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希
摘要:城市規劃設計人員需要對生態城市規劃工作予以高度關注,充分學習掌握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關鍵內容,高質量地完成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基于此,論文對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的生態城市規劃相關原則進行了概述,并對當前開展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具體路徑以及交通規劃設計的有關內容做了詳細分析,為后續我國生態城市規劃工作的良好有序開展提供參考經驗。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策略
引言
城市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家經濟繁榮的重要象征。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受到自然環境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城市的生態系統很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城市生態系統綠化大多為人工打造,自然生態大幅度降低,導致城市失去生氣。
一、生態城市的規劃內容
生態城市的建設涉及到規劃的方方面面。首先,從自然屬性方面考慮。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規劃初期要考慮到不同區位的不同地理及自然狀況,只有綜合考慮到區域的獨特性,把握好競爭和平衡的關系,才能做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注重社會功能屬性,提高城市經濟的發展機能,完善城市結構。最后,要加強城市的管理意識,提高城市規劃的管理意識,從思想上轉變傳統的規劃思路,改變規劃體系,保證規劃的全面性。
規劃的主要內容包含了很多方面,不僅要對城市核心區域加強建設,還要注重改善周邊區域環境。對城市的生產布局和功能分區都要有完善的規劃,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帶動生產力發展。區域合理分配,科學規劃,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管理體系。
二、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的現狀
就我國目前的城市化建設過程來看,城市化建設已經有了明顯的成就,人們所追求的生活品質等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有發展就會有一定的弊端,主要問題就是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管理問題。在城市建設的方式還存在一定的不科學性,并且政府注重經濟發展,不注重產業的合理分配,導致了部分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水污染嚴重。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阻礙了經濟發展,還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困擾,降低了人們生活的舒適度,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使得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頻頻出現因為環境污染所造成的自然災害,這將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城市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策略
在城市建設的規劃中,要時刻體現生態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將生態城市的理念放在重要位置。規劃師要根據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在規劃中有所側重,考慮好要將城市打造成自然城市還是人文城市,緊扣城市本身的特點,注重城市景觀的設計還有城市產業的合理規劃布局,同時還要密切關注住宅區的特色特點,時刻體現人文關懷,將人們的生活舒適度放在首要位置,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舒適感和幸福感。
3.1? 提高產業規劃水平
在城市發展規劃中,工業生產為城市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拉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但是在生態城市的建設中,就要調整產業結構,努力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堅持科學發展觀,力求發展科技含量高、污染小、資源合理利用、經濟效益良好的產業。規劃時要注重工業的產業分區,合理優化產業布局,使產業與住宅等分區形成和諧的發展關系,加強生態環境的監管力度,將污染較大的企業搬離城市區,并且進行環境整治。在工業產業區,要關注城市的上風方向,避免工業的發展對城市造成影響,保護當地的水資源以及脆弱的生態自然環境。在規劃中,要爭取做到技術先進、環境優良、經濟適用的效果,努力為工業發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創建良好的生態環境。
3.2? 提升交通規劃
交通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快捷通道,是城市發展的動脈,影響著城市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成果。但是就我國目前來看,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密度過大,且私家車數量猛增,道路的利用率較低,難免出現道路擁擠和空氣污染等現象。因此,為了打造生態城市,就要考慮到城市交通所帶來的影響。完善城市公交系統對城市的生態建設意義重大,要讓人們建立公交優先的意識,加強法規的引導和監管,并且采取一定的經濟支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城市公交系統在城市交通體系中的作用,引導人們減少私家車的使用。推崇綠色出行,完善道路體系,為人們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多的便捷,從而逐步改善城市的擁堵和汽車尾氣等造成的空氣污染。
3.3? 加強綠化建設
綠化的建設在生態城市的規劃中占據著重大比重,要在規劃時合理進行綠地規劃、科學布局,從而提高綠地的利用率。重視城市結構的布局,提高城市中心區域的綠化率,將城市的綠色建設以點、線、面的形式相結合。在城市基礎的自然布局中,加入人文景觀,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規劃,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密切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不刻意、不做作,這樣才能體現城市的美感。還要注重產業園區與居民生活區中間的緩沖地帶的規劃,在不影響城市與外界的共同發展的狀態下,保護城市內外聯系的生態連廊。
3.4? 積極推廣綠色運動
綠色運動是從西方開始盛行,并且在長期的綠色理念的支持下,總結出了許多具有借鑒經驗的理論知識,其中就包括要合理利用綠色能源,減少煤炭等的開發利用,采用新型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綠色能源來進行生產與生活。這些能源產生了很少甚至不產生環境污染,并且屬于可再生能源,值得被推廣。但是新型能源開發和利用的難度稍大,這需要我國的科學工作者突破挑戰,早日實現綠色能源的全面推廣。還要注意的是,在工業發展的成果上,也要促使生產的產品實現綠色化,注重生產具有環保效益的產品,盡量減少會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的生產。
3.5? 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基礎
從古至今,依山傍水的河流沿岸都是城市聚集的地區,因此在生態城市規劃中,我們要時刻把握好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城市原始的自然生態具有很好的自我調節與保護能力,對當下環境的調節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規劃時要注重原始生態的保護,人工建設的生態永遠沒有辦法與原始生態相媲美。因此,在注重對原始生態的保護上,要努力尋找突破點,對原始生態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使生態資源得到充分的發揮,并通過人工建設的完善與修復等措施,使原始生態得以保留,從而增強生態城市的建設效果。
3.6? 綠色容積率是城市建筑和規劃的生態量度
生態城市的建設就是將綠色植物等與城市的建設相結合,使兩者都可以發揮應有的價值。綠色植入的融入,可以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防止城市的水土流失,并且可以防風固沙,對城市的環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調節作用。城市生態綠色的建設,是現階段城市規劃質量考核的重要內容,相關部門已經十分看重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綠化面積,綠色容積率影響著整個生態城市的規劃效果。增加城市的綠色容積率要根據設計師對城市規劃中的綠色容積率的期望值,同時結合當地地塊綠色功能的比例來確定,還可以根據當地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指數來進行衡量。通過多方資料的參考,確定適合當地城市的綠色容積率,使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開發,避免土地占用和土地浪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何保障現代化城市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其對于促進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的平衡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筆者結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問題的新構想,并指出必須精心進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并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基礎。只有如此,才能確保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吳坤.對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分析[J].中華建設,2019(08):102-103.
[2]?? 王娜.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特色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18):72.[3]吳冬梅.論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J].居舍,2019(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