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方亞麗
5月的第一周,貴州水泥價格繼4月上調后迎來今年以來的第二輪上調,貴陽地區部分廠家水泥價格上調50元/噸,需求相對穩定,且企業不斷外運,日發貨量基本能達正常水平。熟料價格上調后,外圍水泥價格陸續走高,帶動本地價格上行。黔東南和銅仁地區水泥價格上調20至30元/噸,下游需求好轉,企業發貨不斷回升,庫存得到消化。
今年以來,貴州省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復工復產,隨即激活建材產業。為對沖疫情不利影響、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奠定基礎,貴州工業聚焦基本面,全力保持水泥、墻體材料等傳統建材工業平穩健康發展,支持重點企業穩定效益。
水泥價格兩次調整后,貴州水泥出廠均價恢復到300元/噸左右,而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部分水泥企業出廠價跌破200元/噸,低于成本價。
貴州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總裁、貴州省水泥工業協會會長龔雷海表示,4月份市場需求逐步復蘇,給已經停擺的貴州水泥市場帶來了一定希望,價格開始有小幅度的理性回歸,但與全國平均水平仍有100元/噸的差距。
“所以只能說需求的復蘇帶來了生產的恢復,但市場的供需矛盾仍然尖銳,貴州水泥產品價格仍是全國市場洼地,而主要原因還是多年累積的產能過剩。”龔雷海說,由于貴州往年基建進度快、投資大,一定程度上提前消耗了水泥需求潛力。進入2019年以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逐步收尾,貴州水泥需求步入下行周期。
據統計,貴州省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企業75家、生產線85條,實際水泥產能約1.47億噸/年,產能嚴重過剩。
受制于基建后勁發展不足,錯峰生產成為貴州地區水泥行業斷尾求生的重要一步。
2月初,貴州省發布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停窯計劃的通知,要求85條硅酸鹽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納入錯峰生產范圍,逐戶企業、逐條生產線制定錯峰停窯計劃,確保全省每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在2020年度停窯不少于100天。為對沖疫情影響,一季度錯峰比例占全年的45%。
除了政策性錯峰停窯,貴州西南水泥、海螺水泥等企業主動通過產能減量置換等方式壓減部分低效產能。同時,為合理優化生產力布局,貴州積極推進水泥行業轉型升級,支持在畢節等地建設一批裝備工藝和節能環保水平更高的水泥熟料生產線。
“鑒于全省水泥行業現狀,要確保水泥新增產能受控,堅決杜絕一切形式的違規新增產能和新增擴能。”對于貴州水泥行業如何向高質量發展,龔雷海認為,政府要加大力度鼓勵企業打造智能化、低排放、低能耗的生產線。
4月23日,由貴州磐石高科新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磐石)參編的全國建筑工業行業標準《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JG/T568-2019)發布,于6月1日起實施。這是國家層面關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第一項標準,將引導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更加重視骨料體系的設計與優化。
作為全省唯一一家參編單位,貴州磐石總經理吳道義說,這是在行業內對貴州企業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認可,對促進貴州混凝土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石灰、機制砂石、預拌混凝土等行業是原材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幾年,由于缺乏規范的行業標準導致產能過剩,并一度引發惡性競爭的價格戰。
“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規避準入門檻低帶來的系列問題。”吳道義說。
除國家層面發布標準,《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規范條件》《貴州省預拌混凝土行業規范條件》相繼出臺,從建設要求與產業布局、資質標準要求、生產工藝與技術裝備、綠色生產與環境保護、質量管理等多方面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準入規范。
今年初,貴州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修改完善石灰、機制砂石、預拌混凝土、墻體材料等行業規范條件,力爭在6月底前印發實施。同時,為做好規范條件的宣貫培訓,貴州將組織市州工信部門、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等開展宣傳和培訓,力爭在9月底前完成,指導各地細化配套政策措施,推動現有存量企業按照規范條件要求加快升級改造。
此外,為進一步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貴州將積極推進和實施對制定的行業規范、標準執行的監督,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提到礦山,人們腦海中的畫面大多是裸露的巖石、荒蕪的土地、稀疏的植被、脆弱的生態……而5月14日,記者在位于畢節金海湖新區的貴州晶陽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晶陽實業)礦山開采道路上看到的,卻是綠植環繞與干凈整潔的路面。
在過去,礦山開采缺乏科學合理規劃布局、生產節奏不連續,導致礦山修復整理難,破壞自然環境、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現象曾是貴州礦山開采的真實寫照。
2018年,為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貴州出臺《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10條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措施,并明確到2020年底前,貴州省將完成800個以上綠色礦山建設,力爭全省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70%以上,礦山開采回收率、采礦貧化率以及選礦回收率水平達到85%以上。
“2018年以來,我們在環保方面的投入是4000萬元,占總投資的20%。”晶陽實業副總經理王平告訴記者,隨著綠色礦山的提出以及市場導向,企業綠色發展意識逐漸加強。
綠色是貴州發展的底色,近年來也逐漸成為貴州新型建材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
從推動水泥行業純低溫余熱發電工程建設到全面推進建材工業綠色礦山建設,從引導建材企業向工業廢渣產生量大的園區聚集、發展循環經濟到支持中等以上城市周邊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進行不擴產能改造,貴州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的腳步正在加快。
接下來,貴州將重點推進畢節江天水泥公司水泥窯協同日處理300噸垃圾、銅仁西南水泥公司水泥窯協同日處理200噸垃圾和凱里臺泥環保科技公司水泥窯協同年處置5萬噸危險廢物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