理論學習與實際工程相聯系起來,從而使訓練項目以課程實習的方式來進行,這樣提高學生在專項技能方面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做到與現實工作內容上接軌。
3 結束語
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起來,為國家在工程方面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曉華.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5,14(4):28-30.
[2]趙永平,武鶴,曹曉巖.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4(5):60- 61.
[3]曹霞,付強,譚琳.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大學教育科學,2015(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