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統籌,抓統籌,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天平”上,要確?!皟墒侄家?、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真需要動一番心思。本溪市的做法簡明而有效,那就是念好“一二三四五”字經。
突出“一個準”字。堅持研判施策準,聚焦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安排,科學研判分析疫情動態,針對城市運行、疫情防控、群眾必需、經濟發展等不同層面需求,堅持“先重點、后一般、有序推進”的原則,擬定方案,分類推進,提高了工作指導的針對性、時效性。做好梯次安排,2月10日前,優先保障公用事業企業、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運行;2月10日后,按照“應開盡開”原則,全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服務保障,開展向企業派駐指導員活動,從縣區抽調近千名干部走進企業,指導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
守住“兩條線”。緊緊圍繞守住企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這“兩條線”,壓實縣區屬地責任、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管理責任、員工崗位責任,發揮8個市級督導落實組、247個“三合一”督導小分隊、近千名派駐企業指導員的監督指導作用,確保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及時下發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令,明確企業防控教育、人員排查、清潔消殺等責任,落實返崗職工“日報告、零報告”等制度,嚴守疫情輸入紅線。持續開展重點行業領域集中整治和危險化學品專項治理行動,幫助和督促企業排查整改各類隱患3800余項,嚴守安全生產底線。
實施“三注重”。全力以赴構筑全方位幫扶保障網,助力企業擴大產能。注重“兩個轉變”,積極推動工作由抓規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向提高企業產能釋放率轉變、由抓規上企業開復工為主向推進中小企業全面開工轉變,形成了大中小企業齊抓、數量質量同升、規模效益共進的良好局面。截至3月上旬,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1.6%,工業產能釋放率達到85%以上。注重利用政策,在落實省支持中小企業25條的基礎上,出臺支持企業發展18條措施,逐項細化操作辦法、優化工作流程,組織財政、稅務、人社等部門上門服務,指導企業利用好政策、爭取資金。注重紓難解困,緊扣企業融資、用工、原料采購等精準發力,緩解企業燃眉之急,目前,已向348戶企業發放貸款119.98億元,落實援企穩崗補貼4200萬元,幫助154家單位招工1100余人。
統籌推進“四抓”。抓財稅增收,堅持培優扶強、幫小扶弱、勤抓細管,確保應收盡收,支撐“三?!敝С觥Wビ行顿Y,100個項目完成前期手續,52個項目實現開復工,本鋼混改等52個事項、桓仁大雅河抽水蓄能等85個項目納入全省落實中發〔2019〕37號文件事項和項目情況表。抓招商引資,堅持定位產業、包裝項目、全員招商。疫情期間,通過“云”會商、“微”簽約,新引進12個項目,努力打造新的增長點。抓民生保障,安排1000萬元物價專項調節資金穩定價格水平,關注孤寡老人、重病重殘人員、低收入貧困戶等群體生活,密切關注各類影響社會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強化“五項措施”。采取務實、管用的方法,上下齊心、擔當有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壓實工作責任,全面壓實縣區主體責任、強化部門服務責任,對重點工作堅持一項任務、一名領導、一個團隊、一張圖表、一抓到底;領導示范帶動,全面落實市級領導包聯責任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企業,市級干部全部下沉一線,切實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加強調度督導,建立日研判、日調度機制,根據疫情變化,調度指導企業復工復產;暢通信息交流,建立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政協主席“工作日通報制度”,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其他市級領導“工作周通報制度”,實現信息共享、經驗互鑒和成果交流;堅持考評問效,以企業滿意度為標準,開展企業評議,認真聽取企業意見,有效提升幫扶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