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林紅 孔 媛
/1.河北傳媒學院國際傳播學院;2.河北北方學院
口譯活動本質上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是源語言發出者和目標語言接收者信息傳達的橋梁,是一種特殊的信息傳播方式??谧g是一種思維轉換過程,涉及信息的聽辨、記憶、轉換和表達。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仲偉合教授認為,口譯的整個活動就是一個“解碼→轉碼→編碼”的思維轉移過程??谧g思維轉換過程涵蓋多重任務,并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是同時、交互進行的程序。這個思維程序使得源信息通過口譯工作人員的理解加工,脫離其原有外殼,以一種新的形式傳達給目標對象。
人的記憶是指大腦根據經歷過的事情對信息進行保持、儲存和提取、再現的過程。人腦的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前者是一種暫時性的操作記憶,后者則是一種長期性質的儲存記憶。交傳口譯對口譯員的記憶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譯員往往需要處理短到一兩分鐘長達十幾分鐘的發言。短時記憶主要以聽覺編碼為主,信息儲存時間很短,容量也比較小,一般不超過一分鐘。一般認為,人的每次記憶儲存容量為7±2個單位。也就是說一分鐘時間內信息的儲存通常只有7個信息組塊,一個信息組塊可以是一個單詞、幾個單詞構成的詞組或幾個單詞或詞組構成的小句子。正常情況下,使用漢語傳播信息每分鐘可傳達150字,中央廣播員每分鐘控制在120字左右,而語速較快的人每分鐘達180-200字左右。
口譯工作中難免遇到講話人語速過快、工作環境嘈雜或發言人講話時間過長,不懂得顧忌口譯員的情景。當口譯員碰到較長時間不加停頓的講話人時,往往會出現漏譯、錯譯等現象。面對高度負荷的信息記憶任務,口譯筆記就顯得尤為重要,合理的口譯筆記是有效緩解口譯員記憶負荷的途徑。
口譯筆記在口譯思維轉換過程中起著聽辨和表達的中間橋梁作用。通過對源信息的加工儲存,口譯工作者達到精確再現和提取源信息的目的。
口譯筆記的主要任務是輔助口譯工作者完成思維轉換過程,正確表達源語言含義,而不是記錄全部信息。其本質是一種翻譯助理,目的是更好地實現口譯交際。而速記則是一種詳盡、完整、準確的記錄方式,它較多服務于會議記錄。對于交傳口譯員來說,速記雖然記得詳盡完整,但并不合適口譯工作,主要原因是速記不符合口譯“快”的原則,即口譯員無法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正確解讀、提取速記內容,并將其流暢地轉換為目標語言。
口譯筆記具有個性化特點,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習慣有不同的筆記方式。但是,有一些共同原則和方法。一般而言,西漢口譯筆記都會使用一些縮略語、符號和特殊格式。
口譯筆記既可以使用源語言,也可以使用目標語言,甚至可以兩種語言并用。目前有些人士認為應該使用母語,例如,對于中國人來說,總的原則是提倡用中文,不論是進行漢譯西,還是西譯漢。因為使用母語會更流暢,反應快速。另一種觀點認為,使用源語言記錄更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減少信息缺失。
事實上,無論使用哪種語言,并沒有固定的規則,只要譯員能夠更好地進行口譯,都可以采用?,F實中,優秀的口譯員在記錄中往往不拘泥于一種語言,至于是目標語言占比更多還是源語言占比更多,則因人因語境而異。
筆記中可以借用縮略語減少時間花費,可以使用中文簡化表達,更多地是使用西班牙語縮略語,有時我們還可以創造個性化的代號:
UCI—重癥監護室
IPC—消費物價指數
OMC—世界衛生組織
FMI—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PIB—國內生產總值
PCCH—中國共產黨
Pymes—中小型企業
ONU—聯合國
Eje.—例如
Km2—平方公里
民族—民z
業務員—業y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外Y社
除了使用縮略語以外,口譯筆記可以充分利用符號。這些符號的特點是容易提取、表現力強、書寫方便快捷、便于信息復制。無論是漢語還是西班牙語,都可以使用符號提高記錄速度。下面我們舉幾個符號作為例子:
=等于、相當、相同
+加上、另外、額外、附加
-減去、刪除、扣除
↗上升、增加、進步、改善、好轉
↘下降、減少、下浮、惡化、后退、下馬、日漸衰退、下浮
/結束、另起一段、僅此而已、好的、就這么決定吧、我們一言為定
≈大約、差不多、幾乎、基本如此
→出口、輸出、派出
←進口、輸入、引進
X交換、變換、變化、轉變
∴所以、因此
∵因為、由于
》到……去,目的地為
《源于、開自
☆ 優秀、突出、明星、重要
數字翻譯是口譯中一項難題,尤其遇到龐大的數字時,很多譯員感到無從下手。事實上,只要掌握好漢語和西班牙語數字的特點和段位劃分,就能快速準確地做好口譯筆記。以“西三漢四”段位法為例,對數字筆記進行簡單介紹?!拔魅凉h四”是指西班牙語是三位
數字是一個單位,而漢語是四位為一個單位。
例:veintitrés millones ocho cientos treinta y cinco mil setecientos noventa y seis
筆記:23M835m796→2383/5796→2383W/5796。
先記下數字,然后從左向右每四位劃“/”,然后在右上角添加漢語“W”(萬),最后,便可以準確讀出數字“兩千三百八十三萬五千七百九十六”。
1、口譯筆記工具
一般采用上下翻頁的線圈本,因為口譯員在做筆記時傾向于自上而下進行記錄,豎式的本子可以縮短手的移動距離,線圈本具備較好的穩定性,方便記錄和翻頁。本子不宜過大,一般一頁紙張記錄一段話的內容為宜。
口譯人員應該攜帶兩支筆,防止工作中一支筆“掉鏈子”,做好萬全之策。同時,最好有可以懸掛在衣服或筆記本上的筆帽,方便攜帶和保存。
2、口譯筆記格式與布局
口譯筆記的核心是信息記錄,用最短的時間記錄最關鍵的信息。因此,不能像一般筆記那樣從左向右自上而下,密密麻麻。一般每行只有幾個關鍵詞和符號或縮略語,不會出現整個完整的句子。因此,為了保證嚴謹的邏輯和結構性,布局寬松而清晰,或是從上而下梯形式記錄,又或是自上而下垂直式下降布局,像目錄那樣進行記錄。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優秀的口譯工作者都會借用口譯筆記輔助開展工作,好的口譯筆記具備一目了然、重點突出、簡潔明了、便于解讀的特點。對于不同的人,提示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就決定了口譯筆記的“個性化”特點,筆記中所使用的記錄語言、符號、創造性的縮略語必然會因人而異??谧g筆記系統的形成和完善是一個長期不懈努力與創造的過程,需要口譯員根據語料不斷練習和打磨,對做出的筆記研究總結。只有形成自己程序化的筆記符號,在聽到信息后才能“信手拈來”,順利完成口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