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冬冬
微信聽書旨在為用戶推薦有聲小說、出版讀物、播客等音頻內容,與視頻制作所需的專業性相比,出版機構顯然在“聽書”內容的生產方面有著更大的可能性。

表1:出版社新媒體影響力排行榜
本文統計了2020年9月15日至2020年10月14日期間,出版社、圖書公司和渠道的微信公眾號表現情況。統計期間恰逢國慶與中秋雙節假期,三大榜單無論是頭部還是腰部及尾部的公號,各項指標數都有顯著下滑,創下近半年來的新低;從新榜發布的公眾號500強報告來看,500強整體的各項平均指標也在持續下降,在與短視頻等新媒體對用戶時間的爭奪中,以圖文內容為主的微信公眾號仍面臨巨大壓力。
微信公眾平臺顯然對來自其他新媒體的沖擊感受更為深刻,這兩年不斷測試推出新功能,力圖扭轉公眾號逐漸低迷的勢頭。上期我們提到,微信公眾平臺近一年來不斷加碼視頻內容,就是在突破圖文內容的局限,而近日,據科技媒體Tech星球爆料,微信于10月9日注冊了“微信聽書”相關商標,相關的微信聽書團隊正在招募相關的創作者和機構進行合作,旨在為用戶推薦有聲小說、出版讀物、播客等高質量音頻內容。與視頻制作的專業性及難度相比,出版機構顯然在“聽書”內容的生產方面有著更大的可能性,且不說部分出版機構已經有成熟的聽書產品推向市場(如山東教育出版社的“小荷聽書”),掌握著豐富內容及版權資源的出版機構與其他入場者相比,顯然擁有更大的先發優勢。
本期出版社公號50強門檻指數為711,相比上期下降47個點,為今年來降幅之最。50強在統計周期內總發文次數為2532篇,低于上期的2914篇,在平均每篇閱讀數和點贊數上,也有所下降。一般每逢統計期間有長假,公號的各項指標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下滑,屬正常的現象。但從整體公眾號面臨的外部環境來看,這一趨勢仍值得警惕,可能一旦滑下去就很難再恢復到從前的水平。
本月表現較好的依然是教育類出版社賬號,似乎是從今年的疫情期間開始,在教育類出版社賬號經歷了一次集體大爆發之后,50強上榜的公號中,越來越常看到這類公號的身影。人教教材培訓自不必說,常年穩居出版社50強榜首位置,其他一些地方性教育類出版社公號也煥發出更大的活力。與大眾類出版社公號相比,包括教育在內的專業出版社具備了先天的優勢,雖然覆蓋的讀者類型和規模可能比不上大眾類出版社公號,但在讀者粘性和不可替代性上,顯然比后者要強得多。
與其他兩個榜單相比,圖書公司30強榜單雖然整體仍難改下滑趨勢,但相對下降幅度較小。Top30門檻指數為897,低于上期的920,平均單篇文章閱讀數和點贊數也有一定的降幅。從10萬+文章的產出來看,看理想、書單來了、影單來了均輸出了10萬+爆文,與上期的陣營相比,變化不大。
看理想自上上個統計周期升至30強榜單榜首位置以來,一直延續著對第二名的優勢,從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此看做是優質原創內容公號對一般性賬號的超越。具體的指標上來看,看理想在總閱讀數和平均閱讀數上,略低于第二名的書單來了賬號,但在頭條閱讀數和最能體現內容質量的點贊數方面,幾乎是三倍于后者,且幾乎從不缺席10萬+文章的產出陣營。從內容上看,看理想不僅有高質量的圖文內容,音視頻內容也比一般出版機構的產出更為頻繁。
一直以來較為穩定的渠道類榜單本期也經歷了不小的下滑,10強指數門檻由上期的954降至本期的857,排在榜首的百草園書店,其各項指數也紛紛降低。先知書店、博庫網等公號在統計期間內發文次數只有1次。本期10強榜單雖然沒有新面孔,但榜單內部的公號表現也并不亮眼。

表2:圖書公司新媒體影響力排行榜

表3:渠道新媒體影響力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