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新 施繼鼎 陳振聲
福建省福鼎市醫院泌尿外科,福建福鼎355200
前列腺增生常發生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隨著全世界老年人數量增加,這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長。良性前列腺增生在初期癥狀不是很明顯,且城鎮居民的發病率高于農村[1]。誘發前列腺增生的發病因素非常多,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文獻也非常多,但是對于病因的研究尚無形成統一定論,有學者認為是因為上皮和間質細胞增生和細胞壞死出現不均衡,導致雌雄激素分泌出現障礙,造成前列腺間質和腺上皮細胞出現炎癥反應[2]。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但是后期會出現尿頻、尿不盡、排尿困難、血尿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3]。針對該病的治療,以往多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術切除增生的組織,這種手術方式有較好手術效果,但術后出血、經尿道電切綜合癥等并發癥較多[4]。目前臨床上提倡采用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技術來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比傳統手術方式療效更顯著[5]。選取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探討傳統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在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2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合并前列腺癌者;(2)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3)合并嚴重精神疾病者。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將320 例患者分為傳統組(109 例)和試驗組(211 例),傳統組患者采用傳統的前列腺電切術,試驗組采用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傳統組中患者年齡58 ~82 歲,平均(67.4±12.7)歲,病程0.6~9.0年,平均(4.6±1.2)年,前列腺體積20 ~118mL,平均(55.81±5.8)mL。試驗組中患者年齡56 ~85 歲,平均(68.1±12.8)歲,病程0.8 ~10.0 年,平均(4.5±1.1)年,前列腺體積22 ~117mL,平均(57.21±5.5)mL。合并疾病類型:傳統組中24 例伴有膀胱結石,36 例伴有糖尿病,49 例伴有心腦血管疾病。試驗組中35 例伴有膀胱結石,75 例伴有糖尿病,101 例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前列腺體積、合并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傳統組患者采用傳統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采用Storz 電切鏡進行手術治療,術中患者沖洗液為5% 的甘露醇,將灌流壓力控制在50 ~60cm H2O,患者術中取仰臥截石位,麻醉方式選擇椎管內麻醉,而且椎管內麻醉更有利于麻醉醫生觀察患者的情況變化,以及時作出處理[6]。然后經尿道置入電切鏡,觀察患者前列腺各葉增生情況,先切除前列腺中葉,然后分別切除左側葉和右側葉,分層切除增生的前列腺體至外科包膜,然后對前列腺尖端部位進行電切處理,切割后的傷口創面進行平整處理。直至增生組織完全切除后再對創面做全面而細致的檢查,最后采用電凝技術對創面做止血操作,然后將膀胱內切除的前列腺增生組織清除干凈,清理過程中可采用抽吸的方式。然后經由尿道插入三腔導管,留置導尿管,在氣囊內注入約25mL 的水,徹底沖洗膀胱,術后患者尿道外口做清潔和抗感染藥物護理[7]。
試驗組患者采用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麻醉方式與體位同傳統組,手術過程中選擇日本奧林巴斯UES-40 電切鏡,將儀器的設備參數調節到180W 電切功率、70W 電凝功率,然后使用0.9%氯化鈉沖洗電切鏡[8]。將電切鏡從患者尿道直視置入,觀察患者尿道、前列腺及膀胱,如患者伴有膀胱結石,可先采用氣壓彈道或鈥激光將結石進行粉碎處理,然后將碎石清理干凈[9]。如患者伴有膀胱腫瘤且判斷腫瘤分化好,體積較小可直接將腫瘤切除并將腫瘤組織清理干凈[10]。然后觀察患者前列腺各葉增生情況,先切除前列腺中葉,然后分別切除左側葉和右側葉,分層切除增生的前列腺體至外科包膜,然后對前列腺尖端部位進行電切處理,切割后的傷口創面進行平整處理。直至增生組織完全切除后再對創面做全面而細致的檢查,最后采用電凝技術對創面做止血操作,然后將膀胱內切除的前列腺增生組織清除干凈,清理過程中可采用抽吸的方式。然后經由尿道插入三腔導管,留置導尿管,在氣囊內注入約25mL 的水,徹底沖洗膀胱,術后患者尿道外口做清潔和抗感染藥物護理[11]。
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手術指標,評估兩種手術方式的臨床療效。評估膀胱痙攣、繼發性出血、經尿道電切綜合征、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和住院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和住院時間比較(± 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留置導尿管時間(d) 住院時間(d)傳統組 109 84.76±21.43 135.15±18.40 6.31±1.33 9.54±2.43試驗組 211 59.45±21.42 93.56±11.56 4.10±1.65 6.30±2.76 t 10.253 17.575 2.783 3.876 P<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n(%)]
試驗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留置導尿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試驗組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8%,明顯低于傳統組的1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現階段全世界人口老齡化已是大勢所趨,加之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改變,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率逐年升高[12]。前列腺增生又稱為良性前列腺增生,常發生于老年人群體,發病必須具備年齡的增長及有功能的睪丸兩個重要條件。發病因素可能與體內雌雄激素失衡有關,主要表現為前列腺腺體增大、間質增生、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發病后會出現尿頻、尿不盡、血尿、尿潴留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健康生活[13]。除了排尿異常外,嚴重的前列腺增生會引發多種病變,比如膀胱感染、膀胱結石、尿失禁等。長期出現尿潴留,還會引發輸尿管積水,引發腎積水,對腎臟功能造成嚴重損害[14]。前列腺增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長此以往,增生情況會加劇,并演變成多個腺體的增生,并生成多個小結節,小結節與增生組織發生融合后,會直接對腺體和包膜產生壓迫,造成嚴重儲尿期、排尿期癥狀[15]。
針對該病手術治療,以往多采用傳統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切除增生的組織,這種手術屬于微創手術的一種類型,與開放性前列腺切除術相比,具有恢復快、出血少的優勢,經尿道切除病灶在患者體表不會留瘢痕[16]。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是一種用高頻電流通過特制電擊產生高密度電流來切除病灶的微創手術,這種手術方式是前列腺手術的新革命,能夠有效減少術中和術后出血量,效果顯著[17]。而傳統的前列腺電切術與等離子電切術相比有不足之處,傳統前列腺電切術術中沖洗液易被快速、大量吸收,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前列腺電切綜合征[18]。
目前臨床上提倡采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技術來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比傳統手術方式療效更顯著。因為傳統電切手術患者住院時間較長,且手術風險較大,術后并發癥較多。程世權等[19]認為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手術是一種常見的微創手術,這是一種通過局部電流控制回路的等離子技術。王志榮等[20]認為在切割組織時能夠有良好的電凝止血效果,并形成1.0mm 的凝固層,手術建立良好的手術視野,術中通過雙極等離子能夠大大縮短手術時間,且能夠有效減少手術創面和術中出血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留置導尿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傳統組中膀胱痙攣2 例、繼發性出血4 例、經尿道電切綜合征2 例、尿潴留3 例,總計11 例出現術后并發癥,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0.1%;試驗組中膀胱痙攣2 例、繼發性出血2 例、經尿道電切綜合征1 例、尿潴留1 例,總計6 例出現術后并發癥,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8%。由此可見,試驗組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8%,明顯低于傳統組的1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與傳統前列腺汽化電切術下相比,針對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能夠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創傷小,縮短手術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患者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癥少,該手術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