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

2020-11-17 06:42:27周錫生
國際展望 2020年6期

【內容摘要】 ?在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等相繼發現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資源后,該地區局勢不斷升溫并漸成熱點。在埃、以等主導下,以東地中海天然氣合作論壇為標志的地區合作聯盟成立并開始運作,但土耳其也通過與利比亞簽訂地中海“海事管轄權”諒解備忘錄、借“北塞浦路斯”問題加緊勘探等方式爭奪更大話語權,造成地區局勢緊張。在東地中海天然氣合作論壇中,埃及通過建設地區能源樞紐增強其區域大國地位,以色列通過“天然氣革命”增進與阿拉伯世界的合作,希臘、塞浦路斯、巴勒斯坦等希望加入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進程,該聯盟也具有很好的國際合作空間。然而,埃、土矛盾深刻復雜并集中于利比亞問題,土耳其支持巴勒斯坦加強東地中海軍事存在造成與以色列的矛盾,希、塞與土耳其矛盾由來已久并將長期存在爭端。在大國博弈視角下,美國中東政策為埃、以主導東地中海天然氣合作論壇掃除了障礙,歐盟國家將有限度支持該合作機制,俄羅斯需要保持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同時土耳其也將東地中海問題納入其“中東地緣政治三角”戰略,欲在大國博弈中維護自身地位和利益。東地中海天然氣合作開發問題值得持續關注。

【關鍵詞】 ?東地中海 ?天然氣 ?東地中海天然氣合作論壇 ?地緣政治

【作者簡介】 ?周錫生,東南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南京 ?郵編:210096)

【中圖分類號】 F407.22 ? K901.4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1568-(2020)06-0045-20

【DOI編號】 10.13851/j.cnki.gjzw.202006003

地中海大致以馬耳他島為中點,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地中海國家包括希臘、塞浦路斯、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利比亞和巴勒斯坦等。相對于西亞、北非其他地區,這里一向較為平靜。然而隨著該地區天然氣資源的勘探和發現,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地緣政治變化,地區原有的地緣政治沖突隨之加劇,歐盟、俄羅斯、美國等域外力量也加大了在這一地區博弈的力度。在地區均勢與國際規則形成之前,圍繞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的合作與紛爭局面將長期存在,該地區可能成為西亞、北非新的熱點。

一、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勘探與開發現狀

目前,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主要集中在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盆地、以色列的黎凡特盆地和塞浦路斯的希羅多德盆地,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已經在此發現若干大型天然氣田并著手進行開發利用。此外,在東地中海的其他地方,如西阿拉伯盆地(Western Arabian Basin)、扎格羅斯盆地(Zagros Basin)、塞浦路斯盆地(Cyprus Basin)、拉塔基亞盆地(Latakia Basin)、厄拉多斯內盆地(Eratosthenes Basin)和朱迪亞盆地(Judea Basin)等,預測仍會有巨大的天然氣儲量存在,土耳其、黎巴嫩、巴勒斯坦等也加大了勘探力度。 ?分析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情況,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埃及、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國已較為成型的勘探開發,二是土耳其、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勘探開發。

(一)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

這三個國家對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工作起步較早、漸成規模,且三國之間不存在突出的地緣政治矛盾,因此也逐漸成為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合作機制的基礎力量。

第一,埃及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埃及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受到了尼日爾三角洲氣田群發現的啟示,并得益于2015年8月發現的巨型祖爾(Zohr)氣田。該氣田探明的可采儲量為6 732億立方米,由意大利國家能源控股公司(ENI)與埃及政府合作開發。在開發過程中,該氣田實現了在28個月內高速開發深水(部分已進入超深水)大氣田的目標。該氣田2018年上半年產量達到113億立方米,年底產量達7 600萬立方米/日,提前實現了2019年目標。 ?與此同時,埃及加大了對尼羅河三角洲區域天然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力度。在2010年至2017年間,埃及天然氣公司(EGAS)在該區域共成功招標邁泰里耶(El Matariya)、卡萬拉(Kawaran)、北馬哈拉 (North El Mahala)、北薩利亞(North El Salhiya)、北雷勒(North Leil)、北福阿德港口(North Port Fouad)等6個勘探區塊的開發項目,合作伙伴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 Amoco)、達納天然氣公司(Dana Gas)、ENI、道達爾公司(Total)、愛迪生國際公司(Edison International)等,勘探區塊總面積達16 582平方公里。 ?從“中東變局” ?之后埃及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看,盡管經歷了穆巴拉克、穆爾西至塞西政權的更迭以及國內局勢的一度震蕩,但國際石油公司在埃及的勘探與開發工作始終沒有受到過大影響。這說明埃及國內各政治派別和利益團體在油氣資源的國際開發合作方面形成了一定共識。目前,埃及政治經濟形勢已經基本穩定,為增加能源供給、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塞西政府將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和國際合作力度,在國際關系中也將圍繞此目標加強相關工作。

