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萱
【摘 要】作為一部國慶獻禮集錦片,《我和我的祖國》從平民化視角特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70年發展歷程中的七個輝煌歷史故事?!肚耙埂贰断嘤觥贰秺Z冠》《回歸》《白晝流星》《北京你好》《護航》這些故事片段將開國大典、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香港回歸、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北京奧運會、“九三”閱兵等重大歷史時刻連接成珍貴的記憶珠鏈,濃縮了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階段。串起這段珠鏈的線便是數以萬計的普通中國人,他們與國家發展同呼吸共命運,他們看似與國家繁榮富強遙遠實則關聯密切。在本片中,每個人都能從真實樸素的畫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發億萬中華兒女對偉大祖國無比崇敬的共鳴。而千萬普通人中有多半數的女性,不管她們身處何方、從事何種職業,她們都是共和國事業的參與者,是普通而又偉大的女性。本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承擔著重要的銜接和引領的作用。
【關鍵詞】女性角色;家庭倫理;獻禮片;主旋律;集錦片
中圖分類號:J9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0-0133-02
“集錦片”的形式據說最早誕生于中國。早在1934年明星影片公司旗下以鄭正秋為主的多位電影工作者共同拍攝了一部由8個獨立的小故事構成的新形式的影片——《女兒經》。[1]隨后1937年由聯華公司拍攝的集錦片《聯華交響曲》讓每位創作者的想象力與個人風格得到充分發揮?!堵撊A交響曲》中的 8 個短片,完全由各自獨立的編導創作,主題、風格不盡相同。集錦片是形式上各個部分分則獨立、合則一體,風格與手法各異又統一于影片總主題的影片類型。作為一種特殊的類型,集錦片往往會打破傳統的局限,具有強烈的革新精神。一部集錦片中的每個參與者都會傾力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創造力和電影理念,使得整個影片中的各個單元擁有多元化的表現力。[2]
國內集錦片經歷了民國時期的《女兒經》《聯華交響曲》《民族魂》《藝海風光》的短暫繁榮后,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擁有了以楊德昌、侯孝賢等臺灣地區著名導演指導的《兒子的大玩偶》《光陰的故事》《大輪回》等優秀作品。近年來,雖有不少國內知名導演應邀與國際方面進行合作,如張藝謀應邀參與紀念電影百年誕辰的集錦片《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陳凱歌參與的《十分鐘年華老去》,吳宇森、李安、王家衛三人參與的《寶馬廣告集The Hire》,以及賈樟柯與五個“金磚國家”的電影導演共同合作而成的集錦長片《時間都去哪兒了》等,但除卻國際方面的拍攝應邀,由華人導演自發組織完成的集錦電影幾乎沒有。直到作為一部國慶70周年獻禮的集錦片《我和我的祖國》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
在符號學理論中,索緒爾認為符號就是一個帶有意義的物體,也就是能指與所指的結合,從而可以形成符號的隱喻性。故影片中導演們以女性隱喻不變的歷史空間、象征祖國,以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形象身份設置,對應不同的人物的行為與思想動機,在敘事之外引申出更多的畫外意義。由此筆者將從本集錦片中各個女性的角色身份設置的隱喻性進行審視和解讀。
一、家庭倫理視域下的女性身份設置:祖國、戀人與見證者
家庭倫理這一概念涵蓋兩個方面,第一是以家長與子女的關系為基礎的家庭宗代問題,第二是由男女兩性結合而建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影視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片中的女性角色在前幾個故事中雖著墨不多,但卻在影片內涵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開篇管虎導演的《前夜》中,林致遠的妻子——林太太這個角色在電影中樹立的是賢良妻子的輔助性角色,除此之外,也是將女性角色林太太隱喻為祖國與國家建設者身后無數的人民群眾,是開國大典上國旗升起背后無數人努力的見證者。
首先,作為賢內助的妻子角色,和深夜給林致遠送材料的群眾一樣,林太太帶著燈籠來找在為開國典禮做準備工作的丈夫,為林致遠送飯、做點心“驢打滾”,同樣體現出了國家大事后方家人的溫暖和力量支持。其次,影片將女性角色林太太隱喻為祖國與國家建設者身后無數的群眾。林致遠將國家當成戀人,“驢打滾”則是一種象征與精神動力來源,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撫平迷茫、不安和焦慮的消極情緒。同時,鼓勵林致遠積極投身革命和建設的妻子的關懷和力量,促使他克服困難去更換阻隔球,這一角色設置是這一劇情非常重要的推動力。
與《前夜》不同的家庭氛圍的呈現是《北京你好》。故事發生在一個已經離異的家庭環境之中,講述的是一個平凡出租車司機張北京一家關于2008年奧運會的記憶。片中汶川的遺孤圓了自己的夢,張北京也圓了自己作為父親的愿望,令前妻和兒子對他刮目相看,重新燃起了對他的希望。其中張北京前妻這一角色,其身份設置為夢想見證者。奧運會的主題就是百年圓夢,而張北京的妻子就是張北京的夢想的見證者。張北京作為出租車司機,一位普通的小市民,于他而言這輩子最重要的就是家庭,雖然他并沒有經營好。于是在拿到奧運會門票的第一時間他跑去告訴前妻,表示出了他對家庭的重視和對前妻的挽回愿望,他希望證明給她看,他作為父親也有優秀的一面。
