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日榮
曹操一生最憂的是什么?人才!曹操最看重的是什么?還是人才。
當初袁紹與曹操二人討論如何創業,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爭天下。”曹操當時要人沒人,要地盤沒地盤,但他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在曹操看來,人才資源是未來發展最大的變量。在創業過程中,他特別注意網羅人才,袁紹不要的,他要;呂布不留的,他留;劉表不用的,他用。所以,曹操帳前文臣武將指不勝屈,在最后與孫劉爭霸中,處于絕對領先優勢。
雖然劉備曾經也非常重視人才,“三顧茅廬”的事跡家喻戶曉。但可惜的是,劉備身邊那些“自家人”實在小氣,不能容人。
諸葛亮是能人,可關羽、張飛兩位老弟并不待見他。黃忠也是能人,但據《三國志·費詩傳》記載,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后將軍,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可見,黃忠也受到了關羽的排擠。黃忠如此,馬超等人在劉備集團中的待遇又如何呢?據《山陽公載記》記載,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備曰:“人窮來歸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殺之,何以示于天下也!”張飛曰:“如是,當示之以禮。”
對待武將如此,對待文臣,關張二人也好不到哪里去。龐統在耒陽做縣令,張飛差點把龐統揍了一頓。蔣琬天資聰穎,年紀輕輕就小有名氣,劉備見他是人才,打算讓他先歷練歷練,給了蔣琬一個廣都縣令的職位。結果在任第一年,蔣琬因沒通過考察被劉備免職,關羽、張飛等親信主張把他給殺了,幸好諸葛亮從中斡旋,蔣琬才逃過一劫。這也才有了后來的故事:蔣琬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展示才華,接替諸葛亮出任丞相。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樣的局面是怎樣造成的?恐怕和劉備用人唯親不無關系。在“聯吳抗曹”的大戰略面前,劉備盲目相信“自己人”關羽、張飛,而忽略了諸葛亮等“外人”的建議,導致了統一戰線破裂,為后來的滅亡埋下禍根。
人和動物一樣有“領地”思維,一只老虎進入另外一群老虎的領地,必定有一番撕咬。曹操陣營中,也有這樣的人。電視劇《新三國》里就有一個情節,曹操的兒子曹彰把刀架在徐晃的脖子上,揚言要殺了徐晃,曹操聽后怒斥曹彰:“十個曹彰都比不上徐晃!”曹操對兒子尚且如此,其他人安敢放肆?從這也可看出,為何外來人能在曹操集團里找到歸屬感,并安心效忠的原因。
如此看來,集團文化某種程度上就是領導文化。領導能容人,下屬才可能心胸開闊;領導不容人,下屬自然勾心斗角。劉備和曹操最大的差距,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