第二,以色列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以色列長期依靠進口來滿足其大部分能源需求,每年在能源進口上的支出相當于其GDP的5%以上。 ?除高昂的進口支出以及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等原因外,以色列最為擔心一旦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發生戰爭,能源進口會被切斷。國家安全與經濟環境等因素促使以色列政府決心開發近海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安全問題并調整能源結構。以色列與美國來寶能源公司(Noble Energy Inc.)及其合作伙伴德雷克集團(Drake-oil Group)合作,在以色列近海勘探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經過10年多鉆井勘探,終于在2009年和2010年發現了利維坦(Leviathan)和塔瑪爾(Tamar)兩個大型天然氣田,據估計分別擁有6 200億立方米和 2 8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 ?此外,以色列還在其專屬經濟區發現了儲量約為140億立方米的達利特(Dalit)和儲量約為340億立方米的塔寧(Tanin)天然氣田。 ?以色列的“天然氣革命”不僅使該國“能源獨立”成為可能,也幫助以色列實現了巨大的能源收益。 ?一方面,以色列著力優化國內能源結構。以色列曾在2018年底確立了2030年底前淘汰所有燃煤發電廠的目標,但是之后已決定提前在2025年底實現天然氣發電全面取代煤電的目標,從而大大提前了其能源結構優化的目標。 ?另一方面,以色列已經開始向埃及出口天然氣。2018年2月,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協議,計劃未來10年內從以色列進口640億立方米天然氣,總價值約150億美元。 ?埃及石油部2020年1月15日發布聲明稱,埃及自當日起開始接收來自以色列的天然氣,埃及將把進口的以色列天然氣液化后出口至歐洲,這標志著埃及離成為地區能源樞紐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第三,塞浦路斯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塞浦路斯是唯一的東地中海島國,周邊海域面積大,與以色列同屬黎凡特盆地。以色列的天然氣開采成功給塞浦路斯以巨大鼓舞。塞浦路斯經濟單一,每年的能源進口耗費了該國大部分外匯。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對塞浦路斯經濟造成重大沖擊。在以色列成功勘探并確認近海兩大天然氣田時,正值塞浦路斯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之際,按照與歐盟達成的協議,塞浦路斯需要具備170億歐元的銀行儲蓄款才能繼續留在歐元區,而該國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230億歐元。開采天然氣既可減少進口能源,又可出口創匯還債,因此塞浦路斯把開發近海天然氣當作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擺脫經濟與金融危機的良機。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也曾發布報告稱,天然氣的開發將會在“社會經濟和地緣政治層面深刻影響塞浦路斯” 。 塞浦路斯曾于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對其南部海上專屬經濟區12個區塊中的11個進行公開招標,授權海外公司勘測與開發,合作伙伴包括意大利國家能源控股公司、韓國天然氣公司(KOGAS)、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XOM)、卡塔爾天然氣公司(Qatargas)等。塞浦路斯劃分的第12區塊鄰近以色列天然氣田,2008年,美國諾搏能源公司(Noble Energy)獲得該處的勘測和開采許可,并與戴勒克鉆井和艾維娜石油開采公司 (Delek Drilling and Avner Oil Exploration)共同勘測和開采。 ?自2011年諾搏能源公司宣布在第12區塊發現“阿芙洛狄忒”(Aphrodite)天然氣田后,各大國際石油公司均宣布在授權區域開始鉆井作業,塞浦路斯的大規模天然氣開發進程逐步展開。

