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霍 鑫 張 靜 圖_欣 聞
10月12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全面總結抗疫情保供電工作,表彰抗疫先進集體和個人。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赴湖北孝感應急保電支援隊被授予功勛集體榮譽稱號,國網洛陽供電公司員工張明克和國網河南直流運檢分公司黨委書記李智敏分別被授予功勛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張明克也是國網河南電力系統唯一登臺受獎的代表。
3月21日上午,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支援湖北孝感應急保電支援隊全體隊員在各自駐守的保電地點,全面檢查應急發電車底盤、機組、電瓶電壓等情況,開展啟停試運行操作?!八鼈儗⒗^續留在支援保電地點,直到當地抗疫保電工作全部結束。我們再三檢查,確認車輛各方面參數全部正常,并留下技術指導聯絡方式,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鳖I隊兼黨支部書記李智敏說。
當天,在將3輛應急發電車順利轉交給湖北孝感供電公司人員后,他們完成所有既定支援任務,準備踏上返程。

堅守崗位,恪盡職守。

做好工作準備。

認真檢查設備。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送行的湖北孝感供電公司同事用最美的詩句表達了對國網河南電力員工“舍小家顧大家”“最美逆行”精神最誠摯的感謝。在援助湖北孝感供電公司的一個月里,援鄂抗疫保電隊隊員們不懼風險、沖鋒在前,以高度的政治覺悟、精湛的業務技能和崇高的“豫電鐵軍”精神,贏得了湖北孝感供電公司員工乃至孝感人民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湖北保電壓力倍增,應急電源出現缺口。“鐵軍”就是要令出必行、敢打敢上。2月16日,接到支援湖北指令的次日,國網河南電力3臺總容量共計1400千瓦的應急發電車即在兩省交界處完成交接。2月19日中午,7名支援人員從多地集結,驅車數百千米抵達位于孝感的駐地。他們來不及休息,便馬上趕往孝感供電公司溝通保電方案、設備運維等事宜。特殊時期,沒有握手,沒有寒暄,戴著口罩的雙方人員互相點了點頭,便直奔主題。
“這3臺發電車中,兩臺為500千瓦,一臺為400千瓦。面前的這臺是500千瓦,屬于柴油發電車,來之前剛做過保養,平均一個月試車3次,考慮油耗和對電瓶的影響,現在咱們可以5天試一次?!标爢T張穎華從事配電運維等專業近30年,這臺應急發電車和他一起參加了多次重大保電任務,他非常熟悉。張穎華打開車門、發電機艙門、電纜艙門等,逐一介紹備件情況?!半m然沒有很多言語,但是透過口罩后面的微笑,我們感受到兄弟單位的歡迎和期待,還有共同打贏疫情阻擊戰的信心?!睆埛f華說。
一個月來,國網河南電力支援隊員密切協同屬地單位人員,累計為孝感市3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現場保電81次,出動人員209人次,實現醫院供電“零閃動”,7名隊員“零感染、零異?!?,圓滿完成各項保電任務。

檢查維護發電車裝置。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特殊時期,更需要黨員沖鋒在前,而國網河南電力7名支援人員中有6人是共產黨員。國網鄭州供電公司電纜運檢室保電班班長付豫出征前,想到父親去年剛去世,放心不下母親和年僅7歲的孩子,兒子卻對他說:“爸爸,你真厲害!你是要去保護湖北的小朋友了嗎?你放心去吧,我已經長大了,可以照顧奶奶了?!甭牭絻鹤又赡鄣脑捳Z,付豫才安下心,出發前堅定地說:“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都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我們不是英雄,但是我們與英雄并肩作戰?!薄袄卒h號”電力搶修隊隊員王志斌報名支援前線后,照顧兩位八旬老人和將參加高考的孩子的重擔就要落在妻子一個人的肩上了,他動情地對妻子說:“國家需要我們出戰,我們義不容辭!”
他們以抗擊疫情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初心使命,讓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帶動大家“跟我上”“一起干”。在支援隊臨時黨支部成立大會上,還不是黨員的張穎華積極主動申請入黨,他真摯地說:“我們這支隊伍7人中就有6人是共產黨員,可見黨組織是核心、是靈魂,共產黨員是沖鋒在一線的代表,我渴望成為黨組織的一員,渴望能為黨旗增添一抹亮色?!?/p>
疫情防控期間的保電工作不同于平時,保電地點緊鄰醫院住院部大樓,保電人員只有在全身、全程穿戴防護設備的前提下,才能開展各項保電工作。
“防護服密不透氣,穿上一會兒就全身發熱,護目鏡霧蒙蒙一片,行動遲鈍還費勁。隔著防護手套拿取工具和操作不方便,還怕防護服被劃破?!标爢T張明克說。面對挑戰重重的現場環境,他們嚴格遵守工作規范,反復練習操作,一絲不茍開展作業。無論是遇到惡劣天氣還是應急出動,保電支援期間數百次各類操作全部安全、順利完成。
3月19日,張明克在日記里寫道:“疫情來襲,國家電網人24小時待命。戰斗打到哪里,光明就送到哪里。”7名支援人員和家人、同事雖然遠隔千里,卻同樣做著抗疫保電的工作。正如豫、鄂兩省電力鐵軍攜手并肩、履職盡責,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國家電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