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軍
作為一種文化樣式,文學是具有社會審美意識形態性質、凝聚著個體體驗、溝通人際情感交流的語言藝術。富有文學色彩的語言表達藝術,可以使受眾獲得持久而深入的情感體驗、鼓舞和激勵。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突出企業文化在表達與傳播中的文學色彩,有助于更好發揮企業文化在經營管理中的促進作用。當前的企業文化表達與傳播側重于傳播策略和傳播效果,對于其中的文學色彩關注較少。但是通過廣泛研究和調查世界知名企業文化發現,越是在企業文化的表達和傳播中注重文學色彩的企業文化越容易得到傳播和認可,并且對于樹立企業品牌經典形象有著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涉及到制度層與精神層,其中制度層包括員工行為規范制度,精神層則體現了企業文化的內涵,展現了企業意識形態。企業文化具有歷史性、人文性、動態性、有機性以及復雜性的特征。企業文化從這五個不同的特性方面詮釋一個企業的軟實力,對內傳播形成凝聚力,對外傳播形成品牌影響力。企業文化的作用蘊含在這五個特性中。
第一,歷史性。企業是在一定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的,必然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影響和制約,所以企業經營活動與政治活動、文化之間有著間接或直接的聯系。企業文化,則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產物,體現了不同地區、民族文化的特征,當企業文化形成時,對于企業的生存環境也產生一定程度的塑造作用。
第二,人文性。企業文化的塑造重點是企業員工的管理,十分重視通過對于員工的關懷來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工作積極性,從而順利實現企業的價值。員工一生最為寶貴的經歷是職業生涯的開發,當其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需要交流、被尊重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因此企業成長需要與員工的成長進行同步,在企業文化層面要滿足員工的需求,展現以人為本的文化內涵,在尊重和重視員工作用同時,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
第三,動態性。企業文化形成之后,一般會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但是隨著企業生存環境以及企業自身變化,企業文化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在理想狀態下,優秀企業文化會呈現螺旋上升態勢,但是落后的企業文化也會不斷發生轉變。優秀企業文化體系,對于其外部因素和內部新生因素具有強大包容力、消化力、吸收力,是動態開放的系統。
第四,有機性。企業文化屬于有機整體,企業文化各要素相互獨立、各司其職,又構成了系統而嚴密的一個整體。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從不同層次以及不同部分來共同發揮相應作用。企業文化是以實現企業價值為最終目標的,涉及到企業戰略規劃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
第五,復雜性。不同企業在特定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其自身積累的文化存在著較大區別。因此,企業應該結合其所地域與行業環境以及自身特點建立合適的企業文化,從而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企業文化也隨著企業發展而不斷變化,企業發展過程面臨的復雜性會反饋到企業文化層面,企業文化會根據復雜性做出調整。一個發展良好的企業,企業文化和企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為什么企業文化在表達和傳播中需要有較強的文學色彩?我們將從企業的文化理念、文化傳播以及文化實踐三個層面來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第一,企業文化理念。企業文化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體現了企業的價值觀念、行為規則與使命感,這些觀念和理念的傳遞應盡可能避免形式主義說教,賦予其生動、形象、富有激情與號召力的文學色彩。首先企業文化理念需要具有較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體現企業不斷進取的動力源泉。因此從文學色彩角度來進行理解和傳送這些價值理念,容易被員工接受并建立起較強的激情和擔當意識。其次,企業文化理念需要實現人們所期望的理想,牽引員工不斷實現企業的目標,從文學色彩來進行理解,企業文化理念應該具有陽光色彩,具有較強發展空間。另外企業文化理念是企業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企業普遍有誠信、創新以及穩健經營的需求,從文學角度來進行理解這些價值體現了企業的理性和智慧。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注重提升這些積極價值在表達中的文學色彩,可以更好地對其經營管理進行有效的引導,實現企業持續進步。
第二,企業文化傳播。企業文化形成之后,需要進行大力傳播,從而在企業中自上而下形成較強的認知,促使企業文化發揮較大作用。企業文化傳播重視員工與領導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彼此尊重、公平交流基礎上,實現相互之間的共識。因此,企業文化在進行傳播時不宜千篇一律,應該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來進行大力傳播。從文學角度來理解企業文化的傳播,就如同在茂密的樹叢中開出鮮艷的花朵,更好體現企業文化傳播的親和、自然、青春與時尚。
第三,企業文化的實踐。在企業文化確定和傳播之后,更要重視企業文化在實踐層面的形式多樣性和趣味性。企業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企業文化理念的實施也可能會遇到較大挑戰,在紛繁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中,只有抱著堅定的信仰、樂觀的態度,在既定目標基礎上不斷奮斗,才能實現企業文化的價值。因此企業文化在實施時必須要應對各種挑戰,保障企業經營效率和員工凝聚力以及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從文學角度來理解企業文化的實踐,應該是積極堅定地代表著溫暖、健康、頑強的意志以及輝煌的未來,這有助于員工和公眾對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的感知。
企業可以從企業文化核心理念、企業文化傳播以及企業文化的實踐三個層面來實現企業文化的文學色彩塑造。
第一,打造企業的核心理念。企業核心理念是企業實現總體經營策略的信念,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是企業行為準則的基礎,可對員工起到較強指引和激勵作用。在企業文化表達中融入文學色彩時,必須從企業核心理念入手,結合企業所在市場環境、行業競爭趨勢以及企業自身發展戰略,對企業長期戰略目標、近期目標、共同價值觀以及獨特經營理念等關鍵內容進行生動形象的提煉,并避免企業核心理念在表達中的公式化與口號化。
第二,倡導企業人性化管理。企業文化建設主要是針對員工管理來進行的,因此企業文化的文學性色彩需要從以人為本入手,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設計來構建出企業文化模式。一方面企業員工需要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充分理解企業文化與企業個性之間的聯系,在各級領導自我認同傳播與執行的基礎上,保障企業文化色彩塑造效果。另外一方面,企業需要為員工成長塑造寬松環境,在理解和尊重員工基礎上,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在企業內部塑造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從而提升員工戰斗力、凝聚力,只有在以人為本時才能為員工創造富有激情的工作環境,使得員工能夠不斷追求創新和卓越。
第三,強化企業文化傳播的策略。為了實現企業文化文學色彩的打造,在文化傳播實踐中對于文化進行大力宣講,鞏固企業文化在員工心目中的形象,企業可以通過典型人物示范和先進員工的帶動作用,將企業文化進行迅速輻射和克隆。在進行企業文化傳播時,可以通過樹立標桿的方式選擇優秀員工,持續宣傳其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將其優秀品質通過文學化的方式來進行傳達,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先進帶后進的風氣。標桿的選擇必須要得到員工的認可,并同時擁有具體事跡,對于其進行宣傳時需要與企業內部之間進行有效的匹配。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媒體聯合的方式向社會進行傳播,使其成為企業自身形象的標志。
第四,強化企業文化的落地。企業文化落地執行一個時期之后,為了融入企業文化的文學色彩,需要針對企業文化執行情況進行相應的判斷,因此企業可以通過文化診斷的方式來進行相應評估,并且出具診斷報告。文化診斷是針對企業文化在員工和高層中被認可度、理解和執行程度來進行判斷的診斷系統,經過一系列調研訪談之后,可以針對企業文化理念特點和建設現狀進行相應的梳理。進行企業文化診斷之后,可以結合相應制度考察、考核監督與文化效果評估等多種方式來保證企業文化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