(二)土耳其、黎巴嫩、巴勒斯坦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

土耳其、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國看到了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的巨大利益和前景,也都加大了勘探和開發的力度。但由于起步較晚、技術力量不足以及未能建立很好的國際合作等原因,這些國家在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開發中尚無明顯成效。

第一,土耳其在東地中海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土耳其天然氣供應嚴重依賴進口。2013年,土耳其58%的天然氣通過“藍溪”(Blue Stream)管道從俄羅斯進口;近20%的天然氣通過“東南管道”(Southeastern Pipeline)和“跨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Trans Anatolia Natural Gas Pipeline)從伊朗和阿塞拜疆進口。 ?因此,土耳其非常重視東地中海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希望將其作為優化自身能源結構的突破口。土耳其政府和“北塞浦路斯”當局授權土耳其石油公司(TPAO)對東地中海天然氣資源進行勘探和開發。從2014年開始,土耳其政府派出勘探船前往東地中海進行地質勘測。2019年1月、5月和6月,土耳其三次派出勘探船前往塞浦路斯專屬經濟區、塞浦路斯以西海域以及塞浦路斯東北海域進行勘測,但是均未發現油氣田。

第二,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在東地中海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在以色列和塞浦路斯相繼發現近海天然氣后,黎巴嫩也啟動了近海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工作。黎巴嫩政府委托外國能源公司對其海岸進行了2D和3D地震探測,相關數據表明,該國的海上天然氣儲量可能高于塞浦路斯和敘利亞,約超過1萬億立方米,且品質較好。黎巴嫩政府目前正在積極與國際石油公司溝通后續的勘探與開發事宜。由于在加沙地帶發現天然氣儲量,巴勒斯坦政府對東地中海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也表現出積極態度。

由此可見,東地中海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已形成以埃及、以色列為核心,塞浦路斯緊密跟進,并吸引土耳其、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參與的格局。然而,由于天然氣開發利益巨大,再加之該地區既有地緣政治矛盾長期存在,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旋即引發了一系列地緣政治變化。

二、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引發地緣政治變化

圍繞東地中海天然氣勘探與開發,主要有三組地緣政治矛盾:一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黎巴嫩、塞浦路斯、土耳其的矛盾,二是塞浦路斯與“北塞浦路斯”當局、土耳其的矛盾,三是土耳其與希臘、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的矛盾。 ?圍繞這三組矛盾,東地中海地區地緣政治形勢出現了兩個方面的變化趨勢。

(一)形成了以埃及、以色列為核心的地區合作聯盟

2019年1月,埃及、以色列、塞浦路斯、希臘、意大利、約旦和巴勒斯坦決定設立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以下簡稱“東地論壇”)。2020年9月22日,埃及、塞浦路斯等六國能源部長舉行視頻會議,簽署了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章程,這標志著論壇正式成立。 ?東地論壇旨在建立一個相關國家進行能源對話的平臺,無論是生產商、分銷商還是消費者都可加入。會議著重討論了包括鋪設東地中海海底管道在內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的事項,并達成合作共識。以東地論壇的成立為標志,圍繞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的地區合作聯盟已現雛形。該聯盟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第一,埃及通過建設地區能源樞紐增強其區域大國地位。從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開采、加工和輸送的總體情況看,由于該地區油氣田的發現和開采過程是由尼羅河三角洲盆地向北擴展的,且東地中海地區向東南的天然氣管線基本成熟,除部分進入以色列、約旦外,主要輸送至埃及,隨后從埃及以液化天然氣(LNG)方式對外輸送,并且擬建的LNG工廠也基本在埃及,埃及具備了成為該地區天然氣樞紐國家的客觀條件。 ?因此,埃及希望通過東地中海天然氣樞紐建設,統籌協調西亞和北非的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在確保自身天然氣穩定供應的同時,將富余的天然氣向周邊的歐洲、非洲和中東國家出口,在經濟上獲利的同時,恢復和增強其傳統的地區影響力。同時,埃及也非常重視增加與以色列的能源合作,將其視為增強自身在阿拉伯世界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重要手段。埃及天然氣部長謝里夫·伊斯梅爾(Sherif Ismail)曾就埃及引進以色列天然氣問題表態:“埃及的國家利益、經濟需求及在中東的政治經濟角色,都是我們引入以色列天然氣的重要原因。埃及的利益高于一切,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來思考這一問題。”

