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瑜倩
(上海師范大學,上海 200030)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不僅給世界公共衛生安全與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也對各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期公布,全球范圍內已有190 多個國家的學校停課兩個多月,影響到15.7 億兒童和青年,占世界學生人口的90%,其中包括5780 萬高等教育學生[1]。一方面,在疫情的推動下,在線教育行業迅速發展。但是,當涉及到重新開學,又具備著更多的不確定性與挑戰性,何時以及如何重新開學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下一步面臨的炙手可熱的問題和難題。
新冠病毒的爆發對各國高校的正常性教學造成嚴重破壞性,大多數機構取消了面對面的課堂授課并轉為在線指導。例如中國清華大學于1 月30 日率先做出“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決定,不到兩周時間里,超過2600 名清華教師接受了在線教學培訓并掌握所需技能,2 月17 日,清華成功實現如期開課,3923 門課程在線順利開展;在美國,3 月6 日華盛頓大學成為第一所取消面對面課程和考試的著名大學[2]。隨即英國、加拿大、芬蘭、日韓等國家相繼宣布為應對新冠疫情,實施高校全面停課措施。
隨著大學轉為僅在線課程進行授課,如何確保在線教學質量問題成為了高等教育的又一挑戰。相關研究表明,多達20%的大學生在訪問有效技術方面存在問題,包括可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和可靠的高速互聯網。對此,一些大學還宣布了一攬子計劃,以幫助可能無法訪問互聯網的學生,包括在有限的基礎上開放大學圖書館,并向學生分發移動熱點。
短期來看,各國高校正面臨一些意外的財政支出,包括向學生退回部分住宿及餐飲費用、宿舍額外清潔費用以及支持學生在線學習的額外支出等。例如,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系統(包括13 個校區),它將向學生發放約7800 萬美元的退款。英國大學聯盟(Universities UK,簡稱UUK)指出,在當前財年(2019—2020 年),高等教育部門在地區內面臨著7.9 億英鎊的損失。
對此情況,各國政府以及高等教育機構紛紛采取立法、撥款等措施來支援大學的正常運行。英國政府最初撥款220 萬英鎊,用于蘇格蘭的高等教育自由裁量基金,專門用于解決高校與COVID-19 相關的困難。美國教育部也公布了《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簡稱CARES 法案),規定教育部現在向大學提供除學生緊急補助金以外剩余50%的基金。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最早也要到下一學年才能正常運作,美、英、愛爾蘭、荷蘭等國家已經作出取消中學畢業考試的決定。例如,英國政府在作出關閉學校決定的同時還取消了大學入學考試(A level 水平考試)。美國原定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中學畢業考試(ACT 和SAT 考試)也已被取消。因此,高等教育機構亟需采取新的方式來錄取學生,同時這個過程需要確保教育公平。
對此,各國高等教育在錄取學生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一些國家,如奧地利已經回到正軌,按時舉行所有正常的考試和入學程序。但大多數歐美國家的計劃是推遲考試,要求學生在以后的日期參加考試。還有一種方法是通過其他形式來評估學生。如捷克、芬蘭和法國,計劃加強形成性評估的作用,將學生在特定時期的學習成績匯總起來。英國政府新的招生計劃是將學生在校的表現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作為學生的成績。
面對疫情期間校園關閉,各國高等教育的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上都受到了嚴峻挑戰,正面臨著積蓄花光、債務的增加以及研究經費的缺乏等難題。對此,各國政府與大學紛紛出臺措施,對大學生提供經濟和資源資助,從而保障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例如,美國《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簡稱CARES 法案)中規定直接向高等教育學生本人賬戶發放緊急助學金。此外還在學生貸款方面提供了援助,如自動推遲付款、免除一定時段內的貸款利息、暫停對拖欠貸款的處罰等。英國政府除了直接提供緊急資金500 萬英鎊資助以外,還與學生辦公室合作,闡明高等教育提供者可以使用現有的資金在4月和5 月內共計4600 萬英鎊。
世界對如此大規模的教育中斷毫無準備,世界各地的大學采取了陸續關閉學校倉促部署遠程教育的解決方案,以確保教學的連續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所(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Higher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簡稱IESALC)提出了擺脫危機和準備重新開放高等教育機構的三階段路線圖,同時保障所有人受教育的平等權利[3]。
過渡過程的第一階段就是包括從教學連續性到重新開放的過渡,主要集中在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支持,以實現兼顧質量和公平的教學連續性,滿足移動應用的設備,連接性和服務需求;其次,充分規劃面對面重新開設有關衛生、組織、教學和財務問題的業務,這些行動必須由危機管理辦公室監督,以確保培訓的連續性和公平性,并遵守議定書。
第二階段標志著從重新開放到結構調整的過渡,它考慮采取補償措施來支持處境不利學生的學習,并將課程內容轉換為數字格式。一些策略包括個性化的輔導以及設置小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重要科目中達到同等水平。例如,美國教育部長貝齊·德沃斯(Betsy DeVos)提出了指導高等教育學生遠程學習的新規則,開發了一套新標準,以適應當前的現實,包括新技術,為需要高等教育方面的創新,并擴大學生獲得彈性課程的機會。加拿大推出了“教師工具包”(Teacher’s Toolkit),引入了在線學習門戶等措施,為學生提供各種優化活動和資源。
第三階段與恢復過程平行進行。此階段需要記錄所引入的教學改革及其執行后的影響,同時教育部門需要對更新教學模式、從錯誤中學習以及擴大數字化、混合化和無處不在的學習進行內部反思。這將需要對所有人提供的技術、教學資源和支持進行投資,以提高面對面教學的質量,并通過重新設計教學和學習過程,將面對面教學的效果和技術帶來的潛能相結合。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世界高等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目前仍有100 多個國家的大學處于關閉狀態,只有少部分地區的大學重新開放。而通過此次疫情也讓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放大,下一階段以面對面教育為主,線上教育為輔的混合教育模式將是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在疫情的大勢下,各國高等教育組織與機構應加強交流與協作,出臺相關對策共同應對疫情的沖擊,從而穩步實現高等教育的常態化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