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卉珊
豐城市秀市鎮秀市小學
經典誦讀這一教學的出現讓小學生可以更加了解傳統文化,但也并非都是優點,缺點也是存在的,如經典誦讀形式比較單一,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得到很好的調動,誦讀的內容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心得發展,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且缺乏有效的誦讀機制等等。小學生缺乏自制力,當沒有教師的監督時,經典誦讀會中斷,沒有辦法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傳統文化的習慣。小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始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未來才能更好的發展,國家也就有了強而有力的后備軍。由此看來,在學生的基礎教育階段來學習經典的這個方向無疑是正確的!
經典文化包括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多朝多代積累下來的優秀文化,而我們作為中國人也應當傳承并弘揚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更要重視其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就現在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構成要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原理相結合才最終形成了適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理論。所以說,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也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時俱進、長葆活力。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小學生應該肩負起自己的使命,繼承和弘揚經典文化。
通過小學語文的教學來讓學生接觸經典誦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可以奠定學生的文學基礎。而且這種針對小學生的經典誦讀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考慮挑選誦讀內容,內容不能過于生僻難懂否則學生可能會失去誦讀的興趣,剛開始可以盡量挑選一些簡單的,有趣的來讓學生進行誦讀。
這個時候老師的指引就顯得至關重要。還要考慮學生的階段性,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二年級是屬于第一階段,這個年紀的學生剛剛步入正式的小學學習生涯中,他們識字的數較少,是讀書識字的關鍵階段,所以他們應該閱讀基礎的經典,比如《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可以幫助他們認識字的一些經典。三四年級屬于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基于第一階段的基礎,認識的字也比較多了文化底蘊也有了一點積累,這時教師就應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學生閱讀經典和學習經典的習慣??梢赃x擇唐詩三百首,宋詞歌賦等讓學生去學習,激發學生的國學熱情。第三階段就是五六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比之前階段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有了一個不小的飛躍,認知度的成熟和開始感性使得他們可以學習《論語》《中庸》這些稍微復雜的藝術性較強的經典內容。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經典文化的認識,還可以為他們步入中學積累文化知識儲備。
在確定誦讀的內容后就要來看誦讀的形式。為了確保誦讀的有效開展,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采取集體誦讀、個人誦讀等多種誦讀方式。還要注意考慮不同階段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誦讀形式的單一。比如在低年級的第一階段,可以根據學生好動的特性考慮以古代私塾學生搖頭晃腦的讀法,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古代的讀書樂趣。第二階段的學生就可以采取大家齊聲朗讀的方法來讓每個學生都投訴到誦讀中去。第三個階段就可以個人誦讀,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含義,對經典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中國經典每一部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發展,有的學生學習過后根本不知道他所學習的經典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樣的深層含義包含在里面。所以我們的教學不可以僅僅只是停留在誦讀經典的表面,而是要深入其中,挖掘出其深刻的含義并讓學生明白和理解,提高其文化素養,為以后的文化教育發展奠定基礎。其中還有兩點教師也要注意,一點是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明白的是時代在不停的變化,不停的發展,教師不可直接照搬照抄的灌輸給學生,而且要根據當前的時代來給學生講授。結合時代和歷史發展的主題,結合當下的中國社會,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出真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和經典誦讀相結合的發展進程中,要注意將學生分為不同階段進行學習不同的內容,切不可一概而就。而且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對于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還要與當下的時代相結合,有選擇的繼承和發展。要注意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有選擇的進行繼承和發展,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更加生動的色彩。讓世界為之感嘆讓國人為之自豪。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歷久彌新。