第二,土耳其支持巴勒斯坦加強在東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存在,造成與以色列的矛盾。巴勒斯坦問題是土耳其中東政策的核心之一,土耳其長期支持加沙地區的“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抨擊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行動和全面封鎖。在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逐漸升溫后,土耳其又提出反對“以色列盜取巴勒斯坦人民的天然氣和自然資源”等觀點。 ?2017年12月,在美國公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后,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呼吁下,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OIC)在伊斯坦布爾召開特別峰會,發表了前所未有的強硬聯合聲明。 ?埃爾多安宣布以色列是“恐怖主義占領國”,呼吁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首都,努力塑造伊斯蘭國家領袖形象。 ?2018年5月,土以兩國因巴以問題而相互驅逐大使,土以關系再次陷入危機。對于以色列而言,避免因巴以問題升溫而影響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開發對其較為有利,為此以色列也采取了相應措施。一方面,在東地論壇中,以色列將巴勒斯坦納入會員國,這無疑為巴以在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上的協商建立了良好的機制和平臺;另一方面,以色列也積極與沙特、約旦、阿聯酋等國就天然氣使用問題進行溝通,促進以色列與海灣國家的天然氣合作,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時,也起到軟化海灣國家對巴以問題態度的作用。但是,由于土耳其在巴以問題上態度強硬,以色列很難接受土耳其進入東地論壇。

第三,希臘、塞浦路斯與土耳其矛盾由來已久并將長期存在。希臘與土耳其在歷史上曾經歷多次戰爭,兩國民眾對立情緒至今仍然存在。兩國在島嶼、領空、大陸架等敏感問題上始終存在爭議,并在1987年、1996年和2017年多次瀕臨沖突邊緣。尤其是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變后,希臘庇護了部分潛逃的土耳其軍事將領,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土耳其對希臘敵對態度的增強。 ?塞浦路斯問題也是希土關系中一個重要的矛盾焦點。 ?盡管國際社會不承認“北塞浦路斯”,但土耳其仍然保留了與對方的特殊關系,并在北塞浦路斯境內保留駐軍。 ?對于塞浦路斯而言,土耳其的行為無疑屬于“入侵”和“外來干涉”,因此,兩國一直沒有建立外交關系,土耳其也拒不承認塞浦路斯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的合法地位。由于存在歷史糾葛和現實矛盾,隨著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的升溫,土耳其與希臘、塞浦路斯的“摩擦”不斷。土耳其因不承認塞浦路斯專屬經濟區地位,所以將派遣勘探船前往有關海域作業視為理所當然。但是土方此舉引發了希、塞兩國的抗議,土耳其則采取軍事行動加以回應。 ?希臘方面也針鋒相對,2020年8月10日,土耳其恢復科考船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勘探活動,并派出護衛艦護航,此舉引發與希臘的對峙,隨后法國聲援希臘,并表示將加強在東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存在,東地中海緊張形勢持續升級。

綜上可見,圍繞東地中海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問題,一方面,埃及、以色列積極拉攏希臘、塞浦路斯等國形成合作聯盟,同時吸納巴勒斯坦以降低巴以問題帶來的風險,并且不斷擴大國際合作,吸引歐洲和阿拉伯國家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土耳其也不甘于被孤立,不斷在利比亞、巴勒斯坦和北塞浦路斯等問題上采取動作并加大力度,提升自身的地區強國影響力。鑒于東地中海局勢漸成熱點,歐盟、美國、俄羅斯等域外力量也展開了博弈。

三、大國博弈視角下的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

東地中海地區是歐、亞、非交界地,大國博弈形勢復雜。從目前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引發的地緣政治變化看,主要涉及埃及和土耳其關系、以色列和土耳其關系、希臘及塞浦路斯與土耳其關系,這些關系背后涉及美國、歐盟及俄羅斯在中東等地區的博弈。要更好地理解大國博弈視角下的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需要從中東格局變化和土耳其與西方關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中東格局變化與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

