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農民從傳統農業中解放出來,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
黨的脫貧攻堅戰略實施以來,各地夯基礎、抓脫貧、重文明,中國的農村大地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即將全面實現,城鄉差距在逐步縮小,鄉村特色在凸顯,傳統農業農村正在逐步走向現代化。
抓干部、帶隊伍,加強村“兩委”建設。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實現鄉村振興的戰斗堡壘。鄉村振興首先要補齊農村黨建短板,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村級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實現農村提速發展。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如何充分發揮,這不僅事關基層政權的穩定,也直接影響農村自治、法治和德治建設進程。當務之急是要進一步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做到固本強基、凝聚人心,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近年來,我們推行黨支部“兩述兩評”制度,通過競爭上崗、推進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發揮產業致富帶頭人作用、調動大學生村官積極性等措施,真正把講政治、有文化、“雙帶”能力強、群眾信任的能人選進班子,促進村“兩委”班子結構全面優化,全方位發揮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促產業、抓教育,扶貧又扶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意在更好解決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等重大問題,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意義深遠、深得民心。“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關系到全面脫貧目標的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極大提高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標準和要求,助力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長期政策支持,同時也為中國農村人口描繪出了一幅宏偉而美好的藍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堅持把農民從傳統農業中解放出來,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近年來,我們制訂完善了《扎蘭營子鎮鄉村振興三年發展規劃》 《扎蘭營子鎮扶貧車間建設實施方案》 《扎蘭營子鎮發展蛋鵝養殖實施方案》等,為扎蘭營子鎮的發展繪就藍圖。我們狠抓產業扶貧,引進新希望六合集團、泰恒牧業有限公司發展養殖項目,開發鐵礦、大理石、玄武巖等礦業項目,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助力脫貧攻堅。我們巧借教育扶貧,推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聯系市內優質教育資源和社會公益愛心團隊,為扎蘭營子鎮學校更新學生桌椅,為教師送教、送課、送培訓,為學生捐贈教育教學器材和書籍,實現了扶貧又扶智、幫困又幫學的目標。
樹新風、強精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文化力量不可缺位。農村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源地和鄉愁記憶最豐富的區域,我們把傳承和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作為發展鄉村文化的重要內容,以農村文化禮堂、村落歷史文化陳列館和思想道德教育館為抓手,構建農村文化主陣地。我們把培育新農民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目標,把倡導新風尚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把建設新環境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作。結合我們鎮村實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好婆媳、好丈夫、好少年、好鄰里等評選表彰活動,在群眾身邊樹典型、立標桿,讓社會正能量融入群眾生活。我們還通過媒體平臺,宣傳報道選派干部先進事跡,對扎蘭營子鎮干部群眾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