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鄒展
體育教學在我國中職學校教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得到很好的塑造。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中職院校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科學合理安排體育課時,利用競爭或合作性質的體育運動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各行業、各領域都在競爭與合作中向前發展,每個人都要學會與他人合作。然而長期以來施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獨生子女作為“團寵”,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以及家庭成員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就導致部分獨生子女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缺乏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不懂互幫互助,沒有集體概念,嚴重影響他們人格的健全以及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因此,學校要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彌補家庭教育在這方面的缺失,努力提升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
首先,運用游戲,創設團隊合作的學習情境。青春期的男女生,對性別差異有了清醒的認知,開始回避異性,不愿與異性一起做練習,喜歡和同性組隊。這樣一來,團隊合作就無法涉及男女生間的合作,那么該如何促進男女生之間的團隊合作呢?
體育老師可以創設男女同學合作的游戲規則。比如,有一個游戲叫“1塊5毛錢”,女生相當于“1塊錢”,男生相當于“5毛錢”,規則是同學跟著老師一起跑,當老師喊出一個金額后,同學們要抱團,抱團的人對應的錢要和老師喊的金額相等。比如,當老師喊“2塊5毛錢”時,需要2個女生和1個男生組隊抱團,這樣一來,原本不愿與男生玩的女生也會開心地和男生合作。
游戲中,教師要積極引導,給予青少年空間和時間去接受一定難度的挑戰,使其通過團隊合作成功完成挑戰。挑戰后,教師應及時評價,凸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強化規則,建立團隊合作的體育學習準則。體育課堂中,常常會有個別青少年因忽略游戲規則而讓比賽失去了公平性,此類情況會影響團隊合作。
那么,該如何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呢?例如,在團體短跑賽中,如果團隊中有一位同學出現了搶跑犯規的情況,則取消他所在的整個小團隊的成績。讓青少年認識到,參加任何一個游戲或者比賽,都需要嚴格遵守規則,必須時刻牢記自己不是一個人,而是屬于一個團隊,個人犯規會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成績。這樣一來,青少年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自然而然會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強。強化游戲規則,強調團隊的整體性,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獎懲分明,客觀評價,潛移默化地讓青少年遵守規則。
最后,保護與幫助,提高團隊合作的學習自信心。青少年存在個體差異,有的青少年有較強的運動能力和表現能力,也有一小部分“體育學困生”總是害怕練習,不敢展現自我。
如何讓不同情況的青少年融合在一起,一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呢?很多體育運動不是一個人的運動,需要同學間互相合作、互幫互助,比如在仰臥推起成橋的教學中,柔韌性較好的青少年已經能夠單獨完成“成橋”的動作了,而部分青少年怎么都無法成功,這時就需要互助合作了。同學們可以兩人一組,保護者用兩手托舉練習者的腰部,幫助其完成動作,提醒他不足之處,并鼓勵他糾正不足。通過互助互補、以優帶差、分享經驗等手段,幫助“體育學困生”成功完成挑戰。在合作學習中,保護與幫助既能發揮出優生的合作能力,又能幫助“體育學困生”完成動作的學練,更能通過組內的評價給予分數,量化評定等級,從而肯定優點,改進不足,實現再次提高,建立自信。
也許一個人能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團隊協作的力量,互幫互助,共同提高,這樣才能行穩致遠。中職體育課不只要完成專業技能教學任務,更應完善體育教學措施,只有在團隊合作中才能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自我價值感,才能夠讓青少年收獲快樂、自由、自信,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