自阿拉伯國家政局普遍動蕩以來,在內外各種力量綜合作用下,中東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衰落和阿拉伯“國家主義”的上升。其結果,一是阿拉伯世界和阿拉伯民族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集體行動的意愿和能力不斷下降,巴勒斯坦問題已不再是阿拉伯國家的主要關切;二是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矛盾不斷上升,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尋求聯合以色列對抗伊朗;三是阿拉伯世界的分化進一步加劇。在這一變局中,美國、歐盟國家、俄羅斯等域外力量都在不斷影響或參與其中。將各域外大國在中東格局之變中的行為邏輯投射到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上,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域外力量的具體影響。

第一,美國中東政策為以色列、埃及主導東地論壇掃除了障礙。特朗普政府中東政策的核心有三:一是在中東地區戰略收縮、減少投入,并整合盟友關系來遏制伊朗;二是重點強化與沙特、以色列的盟友關系;三是增強美國對中東事務的主導權。在此政策指引下,美國2018年5月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2020年1月拋出關于巴以問題的“世紀協議”,又于2020年八九月間推動阿聯酋、巴林與以色列實現關系全面正常化。可以預見,今后會有更多的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對以色列轉變態度,加強與以方交往甚至建立外交關系。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合作雖然不會一帆風順,但是相對于過去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三不政策” ,以阿合作的障礙已經在很大程度被清除。對于以色列而言,美國的中東政策為其與埃及共同主導東地論壇解決了三大問題。首先,阿拉伯國家減少對以、埃合作的掣肘。1979年埃及與以色列建交導致埃及被開除出“阿拉伯國家聯盟”,埃及被阿拉伯世界孤立長達20年之久,其原因就在于埃及與以色列單獨媾和違背阿拉伯國家統一的“三不政策”。在當前的中東格局下,阿拉伯世界不僅不會阻撓埃、以合作開發東地中海天然氣,反而會基于各自的利益增加與東地論壇的合作。在此情況下,以色列通過支持埃及成為地區天然氣樞紐,不僅可以增加經濟利益,亦可提升在西亞、北非地區的影響力。其次,以色列可通過東地論壇等渠道增加與阿拉伯國家的合作。而且除了約旦之外,沙特也成為以色列天然氣事業的潛在合作方。以色列前議員阿尤布·卡拉(Ayoob Kara)透露,雙方已就建設一條連接沙特和以色列南部港口埃拉特的天然氣管道展開討論,“如此規模的項目需要兩國建立正式外交,這是一個共同利益” 。如果以、沙兩國在天然氣出口上合作成功并建立外交關系,無疑將對其他中東國家帶來強大的示范效應。再次,巴以問題難以影響東地論壇的合作。阿拉伯國家對巴以問題久拖不決已心生厭倦,中東變局以來,阿拉伯國家核心關切轉向自身安全和發展。巴勒斯坦在巴以關系中的處境將更加艱難,很難再指望阿拉伯國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采取統一政策,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與以色列建交將成為巴勒斯坦無法規避的現實,巴勒斯坦方面的內部矛盾也可能進一步加劇,而以色列則將在美國的庇護和阿拉伯國家的默許下采取更加激進的政策。巴勒斯坦選擇加入東地論壇,本身已經顯示出巴方在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上與以色列務實合作的態度。

第二,歐盟國家將有限度地支持東地論壇合作機制。歐盟的中東戰略深受美國中東戰略定位和中東地區局勢變遷的雙重影響,長期以“規范性力量”和“民事力量”自居,采取了一條漸進式、偏好政府間合作的民主治理路徑,旨在加強與中東地區的經貿合作與安全互利。然而,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歐盟在中東的布局,也迫使歐盟對自身中東政策進行一系列調整。歐盟新的中東政策將呈現更加務實、民事與軍事手段并重以及更加獨立等特點。 ?雖然歐盟的中東政策主要聚焦于伊核問題、巴以問題以及敘利亞問題等,但由于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事關歐盟重大利益以及與北約成員土耳其的關系,歐盟國家可能有限度地支持東地論壇合作機制。

