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
(國防大學,北京 100193)
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重視國防建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構建符合我國特點的現代化軍事體系,是當前我國軍事力量建設發展的基本遵循。軍事戰略資源統籌實際上就是在戰略層面上對軍隊建設中所涉及到的重要資源進行籌劃,實現科學合理的配置及調控。加強現代化軍事戰略資源統籌,引導重要資源向“打勝仗”聚焦,提升其戰斗轉化率,是完成我國軍隊信息化建設和機械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現代化的軍事建設有著非常廣泛的涉及范圍和較為復雜的層次結構,另外還需要面對多樣化的外部環境,可以說受到的影響因素種類較多,因此說這項工程是較為復雜的。從軍事資源來說,通過戰略統籌過程來提升其應用效率,對于軍隊建設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具體來看,加強新時代軍事戰略資源統籌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黨的重要指示對于軍隊中的建設效益和建設質量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作出了相應的指示,在指示中著重強調了集中統管,并對存量和增量進行統籌,實現資源的高效率利用,并且要將其轉化成為更高的戰斗力。同時,也強調了通過需求來對規劃進行引導,然后通過規劃過程來對資源配置進行主導,實現對軍費的統籌,將財力集中起來去辦理大事和難事。近些年來我國的軍隊建設正在向著信息化轉型,所涉及的武器和裝備也會逐漸的進行更新換代,無論是裝備和武器的購置,還是軍事的科研都需要相應資源的投入,從而出現一定的供需矛盾[2]。對于軍事戰略資源進行統籌規劃,來確保資源要素的保障能力能夠得到拓展,從而對于黨的重要指示進行貫徹落實,進而對中央軍委的戰略管理能力進行強化。
近些年來我國的軍費一直在增長,軍隊中的物質基礎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但相比于發達國家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供需矛盾,所以需要借助組織結構和政治體制的優勢,來找到我國軍事戰略資源的統籌路徑,將資源用在關鍵部分。所謂統,是指對轄區范圍內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所謂籌,是指為了達到目標而根據相關條件所制定的決策和活動。強化新時代軍事戰略資源統籌,就是要對以往的不講集約效益和鋪攤子等觀念進行改變,突出軍費和重要資源的重點,實現有效的合力效應[1]。
信息系統作戰能力是當前情況下取得戰斗勝利的必要條件,在十八大會議中指出了我軍需要提升信息系統的作戰能力。信息系統作戰不同于機械化作戰,機械化作戰看重的是機動能力和打擊能力以及防御能力,而信息系統作戰不再僅僅是關于火器和病理的簡單組合,而是對于軍事戰略資源的整體統籌和應用能力,看重的是網絡電磁空間以及認知區域,將網絡信息系統為基礎,使用信息化裝備來進行體系性的對抗。隨著信息化戰爭的逐漸變化,未來的戰爭將體現在更大的空間當中。無論是武器還是信息系統,是否能夠獲得勝利主要決定于怎樣的安排和布局方式,所以對于戰略資源的統籌必然是全方位的。
這里所說的需求,知識軍隊建設、國防以及軍事戰斗準備的現代化需求,通過需求來對戰略資源統籌過程進行引導,從而對于戰略資源的聚焦部分進行決定。也就是說,需求是目標,資源是子彈,而統籌的過程就是將子彈射向目標的過程。在十九大會議中指出了軍隊需要做好戰略上的軍事戰斗準備,對于傳統和新型的安全領域準備工作進行統籌和推進,從而發展出全新的戰斗力量,推動智能化軍事的快速發展,提升網絡信息體系的戰斗力,為國防建設和軍事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同時也遵循了以需求為導向的軍事戰略資源統籌過程[3]。在加強新時代軍事戰略統籌工作中,應遵循統籌的幾個規劃過程:首先,對于總量規劃進行統籌,因為對于總量進行預算是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條件,美國的戰略報告中提出了國家戰略中所面臨的最為重要的挑戰可能會是國家資源的束縛,而發生這種情況則主要源自于失敗的規劃和管理過程。所以,要對相對有限的軍事戰略資源進行統籌,確保其與持續增長的需求之間不會產生供求矛盾,對于總量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建立戰略資源和需求保障之間的平衡,將有限的資源轉化為聚焦的戰斗力。其次,是對結構規劃過程的統籌。對于網絡信息體系作戰和全域作戰進行加強,充分突顯出現代化裝備和兵種的優勢,突破戰略資源統籌過程中所產生的壁壘,實現整體上的軍事戰略資源統籌,確保進攻、防守以及各類兵種的裝備資源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實現多元結構的協調體系。最后,是對定向規劃過程的統籌,重點在于加強新質戰斗能力,實現軍事戰略資源的定向統籌,確保新型戰力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建設。這里所說的新型戰力仍然需要以需求作為導向,通過新技術來進行支撐,加強新型戰力的建設以提升軍隊整理作戰水平,促進我國的軍事力量發展,這同時也為軍事戰略資源統籌提供定向保障。
對于軍事戰略資源進行統籌規劃的過程,是一個較為復雜且需要長期進行的內容,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力量來對規劃內容進行制定和完善,并利用規劃來進行主導,保證軍事戰略資源能夠集中在軍事戰斗準備工作和現代化建設中,從而更加充分地體現出其所具有的效能,實現軍事戰略資源的優化配置。黨政干部提出了關于資源統籌方面的指示,就是要堅持將需求作為規劃的牽引力量,然后通過規劃來對資源配置過程進行主導,從而實現資源的統籌投向以及投量,通過資源的集中來解決更難的問題,為戰斗提供保障。黨政干部所提出的這段內容,為軍事戰略資源統籌過程提供了行動指南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同時也為軍隊發展和強化提供了動力[4]。新時代中,無論是國防建設還是軍隊現代化發展都需要進行信息化轉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且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對于各個階段、領域以及環節中進行與國防建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相互協調的具體任務,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資源的戰斗力轉化效率,對于黨政干部的指示進行認真貫徹落實,讓軍事戰略資源的統籌能夠更加精準。想要堅持通過規劃來對資源配置過程進行主導,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要提升洞察力,這是戰略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前提。同時,要對國防建設、軍隊現代化建設所面對的國內外局勢及周邊環境進行深刻認識和了解,從而對于決策層的意圖進行準確理解,對于軍事戰略資源統籌實質內容進行把握。其次,要具備布局能力,這是運用規劃來對軍事戰略資源配置進行主導的重要基礎。只有瞄準了軍事戰略資源的統籌方向,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將資源分配到關鍵領域當中,從而再對各個領域進行分解,實現全局動態把握和頂層規劃,打造更好的局面。最后,要具備糾錯能力,這同樣也是通過規劃過程來對軍事戰略資源配置進行主導的重要前提條件,在進行資源配置和統籌過程中,一旦因為某些因素而導致統籌規劃方向出現偏差,這時組織和實施人員要對具備一定的戰略定理,并能夠克服相關的困難和阻力,對于定向進行糾錯,確保能夠完成國防建設和軍隊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目標。
加強新時代軍事戰略資源統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且要根據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以及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推進而逐漸演變。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對于其中的規律和特點進行深入把握,并通過實踐過程來找到最為合理的路徑,使得軍事戰略資源統籌能夠更加高效和規范,從而為軍隊現代化建設以及國防建設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