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斌 田玉良
【摘要】現階段建筑領域發展速度的加快,對公共機構建筑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實踐中為了實現這類建筑的長效發展,降低其應用過程中的能耗問題發生率,則需要對與之相關的綠色低碳裝飾進行深入思考,落實好具體的研究工作予以應對。基于此,本文將對公共機構建筑綠色低碳裝飾進行系統闡述。
【關鍵詞】公共機構建筑;綠色低碳;裝飾;長效發展
結合公共機構建筑的建設要求及低碳經濟時代的形勢變化,注重與之相關的綠色低碳裝飾探討,實施好相應的作業計劃,有利于實現對公共機構建筑能耗問題的科學應對,滿足其可持續發展要求。因此,在對公共機構建筑方面進行研究時,應關注其綠色低碳裝飾,實施好相應的作業計劃,確保這類建筑在實踐中的裝飾效果良好性。
1、建筑裝飾材料對人體的危害
1.1無機材料和再生材料的危害
在完成建筑裝飾施工計劃的過程中,若采用了無機材料和再生材料,則會產生一定的危害。具體表現為:(1)部分石材中含有鐳,最終會變為氧,會通過墻縫進入建筑室內環境,從而引發了空氣污染問題,威脅著人體健康;(2)泡沫石棉是一種常用的建筑裝飾材料,具有保溫、隔熱、吸聲及隔震等特性,但由于其原材料為石棉纖維,施工中會飄散到空氣中,被吸入人體后則會影響人們的健康狀況。
1.2合成隔熱板
實踐中通過對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等不同材料的配合使用,可為合成隔熱板制作及使用提供有效支持,滿足建筑裝飾施工方面的實際要求。但是,由于這些材料合成中未被聚合的游離單體會在空氣中逸散,且在高溫條件下會被分解,產生甲醛、甲苯等室內環境空氣造成污染,致使人體健康受到了潛在威脅,影響著建筑裝飾施工質量。
1.3其它裝飾材料的危害
(1)壁紙。由于天然紡織壁紙本質上為一種致敏原,應用中可使人體出現過敏現象,從而加大了建筑裝飾問題發生率。同時,由于某些壁紙應用中會釋放甲醛及其它有害氣體,加上部分有機污染物未被聚合,應用過程中會被分解,致使人體健康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給建筑裝飾施工水平提升中帶來了制約作用。
(2)人造板材及板家具。某些建筑裝飾過程中采用了人造板材、人造板家具,它們涂刷的油漆具有揮發性強的特性,會使建筑室內環境產生有毒的化學物質,且在三氯苯酚的作用下,會對空氣產生污染影響,致使建筑裝飾水平有所下降。
(3)涂料、粘合劑及吸聲材料等。涂料形成中包括溶劑、顏料等,長期使用中會產生苯、甲苯等有害氣體,污染室內空氣,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了不利影響,難以滿足建筑裝飾質量可靠性要求。同時,合成的粘合劑使用中包括環氧樹脂、聚乙烯醇縮甲醛等,揮發過程中會產生污染物質,會對居住者的呼吸道、皮膚等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影響著建筑實踐中的裝飾效果。除此之外,由于纖維、膠合板等材料共同作用下制作而成的吸聲材料應用中也會產生有害物質,導致室內裝飾效果、應用質量等缺乏保障。
2、公共機構建筑的綠色低碳裝飾探討
在了解裝飾材料選用不同所產生危害的基礎上,為了滿足低碳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實現現代建筑建設事業的長效發展,則需要對綠色低碳裝飾加以分析,明確與之相關的要點。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2.1注重節能環保型材料使用
結合公共機構建筑裝飾施工要求及其材料功能特性,為了滿足綠色低碳裝飾要求,則需要給予節能環保型材料使用更多的考慮。在此期間,應做到:(1)從環保效果顯著、能耗降低、適用性良好等方面入手,選擇好節能環保型裝飾材料并進行高效利用,促使公共機構建筑在裝飾施工方面的能耗問題可以得到科學處理,實現這類材料利用價值最大化,從而為公共機構建筑的更好發展打下基礎,豐富其在節能環保方面的實踐經驗;(2)在節能環保型材料的作用下,可避免裝飾施工對公共機構建筑室內環境空氣質量、人體健康等產生不利影響,有利于實現綠色低碳裝飾施工目標,滿足使用者在健康方面的實際需求,確保公共機構建筑應用狀況良好性。
2.2強化裝飾施工中的節能環保意識
施工單位及人員在完成公共機構建筑裝飾施工計劃的過程中,應根據綠色低碳裝飾施工要求及這類建筑的實際情況,不斷強化自身的節能環保意識,為公共機構建筑潛在應用價值的提升、能耗問題的高效處理等提供專業保障。具體表現為:(1)開展好專業培訓活動,并將激勵與責任機制實施到位,實現對施工人員綜合素質的科學培養,提高他們對建筑綠色低碳裝飾施工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促使公共機構建筑裝飾過程中的節能環保效果更加顯著,從而為其科學應用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礎;(2)當人員方面的節能環保意識逐漸強化后,可使綠色低碳裝飾施工作業開展更具專業性,全面提升公共機構建筑在這方面的專業化施工水平及發展潛力。
2.3其它方面的要點
在對公共機構建筑在綠色低碳裝飾施工方面進行探討時,也需要了解其在這些方面的相關要點:(1)加強信息技術使用,將豐富的信息資源整合應用于公共機構建筑裝飾施工能耗計算過程中,在技術層面上為其綠色低碳裝飾施工效果的增強提供有效保障,滿足這類環境室內環境狀況的不斷改善、裝飾施工方式的逐漸優化等方面的要求,最終達到公共機構建筑裝飾施工中節能環保特性突出、應用質量提高的目的;(2)從管控機制完善、管控方式優化等方面入手,健全建筑綠色裝飾施工過程管控體系,處理好其中的細節問題,確保相應的施工計劃實施有效性,進而為公共機構建筑的科學發展注入活力,增強其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綠色低碳裝飾方面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實現公共機構建筑裝飾過程中的節能降耗目標,拓寬其科學發展思路,避免對這類建筑應用價值、功能特性等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未來在提升公共機構建筑裝飾水平、實現與環境方面協調發展的過程中,應加深對綠色低碳裝飾的重視程度,促使公共機構建筑能夠處于良好的建設及應用狀態。
參考文獻:
[1]王衍賀.公共機構建筑綠色改造技術應用效果綜合評價體系[D].沈陽建筑大學,2016(11):08-22.
[2]高源.整合碳排放評價的中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4(06):10-26.
[3]張紅剛,劉傲云.淺析公共機構建筑的綠色低碳裝飾[J].現代裝飾(理論),2011(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