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梅
【關鍵詞】銀屑病;NB-UVB;復方甘草酸苷;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R758.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02-01
銀屑病是皮膚科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該病病程較長,且反復發作,致病機理目前還不是很明確,以青壯年居多,多為急性發作,臨床表現為斑丘疹及紅色丘疹上覆蓋有多層銀白色鱗屑,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近些年臨床多使用波長為311到313nm的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對其進行治療,且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明顯,不良反應較少。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1月至次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58例作為樣本,依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患者數量均為29例,對照組使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療,實驗組使用NB-UVB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干預。對照組年齡最大的患者是76歲,最小年齡是19歲,平均年齡是(43.98±14.42)歲;其中,女19例,男10例;實驗組患者當中,男12例,女17例,最大年齡是78歲,最小年齡是20歲,平均年齡是(43.14±14.51)歲。經過對兩組受檢者基本資料的統計分析,結果呈正態分布(P>0.05),可以開展本次研究。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進行治療,與氯化鈉(0.9%)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5%)融合之后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次/日,持續治療4周。實驗組在此之上使用NB-UVB照射治療,治療儀選用上海西格瑪NB-UVB治療儀(波長為311nm),型號為PL-S9W/01,將其照射距離設置為:25cm,照射率設置為:12.9uW/cm2,最小紅斑的初始用量設置為NB-UVB75%,也就是0.3到0.5J/cm2,能夠顯著看到紅斑的大小,并可對用量進行調節,針對中度和重度的紅斑,可將初始用量減少10%到20%,針對更重的紅斑,則可暫時使用初始用量,也可停止使用光療,1周3次。依據皮損面積,逐步將光療次數減少,待紅斑消失較穩定時,可以改為1周2次,持續治療14天。之后逐步減少,最后減至4周進行1次,并逐步停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眼睛,同時對患者正常皮膚進行保護,尤其陰囊部位要注意遮蓋。對照組和實驗組均持續治療4周。
1.3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使用銀屑病皮損面積與嚴重程度(PASI)評分標準進行評估,經治療之后,患者的PASI評分下降程度在90%以上,且臨床表現基本消失者為治愈;患者的PASI評分下降程度在60%到89%之間,且臨床表現明顯好轉者為顯效;患者的PASI評分下降程度在20%到59%之間,且臨床表現有所緩解者為有效;患者的PASI評分下降程度在20%以下,且臨床表現沒有任何好轉征兆者為無效。總有效率為1與無效率之差。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數據進行處理,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n(%)表示,差異檢驗為X2,當計算結果顯示為p<0.05,代表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臨床治療有效率和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統計學意義明顯,詳見表1。

NB-UVB照射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尋常型銀屑病比較常用的手段,此種操作方式比較簡單、便利,使用波長為311nm的中波紫外線,穿透性較強,能夠達到表皮的深層,同時可阻抑表皮細胞DNA的合成,通過免疫調節等多種方式對銀屑病起到治療效用,繼而減輕患者的炎性反應,阻抑表皮細胞的過度增生。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具備抗過敏、抗炎及免疫調節等效用,具備糖皮質激素樣的效用,卻沒有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對銀屑病的治療效果較好,且安全性較高。二者聯合使用,可使其治療效果大大提升。本次研究表明,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NB-UVB與復方甘草酸苷聯合治療銀屑病的可靠性。綜上,在尋常型銀屑病的治療上,使用NB-UVB、復方甘草酸苷聯合治療,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完全值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