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斌/廣東理工學院
英語是大學教育尤為主要的一門課程。新時代背景下,英語課程正在經歷著教學模式的更新與變革。寫作可謂是英語課程最為核心的內容,其可呈現出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大量實踐表明,以往較為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寫作水平始終難以提升,而信息技術的涌現,為教學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寫作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培養寫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但課堂上,若是教師仍舊習慣以傳統的“注入式”教學為主,必然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且難以提高教學效率。新時期大學生具有思維活躍,適應能力強等明顯特點,因此借助現代技術展開課堂,可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不斷強化學生的主動意識。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有機整合,是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種“新興”教學策略,其一方面可豐富教學課堂,另一方面可立足于學生根本,有效滿足學生的各項實際需求,并大大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打造高效課堂。依托線上教學,能夠實時記錄并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此來準確定位學習能力,并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使學生可全面掌握寫作技巧,對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眾所周知,傳統線下教學時間極其有限,在短時間內教師需要講授大量的知識,而往往學生卻難以全面內化這些知識,且不能展開相應的寫作實踐練習。將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機整合,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打破單一教學的禁錮,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學模式,不斷延伸教學課堂,以豐富的資源、充足的時間打造高效課堂。一方面,教師可立足于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自主運用信息技術,收集并整理相應的教學素材,設計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方式,在線發布學習任務,使學生可更加便捷地了解一定的寫作知識。另一方面,混合型教學下的學生學習,不再局限于理論課堂之上,而是可從多個角度出發,探索寫作知識,展開自主探究式學習。
傳統線下教學,通常情況下教師為課堂的主導者,而混合型教學模式更加側重于學生的主體性。借助線上教學,學生可結合實際需求,自行確定學習時間以及學習內容,同樣此模式下的線下教學亦更加豐富,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明顯增多。寫作教學課堂上,可進行在線互評,教師及時接收到每一位學生的提問,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幫助他們處理各項寫作問題,使學生可更加高效地完成寫作任務。混合型教學模式一方面加深課堂互動交流,另一方面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從本質上來看,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通過觀察并分析學生的寫作現狀,筆者發現在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學生對寫作存在明顯的焦慮心理,并不能保證寫作質量以及效果。歸根結底,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有寫作訓練過少、寫作能力欠缺、知識儲備不足。以混合型教學模式為主,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路徑,引導學生借助現代技術搜集大量寫作素材,還可在教學視頻中增添趣味性寫作元素,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從新視角出發,課堂上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訓練機會,也可實現線上互評、自評,不斷提高最終寫作效果。
寫作屬于一個創造的過程,要想進一步確保寫作質量,教師應當立足于根本,把握新時期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上科學規劃教學流程,展開更加優質的課堂教學。新形勢下,可將學生寫作重點劃分為構思、初稿、修改、反思、完善五個步驟,結合線上線下教學,將其落實于課堂教學當中,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完成各階段的自主學習任務,充分凸顯出混合型教學模式的優勢與特點。
課前準備環節,主要涉及到構思與初稿這兩個步驟。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需要充分把握核心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來提供大量的資料,制作相應的預習微課,要求學生認真觀看,并創設出適宜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把握寫作主題的同時進行框架構思。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展開自主學習,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將本次寫作涉及到的重點句型、整體結構、寫作技巧等全面梳理,積累更多的寫作基礎。另外,教師還需在線上任務中明確制定“初稿撰寫”任務,要求學生完成初步寫作,并可利用線上批改功能進行自主修改,最后上傳至平臺上,作為寫作課堂的展示材料。
課堂教學分為修改、反思兩大步驟。根據實際需求完成初稿撰寫之后,學生對本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已經有了較為準確的把握,因此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課堂教學。首先,將學生的初稿完成情況加以展示,鼓勵學生在線上提問,表明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展開課堂討論,解決相應的問題。從中選取兩篇較為突出的初稿,進行全面的點評,指出學生初稿中的亮點以及問題。其次,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為主,將所有的問題整理出來,并將相應的解決方式標記出來,如規范格式、套用句型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展開較自主探究,進行激烈地討論,互相學習、互相分享,教師給予適宜的指導,幫助學生走出誤區。再次,各小組可從本組成員撰寫初稿中選取一篇優秀作品,以“錯誤糾正”的方式為主,優化英語作文的結構與內容,并主動呈現在網絡平臺之上。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寫作反思,從最終呈現結果的角度出發,分析本次寫作的整個過程。與此同時,不同小組之間可進行互評,為已經修改過的作文提出更加完整的意見,進而有效提升寫作教學質量。
為了進一步保證寫作教學質量,課后教師可錄制具體的課堂拓展視頻,將學生在課堂上做出的提問加以完善,重點突出頻繁出現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講解,使學生可隨時隨地回放這一拓展視頻,再次修正本次寫作的框架,完善寫作內容,進而達到鞏固學生英語寫作知識的目的。之后,針對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寫作,及時給予相應的評價,使學生可不斷完善自己的作文,實現“重寫”。再將完整的習作上傳至線上平臺,利用平臺評分功能得出實際分數,將其與教師打分整合到一起,確定學生的最終得分。教師根據綜合分數的高低,把最佳的英語作文展示出來,供學生閱讀與賞析,同時及時鼓勵優秀作品,不斷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
“互聯網+”背景下,各式各樣的線上軟件應運而生,教師可通過QQ、微信等各種平臺及時發布寫作任務,逐漸形成完整的自主學習平臺,為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創設良好環境。除此以外,線上線下混合型教學對英語教師專業能力以及信息素養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故教師應當打破思維限制,主動更新教學觀念,熟練操作線上平臺,同時創新線下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合理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型教學模式,對打造高效課堂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現階段教師應當把握此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所在,并從課前準備、有效引導,課堂教學、自主探究,課后拓展、綜合評價這三個方面出發,探索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充分發揮實際優勢,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