首先,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和輸送有利于歐洲優化能源供應結構。歐洲目前的天然氣供應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從俄羅斯進口,尤其在“北溪—2”管道開通后更是如此。然而,在俄羅斯供氣以及“北溪—2”管道建設的問題上,美國出于自身目的和排擠俄羅斯的需要,不斷對歐盟施壓,引起諸多矛盾。反觀中地中海天然氣開發,由于以色列具備對美國的游說能力,此類壓力將大大減輕。同時,法國道達爾和意大利埃尼能源集團等歐洲能源公司都在塞浦路斯專屬經濟區內投資勘探與開發,巨大的經濟利益也將驅動歐盟增加對東地論壇的支持。

其次,歐盟對待土耳其“軟硬兼施”。由于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歐盟國家在對待土耳其的態度上需要有所克制,但這并不妨礙歐盟國家展示強硬態度。2019年7月,歐洲理事會通過決議,威脅對土耳其實施制裁,暫停雙方在航空領域的高級別對話,減少對土耳其的援助。 ?2020年5月,歐盟理事會發布《歐盟外長關于東地中海形勢的聲明》,表示要“與塞浦路斯團結一致”,要求土耳其“遵守國際法,秉持睦鄰友好原則” 。2020年8月25日,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赴土耳其斡旋,敦促土耳其和希臘通過直接對話解決問題。同時,在難民、敘利亞沖突等問題上,歐盟還需要與土耳其溝通合作,因此在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上難以持極端強硬立場。

再次,法國、希臘等國家立場偏于強硬。法國一向重視其在地中海的影響力,在伊核協議、敘利亞沖突、利比亞戰爭等問題上表現積極;黎巴嫩港口爆炸事件發生后,法國總統馬克龍很快親自前往慰問,以展示其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影響。2020年1月,法國已經正式請求加入東地論壇,這表明法國對于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的積極態度。在對待土耳其在東地中海行動的問題上,法國政府的態度一直比較強硬。希臘出于對自身利益的保護及與塞浦路斯的關系,也對土耳其在東地中海的勘探和軍事行動展現出強硬態度。2020年9月,地中海七國領導人峰會在法國科西嘉島舉行。本次峰會聚焦東地中海局勢,法國與希臘領導人都對東地問題發表了意見;峰會聲明稱,如果土耳其拒絕對話,與會領導人將支持歐盟制裁土耳其。

第三,俄羅斯需要保持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力。自克里米亞危機之后,俄羅斯進一步提升與中東國家的聯系,交往能力、范圍和深度較以前有很大進展,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權威身份再次被中東國家和相關利益攸關方認可。 ?俄羅斯的中東外交具有善于在亂局和失序中取得戰略優勢、機會主義與實用主義并存、使外交為俄羅斯內政加分等鮮明特點。 ?東地中海地區雖然不是俄羅斯在中東的外交重點,但塞浦路斯作為俄羅斯地中海重要戰略支點的作用不容忽視。考慮到俄羅斯與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土耳其以及歐美國家的多方關系,俄羅斯將會重點關注東地中海地區,以保持其地區影響力。

首先,東地中海地區是俄羅斯與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重要支點。俄羅斯重返中東的發力點和主要抓手是敘利亞危機。經過2011年至2017年三個階段的行動,目前俄羅斯通過外交手段開始較為主動地引導后危機時代的敘利亞和平進程,其倡導了“阿斯塔納和平進程”“索契會晤”等國際和談機制,僅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支持敘政府軍與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力量對峙。埃及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傳統盟友,塞西政府執政后,俄、埃兩國關系持續升溫,于2014年和2015年實現了元首互訪。俄羅斯與沙特同為國際原油市場供應大國,兩國關系一般,但在俄深度參與敘利亞進程后,沙特開始向俄示好,兩國元首于2017年和2019年實現了互訪。但在2020年3月,因歐佩克與俄羅斯就原油減產問題產生矛盾,沙特和俄羅斯再生齟齬,關系出現搖擺。總體而言,俄羅斯無論是要繼續保持在敘利亞的戰略優勢,還是要與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保持友好交往,都需要維持其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力。

其次,俄羅斯不會輕易損害以色列的重大利益。俄羅斯與以色列的關系有著歷史淵源,兩國歷史觀也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俄羅斯的對以政策是維持雙方良好的外交關系,保持俄在巴以、阿以沖突中的特殊影響,實現對中東形勢的總體把控。 ?敘利亞危機發生后,為了加強協調,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多次訪問俄羅斯;2020年1月,普京對以色列進行訪問。 ?在美國推出中東“世紀協議”問題上,俄、以兩國也進行了充分溝通。因此,在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上,俄羅斯雖然目前尚未表態,但其不會輕易損害以色列的重大利益,更有可能對以色列提供適度支持。

