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
/宜興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由于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出現并逐漸代替了一些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各式各樣的社交學習軟件如QQ、微信、微博等,改變了以書信、電話等為主的傳統傳播渠道,也改變了原有的信息表達方式。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的速度范圍信息量等都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因此,高職德育教育如何更新教育理念適應這種新穎的新媒體模式,如何開創在新媒體時代的形勢下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新局面,是新媒體德育研究工作需要探索研究的課題。
對高職學生德育教育而言,新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接觸到新的信息,能夠擴展學生的眼界,能夠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學習之中,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得多種多樣。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現在的學生教育中,要不斷地增加學生對社會價值觀的培養。要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教學則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教育方式有著重要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價值,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而新媒體技術的傳播和普及,更是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渠道,給廣大的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想文化空間,讓德育教育變得更形象立體,為以后的發展奠定更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每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并不是與生具有的,都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成長,尤其是在社會和學校的教育影響下,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形成和發展出來的。新媒體的出現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機遇和新的挑戰甚至是沖擊,而青春期中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會讓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學生常常陷入迷茫階段。高職院校的學生群體的特點大多為個性鮮明、思維活躍、自主意識強、文化基礎薄弱、政治熱情低,學生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因此,生活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的高職學生,會不知不覺的接受來自新媒體環境所給予的文化和信息的熏陶,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不斷地受到了新媒體的影響,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脈,是國人價值觀的體現,為了了解目前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校中是否傳承的情況進行了統計,我們對多所高職院校做了現場的考察和學生問卷調查,統計得到的結果發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出現了逐漸冷落消失的情況。這往往是因為在高職教育德育對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缺失。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往往枯燥乏味,學生被動接受著教師的教育,缺少了人文素質涵養的教育,對事物的功利心比較強。對愛國主義意識淡薄、道德素質低下、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等。這些現象都說明了學生沒有能夠很好的了解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高職德育教育并不是僅限于口頭教育,而是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實踐為基礎。新媒體時代的高職德育教育,更加貼近了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提高思想道德的素質、擁有正確的價值觀,獲得日后的全面發展。所以,高職德育教育要具有生活化的特點。
高職德育教育的教育內容,要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把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網絡生活、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生活相結合,統籌考慮多個方面,打破依賴理論知識說教的現狀,使德育教育輻射面積廣、從多個角度顧及到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職德育教育可以從學生的人際關系、網絡通信、文化活動、相關制度管理等入手,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方式,無論是選擇單一的教育載體,還是幾種不同形式的組合,都可以使學生在實際中感受到德育的魅力;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時,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不斷思考研究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措施,牢記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避免教育模式的死板單一,盡量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吸收德育教育,把學生放到德育教育的中心位置;校園環境是學生生活最常見的環境,教師可以在校園環境上思考,如何潛移默化的,把德育教育融入學生的實際校園生活。
(1)新時代的到來,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被信息化技術所代替,最常見的是電腦和手機。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能力,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就要不斷地更新與創新德育教育的方法。信息化的發展讓學生知識的來源也變得多種多樣,如QQ群,微信群,微博、公眾號等。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德育工作者應該運用網絡用文章視頻傳播的形式將文化內容傳輸給學生影響學生。鼓勵學生運用新的媒體時代進行提交作品,分享學習的心得等,讓新媒體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去,不斷創新德育教育的模式,將傳統的文化與新媒體之間相互結合,能夠更好的高效的進行到德育教育之中。
(2)創造屬于校園文化的活動,營造一種以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的文化氛圍,
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氣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以文化人的效果。雖然現在是一個新媒體的時代,但是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文化色彩中,也是不能被世人所遺忘的,在校園創新的活動之中,增加一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增加新穎的活動,提升德育工作的親和力和感力。
(3)高職院校教育的特點有兩點,一是學校與企業之間相結合,能夠使得企業參與到高職的德育教育中去,另一種就是針對性教育,針對每一個人或者是一個整體的教育。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在其中,是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提高,能夠有效的利用高職院校的一些資源,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進行培養,使得學生能夠在將來的社會道路中奠定基礎,職業能力,職業品德的元素,增強了高職院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針對性和實際的效果,為了更好的培養符合新的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做出了更好的貢獻和開展探索。
(4)為了更好地發揮新媒體的作用。首先我們需要積極構建一個綠色的網絡空間,建設一個開放和諧共享的網絡空間,建立學生喜聞樂見的綠色網絡平臺。通過共享交流、潛移默化的方式,將愛國主義和高職德育教育相結合,不斷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制定健全的檢查制度,是為了保護綠色的網絡環境,為學生建造一個更好的平臺,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5)發揮著新媒體的長處,通過針對性互動式的學習引導,增加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開拓學生的眼界,形成正確的三觀,使高職德育教育能夠更好的融入學生的生活。開展多層次多角度多類別的德育工作。如低年級的學生主要以最基礎的文化知識個人素養進行學習,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設,養成良好的習慣,而高年級的學生以修身養性為主要教育方式,教育學生逐步的形成公民意識,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自己未來健康人生的道路。
總之,良好的教育基礎不管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是放在首要的位置,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的開展,迎合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不斷地進行完善,培養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人才。新媒體時代的高職德育教育是一種新的形式,能夠使得德育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新的媒體之中去,將為高職德育教育的工作創新提供有益的借鑒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