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考驗面前,開原市沉著冷靜應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大局”“兩條戰線”,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等關鍵核心目標,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各項工作蹄疾步穩,富有成效。
為確保企業順利復工復產,開原市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化解企業遇到的生產用工、資金和原材料供應、交通物流等問題。
開原市制定出臺《大數據與網格化相結合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等6個方案,為復工復產企業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制度保障。通過微信、微博、開原融媒體等渠道,大力宣傳省疫情嚴查嚴控措施30條,切實增強企業員工自我防護意識。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模式,通過線上“大數據”信息和線下“網格化”摸排外來人員數據216期、8261人次,幫助企業有效防范由人員流動產生的疫情傳播隱患。充分利用“鐵嶺發布”“開原融媒體”“政府招聘官網”等,通過線上招聘方式,為35戶企業提供招工服務,解企業用工燃眉之急。
資金和原材料供應不足,是各類企業生產遇到的共性難題。為此,開原市迅速為相關企業辦理了交通運輸特別通行證,為亞輝牧業、周氏米業等重點企業解決了玉米、水稻收購難問題。爭取國開行低息貸款,實施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獎勵措施,落實減稅降負政策,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為確保企業有一個良好生產環境,開原市采取最嚴格的管控措施,落實最有力的監管制度,壓實最嚴厲的生產責任,自覺把安全生產工作要求貫穿企業生產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確保了疫情期間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開原市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時,有條不紊推進春耕備耕各項工作。
搶抓“黃金期”。開原市組織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對土壤墑情和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進行預測分析,第一時間為農民春耕備耕提供資料信息。以村組、合作社、種植大戶為單位,與生產廠家、經銷商、銷售點進行對接,采取送貨上門的銷售新模式,減少農資裝卸次數,縮小人員接觸面,全力保障春耕生產按時進行。保障“物資足”。開原市時刻關注農資市場動態,暢通農產品運輸,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經銷商加大農資購貨量。目前全市各種農資儲備充足,基本滿足春耕生產需要。送去“及時雨”。積極協調春耕貸款,目前完成春耕貸款發放3038萬元,計劃完成總貸款額2.5億元,加上農民自籌資金7400萬元,保障了春耕生產資金充足。同時,為保證貧困戶能及時買到種子化肥,鄉鎮(街道)和村主動為他們擔保賒購農資,切實做到不誤農時、不誤農事。
開原市堅決克服疫情影響,集中力量向貧困堡壘發起總攻,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緊盯“五個一批”抓落實。組織產業扶貧農副產品滯銷推介會,銷售鮮花1400束,銷售水果、蔬菜、大米、酸菜等農副產品近3.5萬公斤,大幅降低了疫情對扶貧產業的負面影響。舉辦“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38名貧困戶實現就業。逐鄉核查落實低保兜底政策,完成5735名貧困人口低保兜底,兜底比例47.2%。逐戶進行危房排查,對排查出的33戶疑似危房進行鑒定,并落實危房改造政策。強化教育扶貧,逐戶落實“鐵嶺市教育精準扶貧政策明白卡”上墻工作。夯實醫療扶貧,為全市12158名貧困人口減免新農合補助121.58萬元。
圍繞扶貧幫帶謀實效。進一步完善扶貧幫帶措施,對貧困程度深、勞動能力弱的貧困戶,加大政策傾斜力度。以經營穩定、發展潛力好的農業產業項目為主體,投入4548萬元開展幫帶扶貧,完成產業扶貧項目31個,并鞏固14個省級貧困村產業項目,共計幫扶12158名貧困人口。對2018、2019年度幫扶成效突出的16個產業示范基地給予資金獎補,激勵了幫帶主體扶貧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