再次,俄羅斯在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上對與土耳其合作將非常慎重。自中東變局和克里米亞危機之后,俄、土關系可謂“一波三折”。克里米亞危機后,俄曾將土視為“外交突破口”;但是2015年11月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后,俄、土關系迅速冷淡;之后隨著土耳其方面道歉、兩國元首圣彼得堡會晤等,雙邊關系有所恢復。從2019年11月開始,兩國曾一度在敘利亞問題上進行合作,后因“敘利亞庫爾德問題”“敘利亞北部省份伊德利卜問題”等產生矛盾乃至兵戎相見,兩國矛盾空前激化。因此,俄羅斯在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上,將會非常慎重對待與土耳其的合作。

最后,塞浦路斯是俄羅斯處理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的重點。一方面,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將維持與美國斗而不破的局面,并積極尋求與歐洲國家緩和關系。另一方面,由于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將影響歐洲能源進口,俄羅斯也會保持高度關注。最為關鍵的是,塞浦路斯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俄軍艦在地中海的補給停靠依賴塞浦路斯。美國日前宣布部分解除對塞浦路斯的武器禁售令,并要求塞浦路斯拒絕俄羅斯軍艦靠岸,引發俄羅斯強烈反應。2020年9月,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問塞浦路斯,與塞總統阿納斯塔夏季斯舉行會晤后表示,美國等國家是東地中海地區局勢的“域外攪局者”,試圖制造沖突而不是提供和平解決方案;“俄方關注塞浦路斯與土耳其的關系”,而對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俄羅斯的立場是塞浦路斯問題應根據聯合國決議得到解決。

(二)土耳其與西方關系的變化及其對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的影響

毋庸置疑,土耳其是目前在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上制造熱點和爭端的關鍵變量。除了與東地中海國家的關系外,土耳其與歐盟國家、美國等域外西方勢力之間的互動博弈也不可避免地會對相關問題產生影響。深入研究土耳其與西方國家關系變化的特點,可以更加清晰地分析其對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的影響。

第一,土耳其外交政策轉向,疏遠與美國及西方的關系。自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下稱“正發黨”)2003年執政到2013年中東變局之前,土耳其奉行的是“零問題”睦鄰外交政策。在此政策指引下,土耳其在本地區以調停者的身份積極作為,這既符合中東地區國家的需求,也與土耳其自身實力相匹配,并且有助于西方國家穩定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因而土耳其“回歸中東”的外交取向并未造成其與西方特殊關系的沖突。 ?自2013年以來,土耳其外交發生了深刻變化。埃及和敘利亞的政治危機推動土耳其正發黨再次調整了地區外交方針,開始推行“積極進取”的外交政策。在此政策下,土耳其頻頻以結盟和武力的方式介入區域事務,特別是主動卷入海灣國家事務、利比亞內戰和敘利亞危機,土耳其采取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也成為影響中東地區秩序的重要因素。 ?在“積極進取”的外交政策下,土耳其與美國及西方國家產生了諸多矛盾。一是難民問題體現出歐盟與土耳其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歐盟國家將土耳其當成抵擋難民的重要關卡,但土耳其則將難民問題作為與歐盟談判的籌碼。二是土耳其在敘利亞庫爾德問題上的做法,造成土美關系惡化。美國與土耳其在該問題上的對峙還將繼續,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使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三是土耳其在伊朗、巴以等問題的外交政策上與美國存在沖突。美國在伊朗問題上認為土耳其完全沒有履行盟友的義務和責任。土耳其對“哈馬斯”的支持也引發以色列和美國的不滿。四是土耳其與俄羅斯開展合作招致西方反對。雖然目前土、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發生對立,但兩國曾經一度緊密合作導致西方國家普遍憂慮。

