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譚家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范海猛:今年3月30日,我從一只“歸雁”變成了“領頭雁”。每天在工作之余,我都要到貧困戶家里拉拉家常,問問他們的生活狀況,有困難能當場解決的就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就記到本子上,盡快予以答復。通過一次次貼心交流、暖心幫扶,我與貧困戶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都拿我當自家人,我們一起笑、一起幸福著。
桓仁滿族自治縣桓仁鎮劉家溝村獼猴桃種植戶張文杰:兩年前,我還為種植獼猴桃收入不高而發愁。2019年,村干部幫我聯系了農業技術專家,指導我施肥用藥、預防病蟲害、提高獼猴桃產量。2019年,獼猴桃產量猛增到1000多公斤,果子多了賣不出去也發愁。村第一書記幫我在網上銷售,僅用了兩周時間就全賣完了,收入3萬多元。如今,我加入了軟棗獼猴桃專業種植合作社,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是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黨派來好干部和好專家。我有信心,今年的產量還會更上一層樓。
本溪市平山區橋北街道辦事處興安村村民高健:我們全家人兩年多來一直有個愿望——擴大雞舍,增加管理人員,購置先進機械,依靠科學技術謀發展。可一直沒能辦下營業執照,沒有執照就不能擴大養殖。村第一書記竇秋紅得知此事后,第一時間到我家來了解情況,跟我講現在的好政策。第二天,她便帶著我去辦營業執照。在平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小竇書記和我一起咨詢了解相關政策。在所有手續準備完畢后,她又陪著我到南地市場監督所申請營業執照,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拿到了營業執照。我們家兩年多的煩心事,在小竇書記的幫助下又快又好地解決了。咱們老百姓就是稀罕這樣的貼心干部。
本溪市溪湖區東風街道彩北新村“兩委”班子成員、共產黨員張文弟:有句古語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依托自己創辦的本溪市愛民牛仁牧業有限公司,積極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免費向村里一些沒有工作和收入來源的農戶傳授養牛技術,提供種牛代買、奶牛寄養等服務,將零散的養牛戶組織起來,實現奶牛規模飼養、鮮奶統一銷售。近年來,我又投資建設了愛民牛仁觀光牧場科普生態園,形成了集奶牛養殖、奶制品制作、蔬菜種植、旅游觀光、餐飲住宿、農副產品銷售于一體的經營模式,安排本地農民就業22人,帶動了一大批農民致富。有人說我是“能人”,可我認為:這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本溪市明山區臥龍街道大濃湖村村民劉娥:黨的政策真是好!要不是有政府補貼,俺也不會過上這么好的日子。看看俺們村如今的模樣:路通了、燈亮了、村美了、每個人的精氣神都可足了。這些變化,離不開村第一書記李宜夏。從2018年5月駐村以來,小李書記耐心細致地給俺們講黨的惠民政策,帶領全村人奔小康。尤其是在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工程中,實實在在地為村里的殘疾人解決了大難題。身邊有這么好的干部,我們真心感覺幸福啊!
本溪市南芬區南芬街道趙家村黨員于金霞:近幾年來,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窄窄的中心路變成4車道的寬馬路,又矮又亂的老房區變成了林立的高樓大廈,街道整潔干凈,就連馬路兩側人行道的柳樹都換成了銀杏樹,再也見不到一到春天就到處飛的柳絮,更見不到什么垃圾。歷經30多年歲月侵蝕的南芬利民橋于2018年進行了大修和改造,消除了安全隱患,新增了路燈,橋體也粉刷一新,大橋由原來的單側走人改為雙側。以往到村里去,那小路真是坑洼泥濘,漫水橋又窄又險。現在好了,柏油路“村村通”,寬闊平坦。坐高鐵從南芬區到本溪市內只需8分鐘,又快又方便……說起近幾年的喜人變化,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