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領會《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將各項任務要求落到實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制定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于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綱要》共有6個部分34條,《綱要》在第6部分第33條強調,“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和文聯、作協、科協、僑聯、殘聯以及關工委等人民團體和群眾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面向所聯系的領域和群體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求“組織動員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講述親身經歷,弘揚愛國傳統”。
這是黨和國家交給關工委和廣大五老的光榮任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關工委和廣大五老的巨大信任。使命光榮,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應深入學習領會《綱要》精神,按照《綱要》要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將《綱要》各項任務要求落到實處。
為了方便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學習領會《綱要》精神,我們根據中央宣傳部負責人就有關情況的答記者問,對《綱要》進行梳理。
總體要求
1
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2
堅持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鮮明主題。
3
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
4
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著力點。
5
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
6
堅持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
基本內容
一、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引導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展現新氣象、激發新作為,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
二、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在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的對比中,引導人們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倍加珍惜我們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深入開展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幫助人們了解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引導人們在進行偉大斗爭中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四、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聚焦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
五、廣泛開展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凝聚起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強大力量。
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
七、強化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
八、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增強全民國防觀念。
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四條具體舉措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二、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三、組織推出愛國主義精品出版物
四、廣泛組織開展實踐活動
運用多種形式和載體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綱要》提出五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一、建好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二、注重運用儀式禮儀
三、組織重大紀念活動
四、發揮傳統和現代節日的涵育功能
五、依托自然人文景觀和重大工程開展教育
針對營造良好氛圍,《綱要》提出六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綱要》頒布實施后 關鍵是貫徹落實
一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承擔起主體責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愛國主義教育擺上重要日程,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抓好各項任務落實。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建立愛國主義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工作指導和溝通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要事項和存在問題。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做愛國主義的堅定弘揚者和實踐者,同違背愛國主義的言行作堅決斗爭。
二 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
愛國主義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須突出教育的群眾性。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和文聯、作協、科協、僑聯、殘聯以及關工委等人民團體和群眾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面向所聯系的領域和群體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動員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講述親身經歷,弘揚愛國傳統。堅持熱在基層、熱在群眾,結合人們生產生活,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學雷鋒志愿服務、精神文明創建之中,體現到百姓宣講、廣場舞、文藝演出、鄰居節等群眾性活動之中,引導人們自我宣傳、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三 求真務實注重實效
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的洗禮、精神的熏陶。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堅持虛功實做、久久為功,在深化、轉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細微處下功夫,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堅持從實際出發,務實節儉開展教育、組織活動,杜絕鋪張浪費,不給基層和群眾增加負擔,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一、用好報刊廣播影視等大眾傳媒二、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
三、創作生產優秀文藝作品
四、唱響互聯網愛國主義主旋律
五、涵養積極進取開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國民心態
六、強化制度和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