土耳其“積極進取”外交政策的形成,有其深厚根源,短期內難以改變。在2013年開始的中東變局之后,土耳其正發黨精英認為,“土耳其穆斯林民眾最為關注的問題是遜尼派政治在地區事務中的命運,而中東地區危機刺激了遜尼派力量的團結。” ?土耳其對于世界秩序的認知基于三個判斷:一是當今世界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二是全球事務不能再只由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來決定;三是中東區域秩序處于重大的重組進程中,土耳其應該是新秩序的重要參與方。為此,土耳其需要采取“積極進取”的外交政策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以體現土耳其的進取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土耳其正發黨精英的理念和判斷也與埃爾多安總統的個性相符合,一系列因素導致了土耳其外交政策的變化和“積極進取”政策的持續。

第二,土耳其與西方國家的博弈對東地中海天然氣問題的影響。在“積極進取”的外交政策下,土耳其加速了“回歸中東”的戰略。在此戰略下,土耳其不斷擴大在東地中海、海灣和紅海—非洲之角這三個中東主要次區域的政治與軍事存在,形成本國特色的“中東地緣政治三角”戰略。 ?值得重視的是,在土耳其的“中東地緣政治三角”戰略中,既包括國家和政府(如卡塔爾、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也包括武裝力量(如哈馬斯)和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政府”(如“北塞浦路斯”),這些主體都能夠對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問題帶來影響。通過“中東地緣政治三角”戰略的實施,有助于土耳其提升其在中東地區事務中的發言權和領導力,構建自身的大國地位,將前沿軍事存在當作維護土耳其國家安全利益及輻射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橋頭堡”,并強化這一作用。因此,作為其整體對外戰略的一部分,土耳其不會輕易停止在東地中海地區行動的腳步。

在土耳其咄咄逼人的態勢面前,歐盟、美國、俄羅斯等域外力量不斷調整對土耳其的政策立場,以平衡各方利益。土耳其也不再將外交政策局限于北約和西方陣營之中,轉而采取更為平衡和實用主義的外交政策。在這樣的多方博弈中,土耳其雖然冒著與各方關系不穩定的風險,但同時也成為影響域外大國博弈的關鍵因素。在東地中海問題上,這種博弈態勢或將導致域外大國對土耳其的冒險政策采取一定程度的默許和縱容態度。

結 束 語

東地中海地區的天然氣開發問題,始于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等國的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其中,埃及和以色列在本國管轄海域內的天然氣開發并不存在太大爭議。但隨著相關國家尋求區域合作,建設通達歐洲和中東的天然氣勘探、開發、煉制和輸送體系,并將與土耳其存在管轄海域爭議的塞浦路斯納入合作機制時,矛盾和爭端開始出現,并逐漸成為地區熱點問題。對于參與東地論壇的國家而言,通過國際合作機制解決天然氣勘探和開發中的問題,并為各國帶來經濟收益無可厚非。但由于經濟利益巨大,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必然涉及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沖突和大國博弈等問題。在中東格局巨變的大背景下,東地論壇合作機制既有重大歷史機遇,同時也面臨重重挑戰。在土耳其的“中東地緣政治三角”戰略中,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正好位于其戰略核心地帶,無論是從維護自身經濟利益還是國家安全的角度,土耳其都無法容忍被東地論壇機制孤立在外。雖然在利比亞、北塞浦路斯以及巴勒斯坦等重要支點都面臨重重挑戰,但土耳其既不會停止既定戰略的執行,也希望通過激進冒險的行動爭取大國重視,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可以預見,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問題將會長期出現地緣政治局勢的緊張和摩擦不斷的狀況。此外,無論是在東地論壇國家之間還是它們與土耳其等國之間,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領土、海域、專屬經濟區劃分之爭;同時也還存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集等重重困難。東地中海天然氣開發將會是地區合作還是苦澀爭奪,這一問題還需要持續觀察。

[責任編輯:孫震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欧美激情成人网| 99精品影院|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最新国产在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性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动漫|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在线五月婷婷|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伊人91视频|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有专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亚洲精品91| 欧美天堂在线|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在线看国产精品| www.国产福利|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中文字幕2区|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aaa国产一级毛片|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97久久精品人人|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欧美在线伊人|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青草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乱伦视频|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色香蕉影院| 五月天久久婷婷| 亚洲a级在线观看| 色网在线视频|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