張北京雖然和妻子離婚,但是孩子仍然是他們的紐帶。為了找回在兒子那里丟掉的“面子”,他不惜代價也要將丟失的門票找回。不過最終他將票送給了汶川遺孤,從這一刻起,他的小家就和千萬個小家聯系在一起。雖然他沒能圓兒子的夢,也沒直截了當地在前妻面前證明自己,但母子最后都明白了他的義舉,也代表張北京的愿望最終得以實現。這里以小人物的故事呈現普通人與歷史瞬間的緊密勾連,在詼諧幽默的基調中突破獻禮片的既定概念。
以家庭的身份作為見證者的女性在《相遇》中得以展現。任素汐這個女性角色默默地等待著投身于國家原子彈研發事業中的愛人。她表現得極為克制,同樣也十分動人。兩人的愛情與國家的發展事業發生沖突,戀人義無反顧地投身于國家事業。她則參與見證了科學家短暫而熱烈的一生,任素汐這個角色猶如科技工作者的家屬和親屬代表的鏡像凝縮。
二、新歷史圖式下的巾幗女性角色設置:理性、堅毅與踐行者
作為巾幗英雄的女性形象的存在,不僅顯示出國家改革發展與建設中的力量,同時也昭示出新時代中女性主體意識覺醒帶來的劇烈變動。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形象塑造,提供給觀眾一個觀察新歷史圖式背景下的新女性角度。本片的敘事中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客觀上能夠表現新時期女性的身份及其命運的改變,同時也強調了這些女性在參與國家建設與改革當中踐行者的重要角色。
《奪冠》通過東東的視角,串聯起幾代女排的拼搏精神。小美更是作為祖國建設發展中的踐行者,在留洋出國后學成歸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影片中以小美和東東為代表的新生力量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小美和冬冬是70后,這代人正是祖國完成世紀飛躍、跨入21世紀的中堅力量之一。徐崢的拍攝手法和視角十分巧妙,且充滿故事性和戲劇性。當年的中國女排主力軍郎平,多年后成了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再度在奧運會上奪冠,與小美為代表的海歸學者一同為祖國獻上了女性的智慧。
《護航》這一部分展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來,無數英姿颯爽、自強女性的縮影。宋佳飾演的飛行員呂瀟然的成長經歷和部隊生活,便是對當下中國女飛行員的真實寫照,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象征與守護國家的踐行者。她們視國防建設為己任,肩負“藍天儀仗隊”的使命,苦練精飛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打造藍天上閃亮的“國家形象名片”。與前者處于家庭身份的女性不同,她著實地參與了國家的重要時刻。作為最優秀的飛行員,卻遭遇了成為替補的戲劇性命運,著實非常令人惋惜。在這位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并沒有使用一貫的女性眼淚攻勢,而是展現出了可貴的堅毅剛強和理性從容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展現是在贊美中國的巾幗英雄,贊揚了在新中國的建設中女性是重要的中堅力量。
參與國家重要時刻的還有《回歸》中惠英紅扮演的香港警署女警,她以護衛者的身份參與了香港回歸的重要時刻。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英國結束了對香港156年的殖民統治,中國政府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作為回歸的參與者,她要求時間一秒都不能差,因此去找鐘表匠調試一秒不差的表。她戴著表喊著口號帶領香港警察同換帽徽的那一刻,莊嚴而神圣,動作十分流利,仿佛這個動作已經在她的心中上演過無數次。這一角色以女性警察護衛隊長的身份參與了香港回歸的重要時刻,同時通過她身為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和普通女性的視角,回顧了港人回歸時的心理過程和變遷,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結語
《我和我的祖國》以集錦的形式從社會各個角度和層級猶如展現社會畫卷一般鋪陳開來,影片雖作為傳統的集錦片,以篇章式、板塊化敘事,但疏而不散,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獨具匠心的隱喻具有一定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意義。同時,幾位導演以不同的個性化手法,涉及和展現了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定位、不同類型的女性角色。這些女性角色在《我和我的祖國》之中,有的直接參與了國家的重要時刻,有的是和國家大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唯一不變的是,這些女性形象的展現和表達體現出張載所說的“民胞物與”[3]的博大胸懷。她們有過愛情溫馨的時刻,也有潑辣堅毅的性格,她們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地生活。整部電影敘事當中的這種溫和現象與中國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政策密切相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以載道”精神的具體表現。
參考文獻:
[1]River,Zxh1964.飚技——集錦片集錦[J].電影評介,2004,(09):52-56.
[2]湯嘉卉.淺談民國電影中的集錦片創作[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6(01):162-165.
[3]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冊之三)[M].中華書局,198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