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自2019年9月以來,在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出現了一位黨史“宣講達人”——他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義務講黨史、頌黨恩,聲情并茂、資料詳實、走心入腦。鋼城區的校園、鎮(街道)、區直各部門的會議室,都是他的臨時課堂。通過宣講,他圈了大量“粉絲”,走到哪里都是人氣爆棚。他就是56歲的鋼城區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張春修。
自2019年9月24日的第一場黨課起,到2019年11月底,張春修在全區義務講課33場,80個單位共3000多名黨員干部受益。“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張春修總是這樣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清醒劑、最好的營養劑。
談起講黨課的緣由,張春修說來自偶然。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后,鋼城區委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書班。“在第一次分組研討的時候,我跟自己所在組的學員談起了黨史。”張春修說,沒想到自己的那一次分享引起了在場黨員干部的強烈反響,鋼城區城投公司、審計局、顏莊鎮黨委負責人當場就邀請張春修到本單位講黨課。
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鋼城黨員干部都認識了這位“宣講達人”,張春修講黨課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十幾人的小會議室,還是幾百人的大講堂,不管面對的是誰,張春修都把自己對黨的熱愛揮灑在鋼城大地上。他說:“只要別人愿意聽,我就愿意講,只要能打動大家,就是對我最好的認可。”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3000多名黨員干部在張春修的宣講中得到了黨性淬煉,并把精神上受到的洗禮轉化為動力。
前進的動力來自信仰,行動的先導源于思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張春修的口頭禪,他講的黨課總是充滿黨恩黨情,講至動情處,他總是會潸然淚下。
心中有黨,宣講方有持之以恒的動力。張春修是一名有著35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總說:“我喜歡發揮自己的專長為黨干點事情。”而為黨進行宣講,則是他人生追求的最好體現。所以,每當單位、部門邀請他,不管再累再忙,他都總是懷揣著滿腔熱情前去充當一名義務宣講員,用喜聞樂見的方式、用大家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走上門去進行宣講。
33場宣講,張春修全部是脫稿完成。這除了需要對黨史了然于胸,更需要像他那樣對黨懷有無限忠誠的深厚感情。“有必要告訴大家我們共產黨的偉大,我講一次多一個人聽懂就好了,這樣慢慢大家就都會懂的。”張春修目光堅定地說,“我相信黨,永遠相信,我堅信一個帶領我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黨。”
聽過張春修講黨課的人,都會用這樣幾個詞來形容他們上完黨課的感受,那就是:聽得懂、坐得住、學得進。看似簡單平實的評價,但真正要在講黨課過程中實現,實際非常困難。
2019年11月21日,在濟南市萊蕪第四中學報告廳里,能容納幾百人的會場里座無虛席,不時傳出陣陣掌聲。盡管每次都是脫稿講課,但是張春修的黨課總是能緊密聯系鋼城實際,并結合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大量生動鮮活的歷史材料,黨課內容豐富詳實。通過他的講述,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史中一個個英雄事跡、一件件豐功偉績,仿佛就在眼前回放。
每次五六個小時,有時連續兩天講黨課,搭時間搭精力。有人問張春修值不值得,他說:“比起付出,收獲更多。我愿意把我對黨的熱愛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