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體會】守正之中求創新
作為國內關注度、影響力最高的電視新聞欄目,《新聞聯播》始終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提升欄目內在品質。黨的十九大以來,《新聞聯播》在主題主線宣傳上更是敢于嘗試,勇于開拓,可以說是一年上一個臺階。
從2019年《新聞聯播》的表現來看,可以發現五個方面的創新:
2018年,《新聞聯播》便以“領袖的高度就是宣傳報道追求的高度”為標準,聚力打造“頭條工程”。2019年,《新聞聯播》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在守正創新、融合發展思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主題報道在表達上更加注重改進傳播語態,于細微處見真知,生動反映新思想在各地的落實落細,做到春風化雨,“飛入尋常百姓家”。
繼2018年“央視快評”以快、精、準、深的特色登上《新聞聯播》之后,2019年,《新聞聯播》進一步提升言論質量水平,更好地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大評論的力度和深度。“央視快評”保持高度、精度、速度、熱度,明辨是非、凝聚共識,同時,“國際銳評”加強了國際議題的設置。
用好電視手段,講好中國故事,是《新聞聯播》近年來一直不懈的追求。2019年更著意把凡人小事講成“爆款”,以吸引年輕受眾,獲得了比較突出的成效。例如:2019年2月10日,《新聞聯播》播出的新春走基層節目《相約在零點三十七分》,講述了一對鐵路系統年輕情侶因為愛情而渴望相聚,又因為職業而選擇堅守的故事,戳中無數觀眾淚點,引發全網刷屏,閱讀量高達2.3億,在網絡上成為“爆款”。《新聞聯播》展現當代中國年輕人的風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2019年,《新聞聯播》通過聯動微信公眾平臺及短視頻平臺等一些列舉措,在媒體深度融合上發力,實現傳統媒體在融媒體背景下的成功突圍。7月29日,推出《主播說聯播》短視頻欄目;8月16日,《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上線;8月24日,《新聞聯播》正式入駐抖音及快手短視頻平臺,在引導輿論、凝聚共識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體平臺同時反哺電視大屏,從7月底到8月份,《新聞聯播》并機總收視率持續走高,15-24歲年輕人群收視率(含網絡收看)大幅提升26%。
2019年,《新聞聯播》在重大節點和節日推出主題式開放式報尾,創新從“頭”到“尾”,匠心貫穿始終;同時還推出“快閃”等活動,成風化人,凝心聚力。
【評委點評】
韓雋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評委,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新聞聯播》既是影響了我國新聞業界綜合新聞基本形態的欄目,也對國人形成當代電視媒體的集體記憶貢獻居功至偉。《新聞聯播》在過去的一年獲得了重大突破。突破有三:
一在聚力“頭條工程”。2019年度,除了完成了圍繞日常時政大事全面深入宣傳中央政策方針,深入闡釋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內容外,涉港報道和中美貿易戰報道,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中之重報道,大事連連;二在強化新聞聯播的“評論品牌”。大是大非面前勇于發聲、敢于亮劍是過去一年最深的印象,而且臺評、短評、連線評、對話評、單人評、多人評、評論員評、民眾評等等,評的新、評的準、評的深,擦亮了央視的評論品牌;三是發力“深度融合”,體量和體式多樣化。典型如推出新形態節目《主播說聯播》,短視頻形式、每期90秒、豎屏、更適配手機端,入駐各大短視頻平臺和社交媒體平臺。由“播”向“說”,其中更蘊涵著中國第一新聞專欄的全方位創新:話語由權威嚴肅向活潑有趣轉變,視角追求官方視角與民眾視角融合互動。
立足自身品牌優勢,將主陣地轉向全媒體平臺,適應傳播新生態既是《新聞聯播》在2019年度最大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傳統名專欄一種新的價值觀標準和實踐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