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杰
[摘要]
本文將基于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環境污染排放數據,用熵權法計算得出環境污染指數和綠色GDP數據,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測度2008—2017年的綠色經濟效率水平,對此進行分析,并從產業轉型、完善考核體系、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等方面提出提升綠色經濟效率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
河北省 環境污染綜合指數 綠色經濟效率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而河北省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工業省份之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是當前的重要任務。綠色經濟是指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考慮了環境因素的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將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本文試圖通過對河北省11個地級市環境污染指數的測算,計算得出綠色GDP,并以綠色GDP為產出指標,來測算其綠色經濟效率,基于此,提出可以提高河北省綠色經濟效率的針對性措施。
1 ?文獻綜述
楊龍(2010)運用熵權法構建了我國29個省區的綜合環境污染指數,并用DEA模型測算了綠色經濟效率;錢爭鳴(2013)使用SBM模型對我國各省區的綠色經濟效率值進行了測算,并用Tobit模型分析了其影響因素;傅春(2020)運用熵值法和DEA模型測算了江西省綠色發展效率,并分析了其產生區域差異性的原因。
2 ?研究方法、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
2.1 ?研究方法
2.1.1 熵權法。本文運用熵權法綜合了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氮氧化物排放量、工業煙(粉)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和工業固體排放量六項指標,構建了反映地區環境污染程度的環境污染綜合指數。
2.1.2 超效率SBM模型。超效率SBM模型結合了超效率DEA模型和SBM模型的優勢,它可以在投入產出數據的基礎上,以非射線的方式對效率進行估計,并考慮到了松弛測度對于測算結果的影響。使用Maxdea軟件對超效率值進行測算。
2.2 ?指標選取
綠色GDP=GDP/環境污染綜合指數,期望產出用各城市的綠色GDP表示,將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和能源投入作為投入變量。其中,以年末就業總人數表示人力資源投入;以資本存量表示資本投入,文中借鑒張軍等采用永續盤存法計算。Kt =Kt-1(1-δ)+It,其中Kt為第t年的資本存量,δ為折舊率,It為第t年的固定投資。能源投入選用城市用電量來作為替代指標。
2.3 ?數據來源
2009-2018年《城市統計年鑒》。
3 ?測算結果及分析
3.1 ?綠色經濟效率測算結果
表1列出了2008-2017年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綠色經濟效率,由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看出,2008-2017這十年以來,河北省的綠色經濟效率始終處于0.8~0.9之間,并未達到有效狀態,說明河北省的綠色經濟發展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滄州和衡水的綠色經濟效率值大于1,分別為1.335和1.149,處于有效的前沿面,位居省內前兩名,而其他九個城市的效率值均小于1。滄州和衡水的經濟在省內雖然并未處于前列,但是綠色經濟效率遠大于其它城市,說明城市的勞動力、資金和能源的投入合理。相比較而言,石家莊、邢臺和唐山位居河北省內后三名,分別為0.644、0.653和0.677,這與這些城市的產業結構不合理,采用高投入、高能耗的生產模式有關。在當前注重綠色發展的背景下,這些城市競爭能力較弱。
3.2 ?實證分析
3.2.1 面板模型構建。前文從理論上分析了綠色經濟效率的意義,并測算分析了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綠色經濟效率。為了進一步探究河北省各城市綠色經濟效率影響因素以及影響程度,進一步挖掘綠色經濟效率提升空間,本節將利用相關面板數據,對河北省綠色經濟效率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在實證研究中,本文采用人均GDP代表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采用人均GDP與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來表示人力資本水平,采用工業用電總量占城市用電總量的比例表示當地的能源結構,采用各城市工業二氧化硫去除率來衡量環境治理能力,采用公路里程表示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本文構建如下模型
上式中,i代表地區,t代表年份,FE是被解釋變量,代表河北省各城市的綠色經濟效率;ECO代表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ES代表能源結構,ER代表環境治理能力,HC代表人力資本水平,BASE代表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Ui代表不隨時間變化的不可觀測的個體效應;Vt代表隨時間變化而不隨個體變化的時間效應;&為隨機干擾項。為避免異方差的存在,文章對變量做取對數處理。
3.2.2 回歸結果分析。
由表2回歸結果可知,在時間和個體的雙向固定效應模型下,所有引入的解釋變量均至少在10%的顯著水平下顯著。
經濟基礎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正,說明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與該城市的綠色經濟效率具有正向相關性。即一個城市的經濟基礎越好,綠色經濟效率越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綠色經濟效率也正向相關,因為基礎設施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基礎設施建設越完善,越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人力資本水平與綠色經濟效率的相關性為負,說明人力資本的過度聚集阻礙了河北省綠色經濟效率的提高,當前河北省整體的經濟發展還是建立在過度消耗環境的基礎上。人們的工資水平越高,則綠色經濟效率越低,這可能是因為人們的收入是靠犧牲環境為代價。
能源結構對河北省綠色經濟效率的影響為負,說明河北省能源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河北省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消耗能源過多,對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阻礙了綠色經濟效率的提高,因此各城市要積極轉變能源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環境治理能力對綠色經濟效率的影響顯著為正,說明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對于綠色經濟效率的提高至關重要,要加大對清潔產業的投入,提高環境治理能力。
4 ?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和研究,我們發現河北省綠色經濟效率不高,存在諸多問題,現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4.1 ?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綠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為提高綠色經濟效率,要完善綠色金融市場體系,鼓勵銀行發行綠色債券,披露綠色貸款信息和開發多樣化的個人綠色信貸產品,為相關環保企業提供貸款支持。還可以建立綠色專項基金,加快綠色保險的普及等,從多方面提供金融支持。
4.2 ?建立人才引進制度
人力資本的合理流動對綠色經濟的發展也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政府要出臺相關人才引進政策,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入,重視人才的培養。破除限制地域流動的壁壘,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加強地區間合作,促進人才與資本的流動,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促進省內綠色經濟效率的提高。
4.3 ?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河北省是一個工業大省,產生的工業廢物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為了提高綠色經濟效率,要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踐行綠色高效發展理念,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減少“高污染、高投入”企業的數量,減少化石能源的投入比重。因各城市存在空間差異,所以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的環境和資源優勢,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鼓勵新能源的開發使用,加快能源結構的調整步伐。
4.4 ?完善政績考核體系
河北省要想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促進經濟綠色發展,必須摒棄以過分追求經濟增長的評價體系,要將環境保護納入考核體系,對在環保方面表現良好的企業加以獎勵,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出臺懲罰措施,例如提高稅收、罰款等。建立以綠色GDP為導向的政績考核體系,大力發展綠色技術,實現經濟與環保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楊龍,胡曉珍. 基于DEA的中國綠色經濟效率地區差異與收斂分析[J]. 經濟學家,2010(2):46-54.
[2]錢爭鳴,劉曉晨. 中國綠色經濟效率的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7):104-109.
[3]傅春,歐陽歡蕤,趙雪茹.基于DEA及Malmquist指數模型的江西省綠色發展效率測度與評價[J]. 生態經濟,2020(6):51-57+172.
[4]張軍,吳桂英,張吉鵬.中國省際物質資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經濟研究,2004(10)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