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君/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面對突發的緊急狀態,許多高校圖書館為幫助讀者實現“足不出戶,科研學習兩不誤”的目標,為讀者提供了授權遠程訪問服務、數據庫免費漫游服務、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圖書館服務、文獻傳遞、送書服務、到館預約等。授權遠程訪問服務主要對應圖書館電子信息資源,讀者通過網頁中“遠程訪問”鏈接,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在校外利用圖書館電子信息資源。數據庫免費漫游服務即圖書館與數據庫運營商合作,通過授權漫游賬號登陸數據平臺網址為讀者提供服務。文獻傳遞是將讀者所需的文獻復制品直接或間接傳遞給讀者的一種非返還式的文獻提供服務。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服務即圖書館通過專屬微信公眾平臺為讀者服務。送書服務依據讀者所需書籍是否為館藏分為兩種服務模式:一種是非館藏圖書的預約快遞服務,類似于“你看書我買單”服務活動,讀者在特定的線上選書數據庫完成書籍點選,圖書館在規定期限內將讀者所選書籍通過快遞郵寄到讀者手中;另一種是館藏圖書的預約送書上門服務,服務對象主要是特殊讀者群體(如:身體有殘障的區域內的讀者),讀者首先與圖書館取得聯系,圖書館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送書上門服務。到館預約則指圖書館為有緊急科研需求的服務對象提供專業文獻、數據庫資源等查閱服務,這類讀者可以就所需文獻進行提前預約、到館查看。另外還有高校進行代檢代查、科技查新、情報分析服務等,因主要依托數據庫等電子信息資源展開。
電子信息資源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它給人們收集信息、存儲信息、利用信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傳統的信息資源相比,它具有存儲形式多樣化、資源數字化、可交流程度高、方便利用、內容豐富、載體容量大等特點。目前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都面臨著經費緊缺、館舍面積不足的問題。隨著紙質圖書資料費用的上漲,電子信息資源普遍受到高校圖書館的青睞。
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分為兩部分,一是圖書館服務器提供的本地鏡像電子資源,另一種是數據商服務器提供的遠程資源。通常情況下,對于本地鏡像資源,讀者可以采用不撥號的方式,在局域網內直接訪問圖書館的本地鏡像資源;對于遠程資源,讀者可以采用PPPOE協議撥號上網間接訪問。2020年年初期間,讀者足不出戶,絕大多數讀者已經脫離了局域網的服務范疇,但因“停課不停學”的政策激勵,電子信息資源需求卻并不會下降。但由于這兩種訪問方式都受到了局域網TCP/IP協議的限制。因受系統最大并發數的限制,只有少數讀者(如教師和研究生)可以通過圖書館“授權訪問”系統訪問圖書館遠程資源,大多數讀者不能順利獲得原有的服務。
1、數據庫漫游服務
數據庫漫游服務能夠突破局域網服務限制。讀者可以在校園網內注冊個人賬號或校外通過edu域名郵箱注冊個人賬號,在校外免費訪問并下載全文,這種方式不受網速影響暢通使用具體數據庫,但是只有部分數據庫開通了該功能,其中外文數據庫有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ournals (ACS)、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Journals (AIP)、Elsevier系列(包括ScienceDirect、Scopus、SciVal、EI Engineering Village)等,中文數據庫有讀秀中文學術搜索、百鏈云圖書館、超星發現等。受資金及讀者需求所限,并非所有高校都能開通以上數據庫服務。
2、數據庫免費漫游試用服務
