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軍


各相關部門和物資儲備企業正在通過資金助農等一系列舉措,為農業“貸”來“及時雨”。
糧油足,民心安,當前特殊時期更顯穩糧保供的重要性。為了守護人們宅家和復工的安心、戰勝疫情的信心,各相關部門和物資儲備企業正在通過資金助農等一系列舉措,為農業“貨”來“及時雨”。
加大資金補貼,穩定“兩個積極性”
“穩定糧食生產,關鍵在于堅持穩定兩個積極性,一個是農民種糧積極性,另一個是地方抓糧的積極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說。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亦武介紹,中儲糧集團201 9年累計完成最低收購價糧食收購3747萬噸,預計將直接帶動農民增收1 00億元左右。
農民的積極性還取決于風險能否有效化解。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林草局此前聯合發布通知,到2030年,農業保險將實現補貼有效率、產業有保障、農民得實惠、機構可持續的多贏格局。
“穩定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也要給予一定的激勵措施,比如,增加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幫助其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葉興慶說。
作為糧食生產大縣,山東省臨邑縣已完成64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葉興慶看來,現在有關部門出臺了很多扎扎實實的助農政策措施,只要落實到位,將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的影響降到最低,今年的糧食產量有望延續過去5年的穩定勢頭。
金融扶持,穩“米袋子”“菜籃子”
農業龍頭企業是“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等農產品供應的主力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業龍頭企業于2月1日復工生產,綠湖農莊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鶴山市綠湖農莊有限公司是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據統計,去年該公司出欄生豬17萬頭,生豬主要供香港、澳門,其中出口香港生豬數量12萬頭,約占全國出口香港總數的14%,是2019年全國最大的供港生豬飼養基地。
這背后離不開廣東省采取的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一系列舉措。為把疫情對農業企業生產經營影響降至最低程度,2月6日,廣東省政府提出了5方面共20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推動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復工復產,鼓勵各級財政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畜禽水產養殖企業、休閑農業企業給予適當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