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達靈/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新時期人才是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社會在發展,人才是推動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加高了,在步入社會當中,也需要進一步學習,以期跟上時代發展,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國家要想全面實現小康,滿足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進步,一定要不斷提升人才的職業素養。所以,針對那些參加工作的人群進行繼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當前社會教育的發展趨勢。人們在工作同時,與時俱進,學習新的知識,創新理念,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學會利用新技能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步伐,為國家健康持續發展增加動力。
社會學中提出了社會整合這個概念,是為了解決社會中各種問題、各種矛盾而提出來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調整、協調等手段,整合社會資源,讓社會保持一個良好的平衡發展狀態。現如今的中國社會存在一些隱患,這些隱患對社會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繼續教育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讓全體國民享受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不僅是學齡人群的教育,還要大量推動繼續教育,這是我國當前教育的重點。繼續教育讓學歷不高的人獲得深造,有機會學習更多的新技能、新知識,以求在工作中獲得晉升的機會,突破工作中的瓶頸,實現自我的價值。繼續教育可以說讓每個人都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都能夠通過這個途徑改變自身的命運。通過繼續教育,社會實現有效整合,實現良性互動。
自我需求的實現是最高層次自我價值的體現,說的是人們充分發揮自身能力,來實現自身的理想,達到自我教師的實現。通過繼續教育可以獲得成就感,獲得存在感,感知幸福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繼續教育可以讓人們在工作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知識,豐富自身文化,掌握更多新技能,開闊自身視野,以便在工作中遇到機遇,能夠抓住機會,不讓好的機會溜走,讓自身職業生涯獲得晉升,做好自身視野,獲得更好修為,實現自我價值。繼續教育為人們搭建一個學習的平臺,提升自身學識,讓人們活動更多機會,進而實現自身的夢想。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勢頭還是很不錯的,許多一流學院都獲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教育并非只是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進步,繼續教育也要跟的上,普通高等教育要與繼續教育相匹配才行。國外許多名校,比如,哈佛、劍橋等,這些世界級的名校都是普通的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融合發展,教育品質同樣優秀。我國高等院校的普通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的融合程度還遠遠不夠,嚴重制約我國高等院校繼續教育的發展進步。我國這兩者的融合點,主要是邀請高等院校的教師來講課,講課的地點在學校里面等這些比較簡單的方法,怎樣和高等院校相融合?怎樣與培養人才融合?怎樣與就業融合?怎樣與學校發展融合?等等,很多問題均未解決。
當前我國高等學習繼續教育內容比較單一,不夠科學,培訓的主要方向是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主要是為了解決現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時代在不斷進步,經濟水平的提高,繼續教育內容也要隨之做出改變,與時俱進,滿足現實工作的需求。繼續教育不僅要能夠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也要重視心理、健康、情感、自我發展方面的一些問題,做到以人為本,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的、合理的、有溫度、有價值的繼續教育。
從國家層面針對繼續教育要有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主要針對對繼續教育的發展方向與辦學主體,主觀部門要有一套完整、科學的評價考核指標。許多地方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條例,來推動當地繼續教育的發展進步。一些企業也制定一些方針,來鼓勵員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內推動力,也需要外部的助力,內外結合可以有效推動事業高速發展。所以,科學、有效、全面的繼續教育評價體系是非常必要的,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穩態。
高等學校的繼續教育同樣是學校教育重點內容,亦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優秀高等學校的教育,不僅有普通高等教育,還要有繼續教育,兩者相融合是學校教育發展的關鍵。在實際高等學校繼續教育中,那些參加繼續教育的人群,其豐富的人生經歷、工作經驗等都是繼續教育的資源,體現了社會實踐與學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提高高等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助動力,學校要重視起來才行。徐學校將繼續教育和普通的高等教育相融合,具備融合意識。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單是簡單的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其還為繼續教育打下了基礎。普通教育要與繼續教育向融合,這樣有助于高等學校教育供給側的改革,高等學校要能夠為繼續教育在師資力量、環境、政策上提供支持,進而提高繼續教育水平。
當前教育提倡以人為本,最好的教育是是尊重、是理解,是有溫度的,在教育中人是主體地位,是教育的核心內容,人并不能夠單純的認為是教育對象。當前繼續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工作技能水平,主要是針對專業技能進行培訓,然而,以人為本教育只是這些自然是不夠的,要有一套完善的教育體系才行。因此,繼續教育不僅要關注培養受教育人的專業技能,也要關注這些人情感、心理以及自身發展等這些方面的教育。這個繼續教育體系不是簡單的教材內容,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在縱向、橫向都能溝通,在每個環節都能夠調整,是一種很有彈性的。參加繼續教育的各個人群,在這些教育系統中都能夠尋找到適合的內容,伴隨著教育的深入,可以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擴展學習寬度,參加教育的人員也可以及時反饋學習效果,進而做出適合的調整。
繼續教育發展評價體系所涉及的內容要廣泛,要能夠涵蓋更方面內容,要在相關法律法規指導下進行。要能夠明確主體各自的職責,細化指標,考核標準要科學合理。要對評價結果怎樣運用有個明確的標準,要可以對各個主體在繼續教育中的作用進行評價,并基于此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問責機制。評價體系要能夠跟隨繼續教育的實際發展,做出及時的調整。一般來說評價機構通常是第三方擔任,這樣的評價會更加公正、公平、科學、合理。不斷優化繼續教育發展評價體系,有效的推動了繼續教育中各項措施的落實,解決我國高等學校繼續教育體制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而推動我國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