數據庫免費漫游試用服務,由“試用”兩字可以看出,此項服務是數據庫開發商在某個時間段內推出的具有營銷性質或公益活動性質的服務。如,2月1日中國知網官網正式發布《關于中國知網免費服務項目的說明》,公布了三項免費服務具體方案。三項免費服務包括:“校外漫游”服務——高校、職校師生在校外任何地方免費使用該校所訂購的知網數據庫;知網旗下OKMS·匯智(云服務版)向團隊用戶提供的文獻在線閱讀等服務;“知網研學”每日每人在線免費閱讀文獻等服務。免費期均為2月1日至3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超星數據庫等也開通了此類服務。此類服務具有極強的時間限制,開放時間較短,時間過了,讀者卻仍在“宅家”,因此并不能依靠此類服務滿足讀者長遠的服務需求。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服務,是圖書館界的研究熱點。隨著微信在手持移動終端的覆蓋性發展,很多圖書館都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將自身的服務植入讀者手中。但是平常活躍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在2020年年初期間也進入了“半癱瘓”狀態。主要原因在于,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所提供的多為基本功能服務和動態資訊推送。基本功能服務是基于館藏資源的,如資源檢索、賬戶查詢、書籍預約等。動態資訊則用來進行新書通告、學術講座通告、閱讀活動通告等宣傳性資訊推送,其內容的實現也多是依托圖書館實體進行。
文獻傳遞是基于電子資源的信息服務,具有高效、便捷化的特點。但是網絡環境下電子資源傳遞服務將要迎接相應的版權法的考驗。針對電子文獻傳遞服務的版權訴訟在國際上已經屢見不鮮。高校圖書館也在面臨版權糾紛帶來的負面影響。2020年年初期間,一對多的文獻傳遞模式會受到版權限制。
非館藏圖書的預約快遞服務受讀者個人閱讀特征影響極大,讀者完全從自身需求出發,采選圖書,這種類型的服務比較適合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因受專業設置及專業學生比例的影響,館藏建設必須有長遠規劃,不能僅考慮個人讀者短期內的閱讀需求。沒有限制因素的完全自由式“買單”會對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合理配置帶來負面影響。到館預約與館藏圖書的預約送書上門服務只適用于小范圍的特殊讀者。
美國康奈爾大學圖書館李欣副館長在中國知網2020年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于創新應用線上研修班的課程中,就緊急狀態期間康奈爾大學圖書館的服務做出了總結和反思,她在課程中提到的兩種版權解決方案,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
1、CDL技術的應用
一種一對一鎖紙本技術(CDL,即Controled Digital Landing),在文獻傳遞中每種文獻僅對應一本電子文獻,其借閱流通與紙本書類似,如果電子文獻只有一個流通復本,且處于被借閱狀態,那么其他讀者若想借閱只能排隊等候,此電子文獻歸還之后才能繼續流通。
2、National Emergency Library臨時協議
緊急狀態期間,美國大型圖書館聯合發表聲明,擴大緊急狀態下版權合理使用權限,如,教授可以通過掃描等方式自行制作書籍教材等的電子版以滿足教學需要,但緊急狀態取消后,所有此類文獻均要及時銷毀。
“你選書我買單”式的服務,一般被高校圖書館當成臨時活動舉辦,但卻是比較理想的緊急狀態中的圖書館服務。尤其是以讀者為中心的采購理念,使得這項活動值得轉化為圖書館日常服務。為了降低其對館藏建設的負面影響,需要建設讀者網絡選書質量評估控制體系,在圖書采購種類、復本、總數量乃至讀者采選人的評價等方面制定嚴格的采選標準和采購規則。
隨著中國網絡營銷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直播營銷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營銷手段。網絡視頻直播系統將音頻視頻信號采集成數字信號,經過網絡傳輸推送到用戶手中。許多圖書館已經開始了抖音直播嘗試,將書籍或知識文化以凝練、生動的語言進行概括,并拍攝成視頻上傳到抖音賬號,向讀者進行知識傳播。流媒體直播系統可以讓成百上千的人同時收看直播視頻,并且進行實時交流互動。宅家期間,讀者擁有大量自由自主時間,他們的視線被抖音直播、游戲直播、網購直播等強烈吸引。高校圖書館展開網絡直播,對閱讀服務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緊急狀態期間高校圖書館進行直播服務,相信能起到良好的知識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