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真正的遲暮英雄。1999 年,她的事跡被人挖掘出來,震撼了世界,而此前她一直在波蘭華沙的一家養(yǎng)老院默默無聞地生活。
她,就是當時轟動世界的艾琳娜·森德勒。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記者發(fā)現(xiàn)了她,而是4 位中學生通過不懈努力揭開了艾琳娜·森德勒那震撼世界的塵封往事。
1999 年,美國堪薩斯州一所鄉(xiāng)村中學的4 位女中學生在搜集資料參加學校的歷史主題活動時,有一個意外發(fā)現(xiàn):在一份報紙的一則簡短報道中,提到一個叫艾琳娜·森德勒的人在二戰(zhàn)時“從猶太封鎖區(qū)救出了2500 多名兒童”。4 個學生馬上生疑:“這不太可能吧?是不是將250 錯印成2500?辛德勒才救了1100 個猶太人,如果她救了2500 多個,我們怎么從沒聽說過她的名字?”
于是她們求助于老師,老師雖然也懷疑是印刷錯誤,但并未下結論而中斷學生的探尋,而是鼓勵學生進一步搜集資料,得出真相。
4 個學生隨后進行了一系列尋找艾琳娜資料的工作。她們上網(wǎng)搜索,發(fā)現(xiàn)僅有猶太正義基金會的網(wǎng)站有相關信息。孩子們立即給該基金會發(fā)郵件,但除了確認2500 這一數(shù)字無誤,沒有獲得任何新的關于艾琳娜的信息。
即使猶如大海撈針,這幾位中學生也不放棄。她們在幾個月內(nèi)利用閑暇時間,不斷到檔案館、圖書館查找各種二戰(zhàn)資料,甚至將二戰(zhàn)所有紀念碑上所有遇難的名單都查看了,希望找到艾琳娜的安息地,但仍舊一無所獲。就在她們的工作再也無從下手時,猶太正義基金會傳來一則令她們驚喜的消息:艾琳娜還活著!她住在波蘭華沙的一家養(yǎng)老院,已經(jīng)90 歲高齡。
隨著老人被找到,一段震撼人心、感動人類的偉大歷史呈現(xiàn)在世界面前。
1939 年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華沙,占1/3 華沙人口的45 萬猶太人被隔離在不大的一個區(qū)域。艾琳娜是一名護士,有進入猶太人隔離區(qū)的通行證,她以職業(yè)作掩護,不斷為猶太人提供衣服、食物和藥品。1942 年形勢劇變,每天有數(shù)以千計的猶太人被送往死亡集中營,每個猶太人都面臨著死亡的危險。艾琳娜以無所畏懼的勇氣,立即和同伴建立了一個幫助猶太兒童逃跑的“網(wǎng)絡”,以社會工作者的身份進入猶太區(qū),冒著生命危險,將2500 多名猶太兒童藏在擔架下、手提箱、裝尸袋,甚至把孩子裝成生了傳染病的樣子,通過救護車帶出隔離區(qū),送往天主教會。
但即便是僥幸被救出的兒童,也依然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蓋世太保每天四處搜尋從隔離區(qū)逃跑的猶太人。為了保住被救出的兒童,艾琳娜和同伴趕制了3000 份假證件,包括有牧師簽名的天主教出生證和高級官員簽名的身份證。
在當時的華沙,藏匿猶太人是死罪,連帶家人都會被處死。1943 年艾琳娜因營救活動被發(fā)現(xiàn)而遭逮捕,蓋世太保打斷了她的雙腿、腳骨,但沒有從艾琳娜口中得到任何藏匿猶太兒童的信息。在納粹要處死她的時候,波蘭地下組織花重金買通行刑士兵,把她救了出來。出來后,艾琳娜并未停止對猶太兒童的拯救,她還詳細記錄救過的兒童的情況,放在瓶子中并埋藏在鄰居家的蘋果樹下。1945 年納粹撤離華沙,艾琳娜取出名單,將孩子送還給尚幸存的父母。
從1945 到1999 年,艾琳娜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從未對人講過冒著生命危險拯救處在德國法西斯魔掌之下的2500 多名猶太兒童的故事。因為4 位中學生的苦苦追尋,她的英勇事跡才浮出歷史的水面。
這個感人的故事被挖掘出來,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
到1999 年,二戰(zhàn)結束已有半個多世紀,研究二戰(zhàn)歷史的成果可謂汗牛充棟,不計其數(shù)。然而,所有的研究都難以窮盡歷史的真相,所有的研究都難免存在盲點。4 名中學生在浩瀚的二戰(zhàn)資料中居然發(fā)現(xiàn)一個含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歷史線索,這意味著什么?第一,她們思維敏銳。第二,她們對二戰(zhàn)的歷史知識有基本把握。第三,她們有追尋真相的頑強毅力。在僅僅一則短消息、一個幾乎中斷的線索面前,幾位中學生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窮盡一切可能的方式,一定要將歷史真相探尋清楚,這不能僅僅說是興趣使然,而是精神力量在起作用,體現(xiàn)出一種對歷史負責任的真誠態(tài)度。真是天道酬勤,最后她們得到了有價值的信息。她們以稚嫩的手拂去了這一歷史事件上面的層層覆土之后,艾琳娜才引起了人們關注,艾琳娜的義舉壯行才呈現(xiàn)于世界。許多研究二戰(zhàn)史的專家沒有挖掘過的史料,被4 位中學生挖掘出來,并引起世界轟動,這說明即使在專業(yè)的學術領域,只要有探索真理、真相的勇氣和毅力,只要方向?qū)Γ涂梢匀〉贸晒Α?/p>
值得肯定的還有她們那位老師,倘若沒有他鼓勵學生探索真相,如果他只是說一句“算了吧,你們另選題材來做”,就不會有這樣一個堪稱奇跡的結局。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意,并支持他們,是不少學生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助力。
塵封往事驚人世,成功并不論年齡。方向?qū)︻^踏實做,咬定青山莫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