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紅 楊小霞/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在時代的大趨勢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馬克思世界理論的預見性愈加凸顯,在理論上要求我們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基本思想要有準確的定位,在實踐中要求我們從整體觀的角度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堅持戰略自信,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一步完善。
馬克思對世界歷史及其發展規律的研究是貫穿其一生的,是在批判吸收其他西方學者的基礎上,結合對時代現象的觀察,對世界歷史發展的深究而逐步形成的。從《克羅茨納赫筆記》中對世界的初步探索,到《巴黎筆記》對歷史推動力的確定,再到《共產黨宣言》對未來社會形態的設想,最后在晚年時期還留下了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作品《歷史學筆記》。馬克思最終破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歷史觀,建立起科學的世界歷史觀。
第一,歷史學維度的解讀。馬克思認為世界歷史就是時間維度的人類歷史,強調古今對比與歷史事件。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①也就是人類自從誕生下來的歷史。將世界歷史理解為具體歷史是受到大部分學者們認同的,并不是馬克思特有的用法。除了世界歷史外,馬克思還通常使用“歷史”“一切歷史”等概念對人類總體的發展進程進行描述??梢姡R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并不主要研究具體歷史的。
第二,哲學維度的解讀。馬克思認為世界歷史就是空間維度的人類歷史,強調各民族各國家相互溝通,滲透融合。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歷史越能成為世界歷史正是因為“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光落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火街越是徹底。”②可見,這一歷史是在交往等具體歷史事實基礎之上,通過邏輯推理,對社會整體走向進行分析和預判,是對具體歷史的抽象和規律性認識,也凝聚馬克思對社會的獨特思考,更能表現其唯物史觀。
通過對世界歷史內涵的解讀,我們可以認為在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分析中,一般理解是將其視為在具體歷史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展開的、以哲學方面為主線的世界歷史。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是涵蓋世界歷史的推動力量、必然趨勢、屬性等多方面內容,是一個科學的體系。這一理論的建立是對黑格爾“自我意識”“絕對精神”唯心史觀的批判,是以全新的方式向人們展現了世界歷史的形成、發展和走向。
1、世界歷史形成的前提和內在推動力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這一提法應從資本主義開始算起,先前的發展只是各民族各地區獨立的歷史,而世界歷史形成的前提就是要完成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馬恩認為這一轉變同世界歷史的不斷加深一樣,是依靠物質的作用?!安皇恰晕乙庾R’、世界精神或者某個形而上學幽靈的某種純粹的抽象行動。”③他們指出黑格爾這種“把整個歷史也變成了思想的歷史。”④因此,馬克思針對黑格爾史觀中的泛大虛空,提出了唯物史觀,認為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過程是物質的過程,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一代人遺留下來的物質財富基礎上進行的生產活動。對前一代人物質財富的繼承既使得這一代人更好的適應社會環境,又使得他們對社會環境更好地改造。每一代人對環境的改造,就是對活動范圍的擴大和生產方式的革新,帶動著各自部落或者民族逐漸破除封閉,并在不斷地擴展中逐漸達到融合,完成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
2、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將貫穿于資本主義邁向共產主義的進程之中
世界歷史實際上就是通過人與人的交往從而達到國與國的交往,最后達到融合的過程。在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看來,世界歷史的本質就是各國從資本主義社會最終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但人類社會一開始并不是資本主義社會,因此世界歷史的發展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特別是封建社會中的資本主義萌芽視為人類歷史的前言,以資本主義中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為基礎,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世界狀態展開構想。可見在他看來,資本主義并不是世界歷史的終結,而是起點,共產主義才是最后的目標。
那么如何達到共產主義社會呢?在馬克思看來只是需要視情況而定的。對于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共產主義目標的實現正如上所說是依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而達成的。但除此以外,馬克思還通過大量考證,針對生產力較不發達的國家提出了“卡夫丁峽谷”理論??梢?,馬克思對于共產主義的實現方式總體仍在物質的基礎之上,但對于每一具體國家特別是經濟文化都相對比較落后的國家而言,他認為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有不同的具體實現路徑。
3、世界歷史的雙重屬性:利弊交織、機遇與挑戰并存
