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梅 張婷婷 付磊
2015年開始,瀘縣農商銀行在定點幫扶海潮鎮尖山村過程中,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近100萬元,助力尖山村于2016年順利摘掉省級貧困村帽子,全村212戶貧困戶在2017年前全部脫貧并持續穩定實現“一超六有”脫貧標準,“云下尖山”村級電商品牌獲高度認可,尖山村獲評2017年度瀘州市脫貧攻堅先進村。到2020年,已是幫扶尖山村的第六個年頭,在這場脫貧攻堅戰役中,瀘縣農商銀行所做的努力,得到村民認可,經得起檢驗。
協助村級產業“零突破”
脫貧攻堅是一項長期工程,必須“謀定而后動”。尖山村經濟作物以花生、花椒、桂圓為主,因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更無專業合作社,各戶均自產自銷,如遇市場銷路不好,桂圓爛在樹上的情況時有發生。瀘縣農商銀行駐村第一書記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第一時間向行黨委匯報情況,尋求解決辦法。分管領導多次帶隊與鎮村領導溝通,商討解決措施,確定瀘縣農商銀行出資6.5萬元建立“云下尖山”電商平臺,在“蜀信e惠生活”推出尖山農副產品,協調四川農信(瀘州)系統先后購買10萬余元尖山桂圓、花生等農副產品,惠及100余戶貧困戶,得到黨委政府和群眾肯定。
只有產業基礎穩固了,脫貧成效才能進一步鞏固提升。瀘縣農商銀行在定點幫扶海潮鎮尖山村過程中,把產業扶貧放在重中之重,投入資金5萬元幫助尖山村村委建設村級產業園區,解決貧困戶就業崗位15個,支付工資近10萬元,使尖山村集體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現如今,在瀘縣農商銀行貸款和技術支持下,尖山村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便能打上工,有了穩定的收入。6年來,瀘縣農商銀行先后選派兩名員工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抓黨建、促扶貧、搞建設。幾年時間,柏油馬路貫穿全村,村容村貌日漸美麗,群眾生活日益好轉。
聚焦基建“促便民”
“一個村就是一座山”,山高路陡的尖山村基礎設施建設尤為落后,全村僅有兩條主路是水泥硬化路。2016年瀘縣“社社通”工程啟動后,在第一書記帶領下,尖山村絕大部分社道迅速改建成了4.5米寬的硬化路,村民喜笑顏開。然而,另有3段路因坡高路長,分攤成本高,始終無法推進。瀘縣農商銀行了解情況后,迅速投入資金24萬元,修建尖山村3條社社通道路共計4.4公里;并投入資金6.3萬元,安裝75盞太陽能路燈,村民出行難題切實得以解決。
“為民解憂好銀行,路燈點亮新希望”,這是尖山村黨總支書記代表該村全體村民向瀘縣農商銀行贈送的一面錦旗,真誠感謝瀘縣農商銀行對尖山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大力支持。
“對標補短”舊房變新顏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瀘縣農商銀行選派9名支行行長擔任幫扶責任人,直接對口幫扶45戶貧困戶。瀘縣農商銀行針對貧困戶的具體情況,籌集專項資金20余萬元開展“對標補短”,為尖山村貧困戶修廚廁、安電線、打水井、買電視機等。
尖山村四組貧困戶許某女兒外嫁后一人獨居在三間破舊的土坯房中,僅在門前搭建塑料棚子作為廚房和廁所。瀘縣農商銀行將該戶列為對標補短戶,第一書記陪同鎮村工作人員先后10余次上門,與貧困戶共同商定補短項目,并累計出資2.8萬元,為該戶新建了廚房廁所、改造堂屋臥室等,將一所破舊的土坯房改造成亮堂堂的白墻灰瓦房,樂得許某逢人便說:“還是黨的政策好、農商行好啊,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住這么齊整明亮的房子,我太高興了!”
圓夢貧困學子“求學夢”
尖山村很多孩子因為家庭貧困,義務教育結業后無法進一步學習。瀘縣農商銀行嚴格落實“扶貧先扶志,扶志必扶智”要求,關愛貧困兒童、關注貧困少年,積極提供資金支持,幫助貧困大、中學生完成學業。
尖山幼兒園教學范圍覆蓋全村8個社,作為村級幼兒園,該園學生唯一的室外玩具就是10個涂鴉輪胎,教學設施極度匱乏。作為尖山村的幫扶單位,瀘縣農商銀行深知再窮不能窮教育,從扶貧資金中列支部分用于改善尖山幼兒園的教學條件,現已連續向該園捐贈了教材、空調、教具等設施,價值3萬余元。除捐贈教學設施外,瀘縣農商銀行每年在“六一”兒童節、秋季入學期間,還向村內的貧困學生捐資助學,并在寒假期間,為貧困學子提供見習崗位。
尖山村貧困少年潘某,母親是間歇性精神病患者,父親又患上鼻咽癌,讓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正讀高二的潘某決定輟學打工。瀘縣農商銀行了解情況后,及時送去生活費5000元,組織員工為其捐贈衣物,倡議員工高于市場價購買潘某家里自養雞鴨,并聯系班主任一起鼓勵他安心學習,完成學業。在瀘縣農商銀行的資助下,潘某如今已是一名大一新生,寒暑假會在瀘縣農商銀行擔任金融志愿者,小伙子變得更加自信、陽光,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瀘縣農商銀行經過與尖山村6年的攜手前行、共渡艱難,為該村發展提供極大的支持。尖山村脫貧攻堅事業還在繼續,瀘縣農商銀行也名副其實地成為支持脫貧攻堅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