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科學之友》創刊
1990年10月,舉辦創刊10周年座談會
2001年9月,與科技消息報社合并為山西科普報刊社
2004年,雜志改版為全彩銅版紙印刷,無論內容、版式還是裝幀均升級換代
2006年9月,山西科技報刊總社成立,有一報一刊,《科學之友》屬其中的一刊
2006年10月,山西省人事廳批準科學之友雜志社獨立建制
2007年,策劃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專題報道,在全國科普期刊中開創先河
2008年年初,50年不遇的寒冰凍雨襲擊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科學之友雜志社在災后用極短的時間編輯出版了《雨雪冰凍災后重建手冊》
2008年5月,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科學之友雜志社積極籌款籌物,組織編輯人員對災情和災后重建工作進行及時報道和實時關注,并編輯出版了《震后心理干預及疾病預防手冊》
2010年10月,舉辦創刊30周年座談會
2012年4月,進入電子雜志移動客戶端閱讀時代
2014年,首次開設了兩個微信平臺:科學之友、傳承文明
2017年~2019年,選派扶貧專員吉彥杰到臨汾市永和縣閣底鄉閣底村長駐兩年
2020年7月,開通了“玩活非遺”抖音平臺
2015年~2019年,連續組織舉辦了5屆“高??茖W營”征文活動
2017年~2020年,連續組織承辦了4屆創響山西“我是創客小達人”青少年創新大賽
2020年11月,舉辦創刊40周年系列活動
1985年,首次被評為山西省優秀期刊
1991年,被評為中國科協科普期刊先進集體
1992年,榮獲全國科普期刊“奉獻杯”獎、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3~1995年,連續3年被評為山西省一級期刊
2015年1月,被博看網評為“最受讀者歡迎期刊”
2015年,被評為“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2016年9月,獲“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稱號
2017年12月,被山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評為全省“十強科技期刊”
2019年1月,榮獲第二屆山西出版獎提名獎
2019年8月,入選2019“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2020年9月,成功入選“2020中國精品期刊展”
2016年6月,賈克義、宋方華被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授予“銀牛獎”
2018年10月,編輯丁琳采寫的《張泥人:指尖“芭蕾”百味千態》榮獲全國科技報系統優秀作品一等獎
2018年10月,編輯解瑩在“編輯之友杯”全省編校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2019年10月,編輯解瑩代表山西隊獲得全國報刊編校技能大賽二等獎
2020年10月,編輯秦改梅采寫的《“半路出家”的刻瓷藝人》榮獲全國科技報系統優秀作品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