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泓
摘 要:無論是哪一門藝術學科,都蘊含著豐富的美學原理,都是實現美學教育的重要學科內容。通過對音樂的教學進行審美教育的實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人的審美思維,提高審美的能力,實現人的和諧發(fā)展。因此本文將從音樂審美教育的新內涵、音樂審美教育的作用以及音樂審美教育促進人和諧發(fā)展的途徑等相關內容進行本文的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音樂審美教育;和諧發(fā)展;舉措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3-0-02
音樂的審美教育是以音樂為主以審美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時間的活動。隨著人們對音樂審美教育的不斷全面認識,也將音樂的審美教學作為了重要的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音樂的教學,也逐漸從傳統的理念有所改變,轉變成了對音樂的審美教育。
一、音樂審美教育的新內涵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注重對音樂情感的教學,能夠讓大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新時代的音樂教學中,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上增加了審美的教學,豐富了學生的藝術思維。音樂本身具有的教育功能,通過審美的教學得到了最大潛能的激發(fā),是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可以通過音樂審美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和自身的情感有所聯系,在進行音樂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和享受音樂的同時,擁有一個健全完整的審美體系。
二、音樂審美教育的作用
(一)音樂審美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1.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水平
在實際的音樂審美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的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將美學知識和音樂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充滿興趣和學習的欲望,擁有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老師也需要對學生實際的音樂水平有所了解,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可以運用音樂進行自身的情感表達,幫助學生進行情感的表達。
2.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用過音樂審美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對音樂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學生們通過審美教育,進行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qū)的音樂欣賞,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的表達能力和自身的情感,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與此同時,學生通過審美教育的不斷學習和熏陶,也能夠提升自己對音樂鑒賞的能力,也能夠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3.幫助學生進行音樂史學的學習
對于音樂的學習來說,史論部分是比較枯燥乏味的,甚至有很多學生是沒有辦法理解史論的。但是通過審美教育,會對這些史學內容有進一步詳盡的解析,方便學生們的理解和學習。在進行中西方音樂史論和特征特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通過中西音樂的演唱,提出自己對于中西方音樂的觀點和看法。
(二)音樂審美教育對社會的影響
音樂審美的教育不僅僅對于學生而言,也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在當今社會,快節(jié)奏的發(fā)展也讓當代人的精神壓力逐漸變大,也需要用一定的方式進行壓力的釋放。而音樂審美教育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擴大人們自身的想象空間,讓人們在生活中獲得靈感,幫助人們有一個長遠的發(fā)展。除此之外,在實際的生活當中,音樂對于人們首先是娛樂的作用,音樂的審美教育卻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人們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夠更好地對音樂進行創(chuàng)作;懂得欣賞音樂,才能了解大眾的喜好,從而創(chuàng)作出既符合大眾審美又具備高質量的音樂。在音樂教學的方面,還有著音樂治愈學的說法,由于音樂中包含著人們的情感,會根據自身的情感選擇音樂,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用音樂進行心理健康的治愈,保持自身健康的心理。與此同時音樂還可以幫助人們對一個地區(qū)有所了解,幫助人們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開拓人們的視野。
(三)音樂審美教育對人的和諧發(fā)展的作用
1.構建審美心理提升感性思維
在音樂教育領域實施審美教育,對個體形成良好的審美心理具有重要意義[1]。在進行音樂鑒賞的時候,通過對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進行鑒賞可以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智力的開發(fā)。通過大量的音樂鑒賞,還可以掌握音樂的創(chuàng)作風格,對音樂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與此同時,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就像是進行個體情感抒發(fā)和表達的過程,提高人的情感升華。不僅如此還能加深學生的學習,豐富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擁有相對比較飽滿的音樂情感的表達。
2.激發(fā)創(chuàng)作塑造人格
對音樂審美進行充分的發(fā)揮,可以訓練個體的視聽思維能力,促進人體的智力開發(fā)。對于音樂制作人來說,進行藝術的欣賞和審美的教學,也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思想的創(chuàng)新,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還可以幫助他們突破固有的風格,進行全新的嘗試,從而拓展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創(chuàng)作。與此同時,通過音樂的審美教學,還可以加深對音樂作品背后存在的文化和內容有整體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有一個正確的積極的引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
三、音樂審美教育促進人和諧發(fā)展的途徑
(一)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對于審美而言,它的目標是對教育者進行感性能力、鑒賞能力、想象力以及鑒賞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通過進行沒的學習,可以讓人主動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審美體驗的規(guī)程中,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等。因此,對于音樂的審美教學來說,需要以審美為核心,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將美的知識和音樂知識技能相融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不僅如此,對于學校老師而言,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意識,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需要從人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進行相關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音樂學習的環(huán)境,對學生們進行個性化的教學,保證學生在音樂審美領域有良好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音樂整體水平。
(二)進行良好的音樂課堂情境創(chuàng)建
在音樂教育領域,良好的課堂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個體的審美意識以及能力建設[2]。首先老師們可以通過大屏幕進行音樂的播放,讓學生沉浸在音樂中進行音樂相關知識的鑒賞和分析,加強老師的好學質量。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的模式,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音樂作品,進行小組的討論和探究,通過學生們之間的思維的碰撞,全面的提升學生們的音樂鑒賞的能力。
(三)轉變老師的音樂教學觀念
在新時期的音樂教學中,老師們也學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改變,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音樂審美教學的方向。通過音樂的教學,可以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可以在對音樂鑒賞的同時,擁有自身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的能力。而老師們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進行音樂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審美教育價值觀的體現。在進行創(chuàng)新音樂的教學中,老師們還要充分的調動和發(fā)揮學生在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在創(chuàng)新的審美教育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能力。與此同時,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實踐,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相關音樂制作的練習,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沒和音樂自身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音樂的技巧水平,發(fā)展學生的音樂學習的能力。
(四)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音樂審美的根本方式是聽覺的感受與心靈的體驗,而不是視覺形象的捕捉與思想觀念的把握[3]。因此對于學生的教學,老師們需要運用較為形象的教學手段,將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手法、主題、旋律、曲式等相關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標書,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內容對音樂進行感悟,引發(fā)學生的音樂想象,從而擴展學生的音樂思維。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音樂的熏陶,培養(yǎng)內心豐富的音樂情感,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
(五)規(guī)范化的評價體系
對于老師們而言,想要充分的發(fā)揮審美教育在學生個體重的發(fā)展,還需要對教學體系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與此同時,老師們還需要進行審美教育評價的創(chuàng)新,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考核,并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日后教學的整改,幫助每位學生擁有創(chuàng)新性的音樂思維。
四、結束語
通過對音樂的審美教學,我們充分的了解到了音樂審美教學的內涵,以及音樂審結教學帶來的意義和影響,從而可以進行更加深刻的音樂審美教學。通過審美教學提高了學生音樂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鑒賞能力,但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思維和能力,還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進行相關音樂審美的學習。老師們在進行音樂的教學中,也需要注重對音樂鑒賞以及相關知識和美學的融合,完善各方面的建設,促進音樂的審美教學。
參考文獻:
[1]李雪蓮.論音樂審美教育對人的和諧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研究[J].音樂時空,2019(03):83-84.
[2]劉麗.音樂審美教育的價值體現[J].戲劇之家,2019(31):146+148.
[3]鄭曉燕.淺談審美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中華少年,2019(1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