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軍/黑龍江大學
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最終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學風建設和黨建工作是高校的兩項重點工作,學風是一個大學精神的體現,而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在同學中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將黨建工作與學風建設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對高校學風建設勢必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風即學校的學習風氣,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面的風格,也是學校全體師生知、情、意、行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是學生在對待學習這個問題上的思想態度和行為表現。學風建設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學習方面的教育。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信息量也越來越大,導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在學風建設中學生和高校會出現如下問題。
大學之前的教育都是進入大學就好了,為了上大學而上大學,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進入大學后目標缺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在大多數學生心理上了大學就不用學習了,因此當進入大學后,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都用于參與其他的活動中,對學習失去興趣,忽視了最根本的專業學習,導致學習成績較差,并出現了降級甚至退學的情況。
一直以來,大部分同學都是在老師和父母的監督下進行學生,一旦離開自己的父母看護,就會放松自己,對學習缺少主動性,出現遲到、曠課、早退、上課不聽,直到考試時才“臨時抱佛腳”,熬夜看書讀背;與此同時為了應付考試也會出現考試作弊的現象,甚至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小說不能自拔,荒廢學業。
大學相對于初高中的管理相對寬松自由,雖有嚴格的制度,但多數情況下老師多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就導致學生形成散漫的學習風氣。此外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的專業之前并未做充分的了解,有的甚至是通過調劑選擇該專業,學校雖有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但對專業教育涉及較少,加之大一學年的課程多為基礎課,對專業課接觸不多,導致學生對專業了解過少,盲目的認為自己對專業不感興趣,至此對學習失去興趣。
學生黨建工作是通過對大學生黨員的隊伍建設,進而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方面學生黨建工作是學風建設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加強高?;鶎狱h建工作,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礎,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要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大學生黨員隊伍,通過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為學風建設提供重要保證,進而促進高校優良學風的形成。
另一方面學風建設是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學風建設是學生黨建工作的著力點和重要載體。通過長期的學風建設,使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習觀和成才觀,具備較好的政治意識和學習意識,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這對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并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嚴格執行黨員發展制度,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制定學生黨員管理辦法、入黨積極分子管理辦法,學業幫扶機制,學生黨員評價機制,建立健全黨支部各項規章制度,形成學生黨員參與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督促學生黨員堅定學習信念,嚴守學習紀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強學生黨員教育、培育,建設信念堅定、素質優秀、紀律嚴明、影響突出的學生黨員隊伍。通過定期舉辦入黨啟蒙教育、預備黨員培訓班,黨員述職、黨員講黨課,黨員知識競賽等加強學生黨員的日常教育和政治知識理論學習,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抱負和崇高理想,成為專業學習的領跑者、優良學風的踐行者。
將學風建設與班級建設、寢室文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將黨日活動、團日活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拓寬活動途徑和載體。如學院利用紅色革命基地資源,開展紅色暑期博物館科普行,創建一種與社會相結合的互動模式,讓學生走進形形色色的博物館,在增長見識、啟發創新精神的同時也增加了擔當意識。通過參觀讓學生體味崢嶸歲月、重溫黨旗下宣誓,聆聽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增強學生黨員內心修養,開闊視野,充實自我,強化民族使命和社會責任感。如將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等為契機,開展“青春告白祖國”、“黨史我來講”主題演講比賽等活動,將學風建設和理想教育相結合。
注重樹立學習典型,激勵更多的學生成才,優化學生學習的氛圍,努力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努力提高整體學習質量。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對優秀的在校生和畢業生進行優秀事跡宣傳,開展優秀黨員勵志成長分享會,召開優秀表彰大會等,樹立榜樣,通過用榜樣的現身說法,用他們自己的奮斗歷程去鼓舞、感染和影響其他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氛圍。
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構建學習型黨支部,發揮黨支部的示范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實行黨員亮牌,黨員一對一幫扶,舉辦四六級學習經驗交流會、考研經驗分享會,強化黨員聯系群眾、宿舍制度,亮身份、展風采,引導學生黨員增強責任感,主動服務和幫助身邊同學,在宿舍、班級、團支部等學生集體中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同學明確目標、端正態度、奮發向上,有點及面地促進學風健康發展,培育優良學習風氣。
在低年級每班設立學生黨員班主任,參與新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通過思想引領,學業幫扶,心理疏導等,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并且對學生班主任工作進行考核,保證學生黨員班主任的工作成效。
學生們學習目標明確,能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在學好專業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參加到第二課堂中,開展學生科研立項,不斷開拓專業知識視野,鞏固了課堂教學的內容。近兩年,已有200余名學生走進實驗室。
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競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科學競賽等各類外科技活動競賽。并承辦了2019年黑龍江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學院近兩年申報各級創新創業項目40余項,獲等省級以上獎項60余項,其中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和創業大賽中連續獲獎,獲獎數量在全校各學院中位例前列。
全院的學風形成了勤學苦讀,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日益濃厚。學院學生的考研一直保持在20%以上,在全校的各學院中一直位列前列。近兩年在研究生錄取學校中校外學院比例占60%以上,其中考取“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比例占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