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目標的落實必然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因而,必須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整體推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指標。
但是,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上升,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加大。在此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特別是要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點任務。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下足功夫:
堅持“兩手抓”,確保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堅持兩手抓,就是一手抓疫情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最大限度穩定企業用工,加快重大項目特別是制造業新投資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推進在建項目。同時,處理好“穩”和“進”的辯證關系,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強化“六穩”舉措,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打贏“三大攻堅戰”,厚植發展之基。重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著力補齊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短板,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建立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和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繼續推進污染防治,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解決重點區域、流域環境污染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動環境質量整體改善;加快推動生活垃圾分類,防治塑料污染,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提高動態監測、實時預警、應急處置能力。
強化改革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困難越是增多,越要加快改革。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堅持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清理規范降低政府性基金和經營服務性收費,拓寬中小企業、科技企業融資渠道。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創新高地。
統籌國際國內雙循環,促進經濟行穩致遠。構建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個系統工程,既涉及國內也涉及國際,既包括供給側也包括需求側,需做好整體謀劃和統籌安排。同時,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保稅區等雙循環平臺,打造合作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
補短板強弱項,辦好民生實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千方百計加大醫療防護物資供應力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持續提高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
總之,全體黨員干部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