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范素芳結婚了。她帶著愛人回了“娘家”——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關工委。十幾年的悉心照顧,關工委的同志們早已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她也把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作是親人。
范素芳8歲時,父親突然患病住進醫院,后因病情惡化離開人世。媽媽改嫁他鄉,把唯一的孩子小素芳丟在外婆家。素芳與外婆相依為命,沒錢讀書。縣婦聯的同志知道后,將范素芳列入“春蕾計劃”,資助她至小學畢業。
小學畢業后,要不要讓她繼續讀書,3年的學費怎么辦?年逾七旬的外婆心急如焚。一天,外婆來到縣城賣粽葉,在街上碰到了時任縣關工委副主任的陳長意。聊天中得知陳長意30多年前曾在西溪中心小學當過教導主任。外婆就同陳長意說起小素芳沒錢讀書的事,陳長意聽了心里酸酸的。幾天后,陳長意向關工委領導匯報了這件事,得到了同志們的支持。她出面找縣婦聯、民政局、西溪鄉政府,與縣關工委一起解決了范素芳的學習、生活費用。2002年9月1日,陳長意把范素芳送進永定縣城關中學。
孩子上初中后,陳長意一有空就到學校了解范素芳的學習、生活情況。每逢周末,陳長意都做上幾樣好菜,為她改善生活。經過幾年的努力,范素芳以高分考進了永定僑育中學。陳長意又想方設法為她解決了學習、生活費用。3年后,范素芳考上了大學,關工委的同志們又資助她讀完了大學。
范素芳大學畢業后在廈門從事財務工作,有了一個溫馨的小家。提到過去,她動情地說:“以前我從沒想過有機會讀書,是陳長意奶奶和關工委的叔叔阿姨給了我溫暖,改變了我的命運。我現在有能力了,要回報社會,將愛心傳遞下去。”
范素芳只是永定區關工委關愛幫扶的許許多多個困境兒童的一個縮影。如今,陳長意老人已經過世。時間雖然改變了很多人和事,對永定關工委的同志們來說,不變的是關愛下一代的初心——沿襲著陳長意等老一輩“關工人”倡導的“永定關工精神”,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