“現代工業和科學為一方與現代貧困和衰頹為另一方的這種對抗,我們時代的生產力與社會關系之間的這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爭辯的事實?!雹菰诟髅褡褰煌牟粩嗉由钪?,馬克思從宏觀角度客觀理性地對世界歷史發展的作用進行了評價。對于主動國而言,世界歷史的加深為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資源和市場,但愈發龐大的生產力也壓垮了原有的生產關系,矛盾叢生。對于被動國而言,世界歷史的交往并不是和諧的過程,是一種高生產力社會對低生產力社會的侵略,所帶來的是低生產關系與高生產力的不相適應,它們由于主動國的殘酷野蠻以及自己的經濟實力、政治文化、民族精神的低下給自身帶來滅頂之災。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種侵略和血洗逼迫它們逐漸走向開放,融入世界舞臺,國際性不斷增強。世界歷史的利弊交織也促使主動國之間、被動國之間甚至主被動國之間的競爭隨國際角色的分工日益強烈,國際間資源的流通也就更為頻繁,世界歷史愈發加深。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系統形成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初聯合國日內瓦總部講話為標志的。從宏觀上來說,這一理念的形成正是以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為基礎?!敖ㄔO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⑥,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的提出,更加展現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豐富。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概括來說就是以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為基礎,通過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打破之間的物質和精神壁壘,最終達到“自由人的聯合體”也就是共產主義的社會發展理論。這一理論貫穿著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社會形態轉變,雖然對于現在而言還是比較長遠的考慮,但世界人民的命運必將緊緊相連。
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致力于通過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往,以協商、共享等和平方式促進各民族和國家間的交流與融合,達到世界總體利益的最大化,最后世界成為命運相依的主體。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自由人聯合體”是時空不同,階段不同但本質都是服務于人類美好生活的觀念??梢哉f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抓住兩種社會形態的交接點,逐漸進行過渡,倘若缺少這種精神上的認同,那實現“自由人聯合體”的實踐也就不可能實現。
當然對世界歷史理論中的共產主義的追求是漫長且艱巨的過程,“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⑦在當時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期,其生產力尚未全部發揮,工人的力量仍然是弱小的,但這并不意味整個階級的力量是弱小,“工人階級的團結就是工人勝利的首要前提?!雹囫R克思明確表示工人推翻資產階級的前提就是工人階級的團結,需要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利用集體的力量推翻資產階級的剝削統治,從而走向共產主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聯合的發展。雖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并不是基于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基礎上,但二者的最終目標都是人的聯合,這也是求同存異。在目前的世界態勢下,機遇和危機并存,人的聯合實際上就是在各方面的求同存異。所謂同也就是共同繁榮,是世界歷史發展的持久動力,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
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是利弊交織具有二重性的。世界歷史發展對于不同國家不同階級階層而言所帶來的作用不同,對于主動國、主動階級階層而言或許是利大于弊,反之對于弱者來講世界歷史的過程或許多為心酸。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世界歷史是通過強迫和侵略而形成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正視了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所有影響,特別是其中的弊端和問題,通過交流和協商正視處理建設過程中的難題,促進各國的融合,共同渡過難關。不僅如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還著重考慮向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夠充分的發展中國家傾斜,改變舊有世界歷史發展模式,多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從而達到共贏。
“人類歷史告訴我們,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問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雹崃暯娇倳浽谑澜缃洕搲系闹v話正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的普遍安全觀的印證。這種安全觀要求各國將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協調,將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相平衡,鼓勵以多邊對話方式穩定局部地區安全與世界整體安全,更加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與世界發展的總趨勢,也更能保證各國交流的融合與世界歷史的加深。
總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繼承與發展。世界社會的更好發展必須依靠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踐行,這是時代的選擇,也終將是世界人民的選擇。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③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④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⑤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⑥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中國政府網,2017-10-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⑦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⑧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⑨習近平.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N].北京:人民日報,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