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p>
閱讀繪本讓幼兒豐富了精神世界,而環境創設則讓幼兒有機會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現出來,與其他人共同分享、學習與交流。在繪本閱讀越來越有影響力的今天,為幼兒的繪本閱讀創設與之相呼應的環境成為一件必要的事。
在我任教的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新城陽光幼兒園,我們幼兒教師對教室語言區進行了創設,在靠近光源、安靜的小舞臺設立了語言角,語言角的色彩設置選擇了清新典雅的風格,并配有小桌椅、坐墊等。在圖書架上,我們投放了很多類型的繪本,因為每個幼兒的興趣不同。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有感興趣的或者有疑問的內容,因此我們引導他們自制了創意書簽,通過書簽,幼兒會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者疑惑的內容與同伴進行分享和交流,這有效地調動了幼兒說話的興趣,使幼兒覺得“說”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閱讀”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幼兒們樂于說、敢于說,勤于閱讀、積極閱讀。
繪本閱讀中,環境的創設有利于幼兒對繪本故事的理解。提高幼兒閱讀作品的興趣,激發繪本閱讀中想象力的拓展,對繪本閱讀中體現的多元智能的培養有更充分的展現。環境創設通過對周圍環境的布置,使幼兒能身臨其境地感受作品,并能通過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參與形式提高作品的閱讀效果。
我們創設了“走進繪本世界”的繪本主題墻:有“繪本推薦”“繪本內容”;我們結合繪本《變色龍捉迷藏》開展了安全系列課程及活動;有“閱讀時光”,家長和幼兒親子共讀,家長們利用睡前的時間,和幼兒共同閱讀有關安全的繪本書籍,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有親子自制的安全小報,通過親子制作,了解不同的自我保護方法;有“繪本醫生”,在圖書破損后,幼兒能夠根據“繪本醫生”上的步驟圖來修補圖書,同時也讓幼兒積極與主題墻互動。
區域活動是幼兒發現學習、自主操作與主動構建經驗的重要場所,深受幼兒喜愛。在區域活動中融入繪本閱讀的元素,充分挖掘各區域活動中潛在的閱讀價值,并將繪本閱讀教學與各區域環境創設進行有效整合,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遷移閱讀經驗,提高閱讀水平,還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與閱讀創造能力的協同發展。
閱讀與表達:繪本閱讀與語言區環境的有效整合。我們選擇班級的語言區作為幼兒開展閱讀活動的基本場所,美化語言區的布置,讓幼兒從心底喜歡上閱讀區,成為他們活動的最愛。在語言區,我們結合繪本《變色龍捉迷藏》,創設了“涂涂畫畫玩繪本”,讓幼兒在閱讀繪本后,可以自制小小折疊書;我們還自制了自我保護小繪本,讓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知道更多保護自己的方法。區域活動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場所,在這個場所中,幼兒能夠主動構建經驗和自主操作,真正做到“玩中學”。
操作與實踐:繪本閱讀與益智區環境的有效整合。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目的在于促進幼兒自主操作和主動學習,它不同于集中教學的特點在于教師的指導是間接指導的方式,是通過區域材料的提供和變更來促進幼兒的操作探索,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自主操作、主動獲得經驗。繪本閱讀的題材是廣泛的,閱讀的材料也是豐富多彩的,要挖掘繪本中除閱讀以外的其他教育元素,把它轉化為可供幼兒自主操作的益智區材料,使二者之間既互相聯系又相互轉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兩者的教育功能與價值。如繪本《跟著線走》,繪本描繪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街道、街道上的行人、信號燈、海上的船,海里的魚、天空、森林、動物、房子里的人……在跟著線旅行的同時,練習數數,認識顏色,發現差異、認知事物。繪本中,作者用一根線創作出簡單明了、想象力十足、細節豐富、充滿童趣的一系列畫面。在趣味的基礎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我們隨著這根線設計了益智區游戲“線性迷宮”,讓幼兒也隨著這根線的延伸,可以一邊想象,一邊回味。
感受與創造:繪本閱讀與美工區環境的有效整合。兒童文學家彭懿在他新作的繪本中指出: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書的生命,所以就繪本而言,“畫”是它的生命線,兒童憑借圖畫來讀懂故事的脈絡或者理解圖畫提供的知識、信息。造型、色彩、構圖是組成圖畫表達的基本要素,我們從繪本中提取美術的元素,引導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從而滿足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愿望。
如繪本《跟著線走》,跟著一條線,就能走遍世界,一條魔法線,時而變幻成撒哈拉沙漠的駱駝,時而變幻成澳大利亞的袋鼠,時而變幻成俄羅斯的針葉林,時而變幻成繁華紐約的摩天樓。創作者創意無限,想象力之豐富、構圖之新穎大膽、色彩運用之獨特令人嘆為觀止。因此在美工區中,我們投放了毛線、雪糕棒、一次性筷子、白紙、記號筆等材料,可以在故事中和幼兒一起試著用一條線畫一畫自己身邊的東西,培養幼兒的藝術情操,加深幼兒對世界的認知及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和理解。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審美愛好,體驗自主創造和成功的喜悅。
想象與表現:繪本閱讀與表演區環境的有效整合。有關研究表明,在游戲情境中開展早期閱讀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以及熱愛閱讀的情感。當閱讀引起幼兒強烈的情感時,角色扮演和身體動作就成為兒童對圖畫書進行回應的一部分,此時的游戲提供了把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表現對故事理解的機會。
如繪本《還有一只羊》,講述了一只披著羊皮的狼想混進山姆的家,最后羊群們利用智慧幫助山姆學會了數羊,并最終趕跑了狼的故事。這個故事內容具有較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間,羊兒們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很適合幼兒表演。在表演區中我們投放了頭巾、十只一模一樣的羊的頭飾,以及狼的頭飾和輔助材料等,鼓勵幼兒對故事中羊群們是如何幫助山姆數清羊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編。這時,有的“羊兒”擺出來不同的造型,好讓山姆看清楚;有的兩兩站在一起,形成群數的隊列 ;有的站成一排“一二三”開始報數……幼兒們用自己的方式,體驗了表演的樂趣,解決了閱讀過程中的疑惑,使他們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又更進了一步。我們在區域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提供材料,對幼兒進行階段性、針對性的觀察指導、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既豐富了主題活動,又使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
繪本閱讀教學還可以和其他區域進行有效整合,如建構區、角色區、科學區等。我們要學會通過繪本的空間,尋找整合的“契合”點,挖掘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存在的教育價值,凸顯區域與繪本閱讀整合的特色,為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的協同發展創設更多有利的條件與機會。
幼兒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應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知識,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也正是幼兒繪本閱讀的重要意義。讓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演繹繪本情節,培養閱讀興趣,通過繪本的表演,釋放天性,展現童真的一面,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幼兒園教育的一種“隱性課程”,我們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繪本閱讀也為環境創設提供了豐富的主題內容,它們之間互相影響并互相發展,從而讓教室的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都能與幼兒積極地對話,共同享受繪本帶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