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
(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成都 610059)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經貿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這也給諸如翻譯行業、教育等語言產業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信息產業中大量文本的翻譯在“一帶一路”的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信息產業工作者提供便利,同時又是向世界亮出中國“名片”的一種重要渠道。現階段,翻譯行業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程度還不夠深入,但是在信息時代,一些新興技術,諸如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區塊鏈等,被應用于計算機輔助翻譯(CAT)中,為翻譯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語料庫的構建使翻譯行業發生巨大變化。而信息產業語料庫中的語言材料不僅可以用于信息產業宣傳等領域,還在信息產業翻譯教育、提供語言信息資源等方面也能挖掘出很大的潛力。本文將描述“一帶一路”語料庫發展的新要求,“一帶一路”條件下翻譯教育的變化,并對信息產業語料庫的前景做出一些假設。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中國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創新等迎來了不斷發展的勢頭。其中,一些網絡通訊基礎設施,包括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區塊鏈網絡等,也助推著整個信息與通信產業鏈的發展。信息產業中大量文本的翻譯對其前進道路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于翻譯行業而言,翻譯行業正處于一個巨大的變革時期,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從外語研究到翻譯應用,從過去對研究的重視到當前對應用的重視。另外,隨著社會、思想和技術的進步,對應用翻譯研究的要求也隨之提升[1]。“一帶一路”與翻譯行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前者的發展需要后者的依托,而后者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前者的發展之上。
語料庫作為一種涵蓋領域越來越廣泛的工具,有利于提高翻譯教學的質量、培養高水平譯員、和促進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發展。應用語料庫揭示語言使用方法和規律已成為當今語言產業的主流。目前,國內外有大量語料庫,例如BNC 英國國家語料庫,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漢語學習者英語語料庫和漢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但“一帶一路”語料庫相當稀缺[2]。本文旨在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倡導建立基于“一帶一路”戰略的信息產業文本語料庫,以促進中外交流,從而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信息產業的文本具有廣泛的意義,從信息產業的范圍而言,它不僅包括道路、鐵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包括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網絡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從翻譯角度的長遠性來看,不僅有利于翻譯語料庫的擴充和完善,更有利于對未來其他類型的語料庫建構提供范本。
現有的翻譯語料庫主要是文學語料庫或大型通用語料庫,而法律、經濟、貿易和信息產業(例如文體翻譯或語料庫翻譯研究語料庫)則較少見。為了提高語料庫的研究水平,滿足信息時代語料庫的新要求,必須加強語料庫的建設。而信息產業的文本語料庫將會更好地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更好更快發展和構建世界命運共同體服務。
在信息時代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各種文本信息、網絡資源和大數據激增,語料庫資源變得更加豐富,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語音識別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翻譯工具開發人員還開發了各式各樣的工具,例如基于Web 的技巧寫作、翻譯記憶庫、平行文本管理、語音識別、自動化質量保證和翻譯管理,這些工具都廣泛用于實際的翻譯實踐中。
大多數接觸并理解相關翻譯技術的人會使用機器翻譯工具,只有少數人會使用數據庫和語料庫,更少的人會使用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不僅顛覆性地改變了傳統的翻譯行業,而且還挖掘出教育行業的發展潛力。在信息時代,翻譯教育也將受到影響。首先,優秀的翻譯專業畢業生短缺,由于新聞媒體的影響和各個行業信息的傳播,許多人會擔心研究翻譯的前景是否仍然美好,因此大多數人不會再選擇翻譯專業,而轉向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更受歡迎的專業,翻譯專業可能會面臨困境。
其次,由于技術的創新和升級給翻譯行業帶來的影響,也可能會輻射到翻譯學習者,因為翻譯技術的發展和行業變化將對翻譯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翻譯質量水平和更高的技術控制能力,以及更高的知識管理和服務能力。如果翻譯教育沒有相應的變化和應對策略,而只側重于語言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思維能力,信息素養和專業素養的系統培養,那么會導致許多翻譯專業畢業生因無法滿足市場要求而感到挫敗或者轉行,進而導致人才流失[3]。因此,必須重視對譯者的基礎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其它領域信息素養和職業素養等的系統性培養,從而培養出面對實際的翻譯服務需求游刃有余的翻譯人才。
第一,語料庫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包括詞匯、句法、詞義、語法、語音、話語、寫作、第二語言習得,翻譯和教學研究等方面。第二,在中外文學研究領域的應用,例如由元智大學中國文學網絡系統研究室所開發的“網絡展書讀—中國文學網絡”系統,其中包括《紅樓夢》《詩經》和唐詩、宋詞等多個子系統,為用戶提供最完整的中國文學研究數據。第三,語料庫還能用于對漢語進行定量分析與研究。第四,語料庫應用于語言學領域。語料庫語言學在中國已經發展了20 多年,語料庫語言學本身也發展得很好,特別是在外語教學與研究,詞匯意義,翻譯理論,自然語言處理,語言錯誤診斷與分析,中介語功能應用,詞典參考書等領域都取得了比較全面的發展[4]。第五,隨著近年來語料庫翻譯的不斷發展,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也逐漸越多[5]。
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大力發展信息產業,著力建設“一帶一路”,同時建立信息產業文本語料庫并將其應用于“一帶一路”的發展范式中極為重要。對于語料庫的應用,構想如下:
第一,信息產業文本的語料庫可以加快信息產品和服務的速度,以提供重要的參考和數據支持,例如將生產過程轉換為一種產品的輸出。產品的基本信息語料庫的構建和應用可以為用戶提供科學的翻譯,使他們具有更強的使用感和經驗,充分發揮“溝通橋梁”作用,調動和增強各國人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相關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與發展[6]。
第二,信息產業文本語料庫可用于許多國家的信息技術互連,以加快國家之間的技術合作。一方面,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第三,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產業文本的語料庫。通過強大的語料庫搜索功能,學生們可以搜索和訪問信息產業的真實文本語料庫。語料庫和學科背景的有機結合對中國社會學生語言能力低下的問題具有實際和有效的影響。
第四,信息產業文本的語料庫也可以為科學技術的實質性翻譯的提高做出貢獻。例如,高校中有關科學技術的教材、內容和方法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創新。各種翻譯公司中信息產業的翻譯將更加高效,并且將實現新的突破。
從“一帶一路”的視角來看信息產業語料庫的需求使得該語料庫的建立勢在必行,這將是翻譯行業的一項新的改革;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產業語料庫,可以在促進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和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與參與度也將愈加重要,其對外開放的程度也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單單重視翻譯人才的培養,缺乏完善的語料庫的建立,效果是事倍功半的。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信息產業語料庫的建立及其影響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